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好奇,是什么促使我們在市場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成立一個新的設計品牌?
這個想法點燃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的足不出戶期間,家的重要性瞬時顯現,經過近兩年的籌備,摩加品牌正式上線。更深層次的原由,是創始人對“中國人家的面貌”的強烈追求,摩加丨聯合創始人Simon曾經在美國工作生活,“我一直認為,中國大部分人的生活面貌甚至生活觀念需要改變,我們的住宅設計跟不上中國人現代生活變化的步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了親力親為,摩加選擇了從少數人開始,由此以“僅為1%的家創作”為宗旨,旨在幫助更多的人完成有意思的家。
如何定義1%的家?摩加將它詮釋為“1%不是財富的頂端,而是對于”家“的追求”,本期,以聯合創始人Simon的家作為一個表達,無關風格、技巧,僅為住宅空間的一例。
Simon自身是一位多棲設計師,有著自帶彈幕式的身份標簽:充滿藝術感又“挑剔”的室內設計師、經常出入全球藝術展&有一票藝術家好友的畫廊主、還是運動愛好者、旅行達人、時尚買手......同時也是兩只狗的主人,現在又多了“摩加設計品牌聯合創始人”的頭銜。這些豐富的經歷得以沉淀出Simon對“家”的獨到見解。
▲Simon收養的寵物:W和小E
如人的個性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家,即便千姿百態也不奇怪。大家都不想要千篇一律的家,一樣的電視墻、一樣的家具擺設,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個獨特的家。
“我的家在深圳華僑城,2017年買的時候純屬偶然。我記得中介給我電話說華僑城有套房子,你要不要來看一下,我說我在創業,你確定我買得起嗎?哈哈,他說房子不太新,所以不算很貴。我說不太新是有多不新,他說你來看看就知道了。”提到初遇這所房子的情景,Simon還歷歷在目。
“第一次來看的時候,這座已經十幾年的建筑從內到外都給我一種“老干部”的感覺,房間采光也不是很好,戶型也不是常規的方方正正。”
▲改造前戶型
▲改造后戶型
說起買下這個房子的契機,“后面我又來看了一次,這里離我辦公室不遠,看完房子后散步回去路上,路過樓下草地的時候,看到很多小孩在玩,很多小狗在跑,畫面很生動,我就想家里的這兩只小怪獸應該很喜歡吧。”Simon說。
與絕大多數人一樣,Simon一樣沒時間經常到裝修現場,裝修時前后過去5次不到,每次只待不到半小時。
實際最怕的還是折騰。家的設計不一定要特別復雜的工藝表現或者特別精心的雕琢,而是更重視合理構建空間關系和秩序,更多關注每個設計環節的細節處理。
原餐廳和客廳的電視柜隔墻拆掉了,客廳的不規則空間被設計巧妙的與餐廳融合在一起,光線透過陽臺玻璃撒進客廳。
設計家和設計商業空間、酒店、樣板房都是不一樣的,設計師需要克制自己的表現欲,因此Simon盡可能還原家的底色,給家留白,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加入自己的東西,生活的熱度也會緩緩升溫。
生活是慢慢增加的,而不是一步到位的。
Simon的家承載著他對于家的思考,呈現他多元的創作個性,當藝術與設計的雙重buff疊加,關于藝術與空間交流碰撞的“茶話會”時刻在進行。
懂生活、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人,能把生活玩出腔調、玩出新意,你也一定能在他家里感受到時光流經的痕跡和考究的細節。
可變換觀看角度又現代感十足的電視機、成堆的書籍與電影碟、豐富的藝術品畫作、琳瑯滿目的收藏品,這些都共存于這個不規則的空間中,投射著屋主的審美與愛好。
▲Simon收藏的七龍珠漫畫與手辦,還有CD
Simon家里的所有東西,都是他一件一件從全世界各地淘回來的,他知道什么樣的沙發舒服,什么樣的畫好看.....我們亦能從這些小物件感知他自我建立的更深微的世界。
▲限量版西方半身雕塑藝術品與民國古董柜
同樣,在摩加設計的創作中,不希望大家只看到那些很好很厲害很稀缺的物品,而是真正地關注客戶的居住體驗和對屋主生活本身,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個由內容、故事、由不設限的可能性構成的空間。
“今天我們看起來在談房子,實際上這一切都和房子又無關。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熱愛生活,然后在生活中去學習、提升品味。讓我想起Bob Dylan說的一句話:一個人最重要的,不僅是發現自己,還有創造自己。家也是一樣。”Simon道。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丨摩加設計品牌創始人的家
項目地點丨深圳
項目面積丨120㎡
硬裝設計丨摩加設計
軟裝設計丨摩加設計 ?
圖片攝影丨SHENZHENLOOK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