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EAS陳放設計 | 《清歡》190㎡極簡復式實景
設計與自然的關聯THE CONNECTION BETWEEN DESIGN AND NATURE
自然是設計的靈感源泉。“溫度”是私宅設計基本訴求,與其說設計師選用“陽光”這一媒介鏈接室內與戶外,不如說尊重自然,借自然之手,以宇宙萬象作畫,追求更為明確、簡練的居住體驗,復刻出具有生命張力的理想居所。
室內外與自然交織
借由日光的東升西落、結合動線的重新梳理,在保留獨特建筑結構的同時,通過“設計”的干預,賦予不同功能空間的光感與表現形式。日光所及之處,皆是不疾不徐的漫游體驗。基于“陽光移動軌跡”的再設計,賦予室內空間有機活力。光線的進入,與純凈的“白”與“木”穿插,形成安寧的光影環境。由室外的“鬧”過渡到室內的“靜”,營造純凈氛圍。
秩序與變化,是另一設計手法。原本建筑中的落地窗巧妙的改造為隱蔽式收納方式,通過幾何形式切割,成為富有變化的蒙德里安式秩序圖塊,豐富了形式語言的表達。室內與室內交織、室內與室外交織、建筑與自然交織。既隔絕又交融,給予建筑呼吸的空間。
看與被看的視角
形式追隨功能,在功能被重新分配后,我們于小微處著眼,以小處看整體,微觀視角鏈接各空間之間,空間不是相互隔絕與獨立,通過制造不同視角的取景框,產生“看與被看”的視覺體驗,讓空間氛圍更為流動與交織。
灰空間的重塑
原建筑空間的樓梯廊道,塑造成隱秘觀感的灰空間。原有直行的樓梯入口,精心雕琢成極限程度的弧型螺旋樓梯。次序性的光斑如黑暗中跳動的音符,融合著上下的錯層空間。留出的一面白墻,意為“影壁”,讓光影在這里肆意輪轉。
模糊空間邊界
我們打破各個功能區域既定的居家模式、超越建筑結構的限制、表象肌理的膜拜,追求更為明確、簡練的居住體驗。一層空間作為公區,打造多場景化,通過隨意陳設的家具,以及不同家具之間不同的組合、使用方式,營造隨性、放松的交互型空間氛圍;比起日常生活中的建筑,二層空間作為私區,SPA區的屋頂是半開放式的,內外空間模糊的關系又讓人身處于其中,像置身在被氤氳包裹的空氣空間。
設計反思及其存在的潛能
本案坐落于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社區,20年間屬于不同主人的老宅。頂樓×全錯層×復式結構的舊房改造,有故事的建筑總是讓我們格外心動。找到舊時光痕跡與新時代朝氣的平衡點,呈現全新的樣貌與歷史對話,是極具考驗的課題。在解決業主個性需求的同時,如何將獨特“漢口碼頭文化”浸染形成的直爽、包容、灑脫的精神,與空間氣質結合,也是值得探索的難點。我們采用“去符號化”設計手法,綜合了自然、藝術、建筑、室內、家具、燈光、器物之美。
“直覺”是人類神圣的天賦,“熱愛”是理想主義者的旗幟。我們攜手每戶居者不斷探討分享世界觀、價值觀、設計觀;對社區、人文、建筑、居者保持關注、深入思考、探究關聯;凈化設計理念、詮釋詩意,將哲思、意念與美融入創作的每個細節與角落,設計的哲學最終是對 "人"的無限關懷。
項目類型 | 私人宅邸
項目地點 | 中國武漢
項目面積 | 190㎡
空間性質 | 錯層復式
主案設計 | 陳放
執行顧問 | 汪格
照明技術 | 企一 (KEEY)
攝影出品 | 陳放、阿奇
撰稿 | 陳放
編輯 | 汪格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