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 Information -
成都市 · 錦江區
300㎡ · 別墅 · 疊拼
四室三廳四衛
設計 x 半包
Ichnography -?
▲負二樓至三樓的原始平面圖及平面布局圖
結構改動說明 & 空間分布向導 -
-2F - 車庫 · 入戶空間 · 儲藏室
-1F - 活動室 · 影音室
· 1F - 戶外花園 · 客廳 · 餐廳 · 廚房 · 衛生間
· 2F - 主臥室 · 主衛 · 男孩房 · 衛生間
· 3F - 女孩房 · 阿姨房 · 衛生間
sasa是這個家的女主人,總是對生活飽有百分熱情的她與先生還有“哥哥妹妹”常居于此,所以這里還有他們愛的:兩只鳥兒、各色的繡球花、月季花、瓜果蔬菜……以及sasa閑逛時帶回來的&Tradition、捷克Ton、Vitra Panton、Montana、B-Line Boby、Magis Sam son……
設計師劉麗與sasa一家的合作開始于3年前的秋天,因為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去年夏天硬裝部分落地完成后,直至今年這個家才得以完美上岸。但也感謝這段漫長的時光,讓那些計劃外的美好得以生發。
若是由1樓進入室內,首先得經過一個小花園。它顯然不是sasa一個人的愛好或“任務”,家人的陪伴、交流、一同成長往往就在除草澆水、談論花期與收成間完成了。
從平面圖上可以直觀的看到,房屋整體偏狹長,開間算不上開闊。并且在原結構中,餐廳是處于天井的位置。好在它整體的可利用度較高,設計師劉麗以餐廳為原點,分別向上下做了層疊的平臺搭建,為室內拓展了可觀的使用面積。
一樓的功能空間也得以更加規整有序的遞進分布。
客廳區域的設計重點在于:創造足夠多,且不使人感到“窒息”的收納空間。沒有加入任何的多媒體設備,設計師劉麗僅僅以柜子與格子,在虛實明暗間形成有趣的視覺體驗,達成了好看又實用的最終目的。
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從進門開始,就有許多可愛、有意思、好看的家具出現在視線里。光是能坐的玩意兒就有五六七八個,實用主義朋友看了大概會當場 <???/>face.jpg>。
可是,于sasa來說,這些都是“快樂寶貝”。這個家里幾乎所有的燈具、家具都是由sasa采購完成。因為家附近剛好有一間北歐設計師品牌家居店,在整個裝修過程中,她和設計師有一個小群(沒有老公的那種),每每閑逛過去看到心儀的、打折的就丟群里,詢問設計師是否可以搬回去。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先斬后奏”,以至于設計師都一度擔心會不會之后放不下了……
所幸,它們都被安排得明白又妥當。
餐廳作為為日常服務的空間,設計上更多偏重于滿足功能性需求。依然采取現場定制餐邊高柜的方式,將西廚區集成在了餐廳背景墻處。
為了不侵占餐廳及走道的空間,設計師以窄框玻璃推拉門去阻擋炒菜時的油煙,同時也照顧到餐廳的采光與內外的交流。
餐廳往下一層,右邊是一個多功能休閑室。它更像是對一樓餐廚空間的拓展。有親朋好友來聚會時,它的容納量相對更大;平日里,也可以滿足多種家庭關系的需求。
向外保留了部分天井,讓天光得以透進來,設計師劉麗用一個能讓人產生“家”的聯想的符號(房屋輪廓造型的門框),強調了家人間的溫情與羈絆。
樓梯的另一側,利用車庫上面的空間搭建而來的區域,恰好用作觀影區,似乎都不用刻意放置座椅,隨意就好。
再往下移步一層,是改造后這個家另一個出入口。在儲藏室和車庫間有一塊可以“肆意”揮霍的區域。設計師將sasa與先生所喜愛的草木與星級酒店元素相融合,打造了這樣一方簡單不失優雅的入戶空間。
站在休憩空間的設計角度來看,主臥室的空間是喜人的。對二樓的空間稍作合并、分隔,一個標準配置加帶露臺的主臥套房就生成了。
依傍于主臥原生的采光優勢,分割出來的衣帽間,設計師將靠窗的端頭打造成了一塊私密的書房區域。
避開低齡化色彩,設計簡潔利落的房間是屬于哥哥的。一方面尊重小朋友的意見,一方面也為他成長中不斷變幻的愛好留足發揮的余地。
妹妹的房間與哥哥的設計思路基本是保持一致的。同樣在保證:床、衣柜、書桌基本配置前提下,避免過多的年齡與風格化限制。整體的氛圍則可以根據不同階段,做軟性裝飾的搭配與更替。
因為妹妹年齡尚幼,夫妻倆特地請了一位阿姨住家照料。位于三樓的次臥正好發揮作用。日后不需要阿姨了,這樣簡單的設計,也不會對任何留宿的客人帶去休息時的困擾。
1F - 公共衛生間
2F - 主衛生間
2F - 兒童房的衛生間
3F - 公共衛生間
如今,sasa一家已經入住一段時間了,設計師也常在朋友圈看到她分享的生活點滴,一花一木、一蔬一果,一器一物,也許在好多人看來不足以成事的無用之物,卻是構建他們日常幸福的基礎元素。就借此祝愿他們在這里的生活每一天都能快樂加倍吧!
主創設計 | 劉麗
參與設計 | 謝蘭青.王司囡 .方程
項目攝影 | 季光
品推團隊 | 設計鋪路仕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