屋主是一對青年夫婦和他們快6歲的女兒,開朗熱情的性格,昭示著他們熱愛生活的態度,喜愛閱讀也鐘情音樂,注重親子陪伴和日常休閑,二人平時都有在家短時辦公的需求,每周會定時下廚,也常招待雙方父母或者朋友,對空間的互動性要求較高,作為一家三口的第二套改善型住宅,希望這個住所是溫馨舒適,能夠陪伴孩子學習成長,實現成員間親密交流的空間。
1.需要有一個開放式書房,容納大人辦公和陪伴孩子學習的復合型空間;
2.喜歡下廚、烘焙,最好有一個互動社交型的客廳和中西廚;
3.充足的收納空間保持日常整潔;
4.日常放松休閑以及運動的場所;
餐廚區
為了實現更為合理的空間布置,將之前采光差的廚房墻體拆除做成了開放式,島臺餐桌相連,原本狹窄的過道也變得更為寬敞舒適。進入室內,迎面而來的煙火氣最能撫慰忙碌了一天的身心。
開放式的廚房好處是解放了原本局促的小空間,沒有了隔墻,動線也流暢起來。一張定制大餐桌滿足了男女主日常的輕辦公,“懸空”的桌面,在視覺上變得輕量化,后方是客廳延伸過來的開放書墻,讓物品的拿取更加方便。
二字型的功能布局,一邊是中廚,另一邊是西廚吧臺與餐桌,方便愛下廚的女主,一個轉身就可以輕松切換不同的烹飪方式,周末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西點料理,培養動手能力,搭配上綠植和窗外的陽光,給每一次的動手制作帶來更美好的心情。
足夠的操作臺面釋放出更多的功能,廚房同時兼具水吧、餐邊柜的作用。島臺下方超大容量的碗柜足夠容納家中大部分鍋碗灶具,還有男主自己diy的滑軌式抽屜,讓小家電也可以輕松收納取用。
LDK一體化極大的增加了相鄰空間的聯動與溝通,生活型的社交空間,充滿日常的輕松與自在感,仿佛能想象到:周末的午后,女主在餐臺準備著精心的茶點,抬起頭便能看見老公和孩子在客廳觀影玩耍,臉上洋溢起的微笑。這大概,就是平常的幸福。
客廳
親子空間非常適合書房式客廳,舍棄了電視墻的傳統布局,為孩子創造一個陪伴式的學習型空間,讓女兒在童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成長,再多的書籍也能容納。這里既是書房,也是影音游戲室,還有大面積的儲物柜。木制的小地臺搭配客廳柔軟的地毯,大人和孩子可以一樣席地而坐。午后,一本書,一杯茶,一部電影,在這里,可以是完美的一下午。
陽臺并入客廳,利用地臺做出休閑區,6㎡的空間打造出一個健身區兼茶室,同時也擴大了空間視覺感。平時女主經常在這里健身做瑜伽,大面落地窗的優勢,導入了充裕的光線,適宜的綠植點綴,把空間襯托的更鮮活,一旁的收納柜也可以收納大件的健身器材和孩子的玩具,沒有電視的客廳,為三口之家的生活提供了無限可能。
空間更多時候像一個容器,盛放著一家人的生活習慣,因此一切設計都是圍繞人的需求實用性來詮釋空間的意義,就生活而言,它似乎也與空間有著某種奇妙的聯系,或是愜意舒適的沙發,或是肆意生長的綠植,又或是絲絲縷縷從指縫間滲入的陽光,都是基于屋主對生活的描繪與憧憬才得以實現。
木質的溫潤烘托愉悅而溫馨的氛圍,最能撫慰當代都市的浮躁心靈??v然身體困于一隅,精神在此得以安放。設計便是這樣溫柔的把生活融入空間,讓我們的身心得以歸屬,與美好不期而遇。
主臥
將原本的主衛空間打通后,主臥擴容到了15.8㎡,并順勢定制了一面書桌和柜體作為收納補充,整合后的臥室溫暖舒適,營造出柔和溫潤的氛圍。
木質家具搭配咖色床品帶來舒緩文藝的氣息。隨著一天的結束,屋主會利用書桌將工作和日常事宜記錄總結在洞洞板上,自律認真的人,總是能在生活中收獲自在與喜樂。
多數家庭的飄窗都會淪為衣物堆砌的地方,實用性大打折扣,所以這里利用3㎡的飄窗區域+定制桌面, 作為女兒的琴房。加上大地色系的窗簾和室內呼應,搭配一些甜美的可人的花束更是倍添姿色。
步入式的開放衣帽間,由原來的一個次臥一分為二所得,一次性能容納得了三口之家所有的四季衣物和日常換洗等,還能放下超大的兩個行李箱,而且全鋼架的材質比板材更加環保,即使是小戶型也可以擁有一個收納力MAX的衣帽間。
兒童房
不到7㎡的兒童房,在多次取舍后,選擇了樹屋型方案。房屋層高2.9m,床體離地165cm,基于兒童成長的預判進行考量,將下層完全解放為女兒的活動和學習空間,關上門就是屬于自己的秘密基地,獨立的空間會更好的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和邊界感。
學習桌搭配了升降功能,隨著女兒的成長,可以任意調節高度。房間中也沒有安裝吊燈,利用燈帶和壁燈的柔和照明,既利于孩子視力保護,也避免躺在上層燈光直射眼睛。
洗手間
舍棄了一個次臥后,讓小戶型的衛生間也做到了三分離,可同時容納三人不同使用需求,另外還兼顧了洗衣烘干和家政間,設置了雙臺盆的洗漱區,洗衣區利用家政柜安裝洞洞板,夾縫處也能將家政用品整潔規制。
空間所承載的,本質上是一種生活方式。多場景模式可以實現“親密有間”的狀態,為生活帶來破次元的想象。滿足一家人從早到晚的不同需求,生活、社交、娛樂模式自由切換。無形中為家人創造了更多溝通、陪伴和互動的機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