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型改造80%職住兩用與親子陪伴之間探索隱秘閑情6月的好天氣,透過兩面寬敞明亮的落地窗,可以看到綠籬環繞,陽光以最柔軟的姿態引入室內。
這里是鄧老師的新居,217㎡,常住人口為夫妻與4歲的小孩。在足夠寬闊的面積中,希望設計師在設計上注重自然與閑適,改造后的空間具備開放、融合性,提升家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陪伴孩子盡情的生活與成長,一起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另外,會有經常在家辦公的習慣,所以也需要有職住兩用的功能性存在。
Area / 面積:217m2?
Style / 風格:現代
Type / 戶型:三室兩廳
Price / 花費:80w
?Design Type / 類型:全案設計+施工
Design Agency / 團隊:成都宏福樘設計
Completion / 年份:2021
Brand Support / 品牌:印象精品、良造、瑞士盧森、多樂士、日立、西門子改造設計
1 原始入戶花園一分為二,改造為入戶門廳+獨立家政空間,提高實際使用率2 餐廳、廚房、衛生間、儲物間重新整合分區,改造為開放式中西廚房+島臺餐廳使用,最大化開闊公共空間3 借部分餐廳面積,擴大兒童房空間,滿足衣柜+書桌功能4 拆除次臥部分墻體,儲物間改造為次衛生間,優化動線5 封掉主臥與陽臺的出入動線,改從書房進出,加強主臥睡眠區的隱私性#001 改造布局
原始空間分割零碎,雖面積足夠廣闊,但是區域與區域之間受墻體阻礙,視線與動線并不靈活完整。以開放布局為設計主旨,最大化開闊公共視野,將玄關、餐廳、廚房、衛生間、儲物間、生活陽臺墻體進行拆除,對這些區域進行重新分配規劃,整合為含有建筑感的幾何大體塊形體,打破隔絕,為其優化出最便捷的生活動線,呈現出完全流通互動的親子互動空間。
#002 氛圍塑造
4樓,光線被充分引入,以白為空間基調,黑灰為輔助色,然后提取自然界中的材質元素(黃楊木、水磨石),以明朗的線條穿插,建立起空間視覺連接,形成簡練理性的美學形態。空間會隨時間的生長延展出更美妙的雅致氛圍,展示出居住者的魅力與個性,呈現生動、具有情緒價值的空間效果,實現日常生活中都市與度假的自由轉換。#001公共空間結構再造,現代與自然共通
尺寸比例調整后,原始寬裕的入戶花園一分為二,獨立為玄關及家政空間。玄關以木質材料包裹墻體,曲線和幾何結構融合、玻璃與懸浮結構穿插,提供入戶換鞋及引入自然光線的功能。而獨立的家政空間,主要為三人收納部分生活雜物(比如:吸塵器、行李箱、換季的鞋履等。)
下沉式客廳,在干凈利落的流暢線條的輔助下,形成強烈的縱深感,將居住者帶入閑適悠然的情境之中。搭配點、線的燈光設計,強化簡練的生活美學,感受自然與空間之間的對話呼應,從簡潔純粹中塑造出空間情緒,全然模糊了室內與自然的邊界。
輕盈簡約的同時也想要更符合親子互動的寬敞領域,于是設計出5500mm*1300mm的定制沙發,結構與功能合一,并貫穿舒適與小孩玩耍的雙重任務。黑色pu石材設定為背景基調,強調自然的雕塑感,與木頭、石材一起塑造出肌理形態,營造質感豐富的寧靜氛圍。
居住者有藏書的習慣,所以摒棄傳統電視墻面,以4530mm*390mm書柜+儲物柜替代,既是裝飾,又為功能性加分。頂面為其留出投影幕布位置,滿足偶爾觀影需求。
大尺度的客廳空間簡潔有力,墻面與沙發與地面的層層遞進。優化細節,在樓梯處加入隱藏燈帶,提供夜晚照明使用,讓休憩與陪伴變得更加貼心與安全。
除了空間功能性,也為其加入自然般的寫意色彩,緊密與外部庭院的聯結,讓空間在視覺上變得更自由、寬廣。在看書與放空的時間中,學會去傾聽自然的力量。
改造后的LDK餐廚空間成為一個多元化區域,同時滿足中廚、西廚、島臺、餐廳功能,也可滿足偶爾在公共區域辦公的需求。開放式布局讓視線變得暢通無阻,從客廳陽臺直達生活陽臺,一覽無遺。
木頭體塊的組合搭配自然風景的引入,營造出舒適的生活格調,用于捕捉平淡生活中的簡單與慢時光。同時餐廚區域也是維系情感的載體和場所,在工作后,成為放松的、愜意的片刻,一家三口愛意不斷累疊,變得日漸豐盈。#002職住兩用多元的私密空間
雖然孩子還小,但是從長遠計劃,各個功能都需要幫其設計完善。借部分餐廳面積擴充兒童房空間,使其同時滿足衣柜、書桌的生活需求。然后注入柔和的灰綠,并用幾何造型從柜體到墻面遞進分色,讓空間顯得夢幻、多趣。
主臥滿足衣帽間、書房、睡眠區、衛生間一體的套房需求,在尺度中把握功能與功能之間的平衡。然后封掉主臥與陽臺的出入動線,改從書房進出,與公共區形成一條有趣的洄游動線。同時也加強主臥睡眠區的隱私性,能在工作后可以直徑走入陽臺散步,放松緊繃的疲累精神。
重視內在的包容與聚力,延續外部黃楊木包裹床頭,灰綠與其融合再加入外部的自然景觀,像是被提純過的森林景象,讓人感覺舒心、寧靜。
滿足干濕分離,去除繁雜的元素,利用更多的水磨石灰面創造出純粹克制的極簡現代氛圍。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