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逐夢而居,從紛踏的城市中走來,到平和生活中走去,每當沉靜下來,總會有種夢回長安的悵然,這是生長在西安這座城市的人獨有的情愫。在時代背景下生活方式的轉變,伴隨歷史與時光的層層暈染,融合成一種蘊藏底蘊、不失雅致的浪漫情懷,滲透到每一個心向美好的平凡日常。
所作若無為,無聲勝有聲,于藝術,是極簡主義的登峰造極;于哲理,是由繁入簡的自在釋然;于生活,是褪去浮華后的自然本真。家如其人,閑適時光中慢慢書寫的生活物語,成為人、居所、城市之間最好的回應。
空間遵循宋代美學的精髓,歸于質樸,卻不無華,巧妙的空白,詩意的追求,典雅的設色,虛實相生的意蘊,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在此基礎上的設計追求,不求多與繁,而是深入精神世界,構建內心的豐盈。
在如水墨山水畫的空間中,再添文人意境,設計師將主人收藏的小品畫重新裝表,以規整的陳列展示,不失禮序與內涵,畫中有畫,更顯生活品味。放慢的時光里,四時風景與人間故事相遇相伴,在這座雅居之中,一縷光,一盞茶,一溪云,浮生之間,方得自在。
摒棄掉多余的裝飾,轉由平面構造的手法來演繹空間細節。輕盈的線條帶動空間節奏,如繪畫般勾勒出居所的筋骨,而潛藏在筋骨之下的,是細膩入微的生活理解。平凡日常中的想象力,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設計師將多余的燈線打結,規制的空間瞬間靈動。
開闊的空間氛圍,帶給人舒適的暢快感,身心自由了,精神便延伸至更廣闊之處。世間至真美味,不如一碗食材新鮮、不必拘謹的人間煙火,簡單的烹煮,質樸的器物,飯后再來一盞清茶,給予內心真實的滿足。
時空如同一方容器,每到達一處,視線與心境也各不相同。簡單空間中營造出的驚喜與浪漫,從不在大開大合的布局中,而是基于審美與藝術中的體驗與直覺,在層層遞進的空間節奏里梳理著居住的維度。不經意的轉角處,一幅小畫、幾株植物,可讓心情大好,設計師巧妙利用重復的陳列手法,在延續空間裝飾元素的同時,又增添了幾分的新意。
人若能自省,便能自在。在居所中,為自己留有一方自在空間,不染塵埃,紛繁半生,作個閑人。作為重要的自我交流空間,地下室在功能和美學上達到了統一。
自然光線在高挑空區域中游走,大面積留白基底,與具有東方意蘊的木飾結構相結合,古樸不失雅致,風扇轉動之間流動的空氣增添了自然之感,家居的選擇也遵從“簡奢有道”的設計法則,藤編搭配布藝,和諧融入空間。時間在此緩步前行,糅合成一幅安靜的畫面。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言:“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之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中國人素來愛茶,茶之道,地域、采摘、烹制、沖泡都有講究,或濃或淡的人生里,也如茶葉般起起伏伏。屋主人愛茶,在她看來,光影與茶都是自然美好之物,所以在布茶時,常會逐光而行,此時,若有音樂相伴,更是美哉。視覺、聽覺、味覺相伴流動時,內在靜默的生命力更彰顯出溫柔的強大。
老子云:“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器物與居所共同傳遞主人的內在精神,生活的“有無”,也在不同形狀中展現。屋主人收藏了許多茶具,以其作為裝飾,還原純粹的生活之道,在無我之境中追尋空間與自我的真實狀態
窗外熙熙攘攘,內有一人時光,居城市中,以畫幅為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以筆墨為友伴,烹茶、手作、細賞天光,所愛皆所得,乃人生之幸所在。
而在每一個與自我相處的朝夕中。家是自我延伸的一部分,在不斷磨合的過程里,找到彼此之間最合適的狀態,用心生活的同時,也建立起一種關乎內心世界的哲學與秩序。
女人不論任何年齡,都有追夢的權利,女主人內心住著一個老靈魂,卻同樣擁有少女夢。在她的臥室,毫不掩飾地展現出自我的真實狀態,頗具古意的床框與帷幔,仿若長安一夢,迂回輾轉間,訴說著情長。浪漫氛圍中捕捉空間與內心之間的微妙氣場,滌除雜念,享受獨有的清幽和雅致。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人,終會與時光和解,在特定時空中迎來直指內心的深思,找到自己最美的樣子。
項目信息
ABOUT THE PROJECT
項目名稱:九璽仙居
項目地點:中國·西安
項目類型:私宅
項目面積:470㎡
完成時間:2022年
空間設計:ANG STUDIO 李翔設計組
軟裝設計:法視界 黃珊設計組
項目總監:張義
全球采購:法視界國際軟裝產品部
項目攝影:小松
項目撰文:回響之外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