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坐標:上海?浦東新區
項目面積:145m2
項目造價:85萬
項目戶型:兩室
說在前面:
一個人住的房子,通透、大氣、實用是重點。
本案屋主一家三口分隔三地,先生與兒子均在國外,屋主為了照顧母親選擇留在國內,所以常年是一人居住。
房子是住了十幾年的老房子,想換卻沒找到合適的,屋主也不想再去適應新的環境,所以決定將舊房新改,給自己換個“新家”。
原本因為美式輕奢流行,屋主想要“趕個潮流”,在經歷了一次不太合意的設計溝通之后,找到了我們。
在碰面溝通與了解房屋情況之后,設計師協助屋主重新整理需求與思路,發現之前的傳統格局比較傳統,并不能實現空間利用率的最大化,所以建議屋主重新調整格局。
結合屋主實際居住情況。對于收納的需求,加之原本房屋的梁體、吊頂、背景墻的結構,最終我們選擇了更為合適現代簡約風格,在空間設計上也以通透大氣。居住舒適為主,讓老房煥然一新。
戶型圖:
改造亮點:
1.原戶型無玄關,入戶左手邊靠墻打造滿墻收納柜,保證出入戶的日常功能及公共空間的收納;
2.將一間次臥拆墻納入客廳,客餐廳之間銜接更流暢,采光更為良好,公共空間更顯通透明亮;
3.客廳面擴大后,在近玄關一側設開放式書房,增加獨立辦公空間的同時,保留空間的寬敞動線;
4.原始餐廳面積較大,辟出一部分作為主臥衣帽間,不影響公共空間動線的同時,增加主臥的功能和收納空間;
5.書房、北陽臺和廚房之間打通,打造開放式廚房,增設島臺,增加操作臺面,同時作為隔斷,陽臺一側作為家政區,功能區域獨立且通透。
實景圖
玄關:
原戶型無玄關,將左手邊墻壁打造成玄關墻柜,預留出靠近門邊的空間,以白色格柵與鏡面裝飾,既保留低調的設計感,同時鏡面可以增加空間縱深感,還方便屋主出入戶整理儀容。
木質臺面做抽屜設計,增加小物件收納空間,方便出入戶隨手擱放雜物,同時通高柜體做留空處理,滿足了空間強大的收納功能,也具有細節上的設計靈巧質感。
客廳:
將原次臥并入客廳,增加公共空間面積,客廳通透開闊,客廳和書房也由原本的平行關系處理成垂直關系,同時和餐廳之間的動線也更加順暢,空間互動性增加,客廳的采光照射面也隨之增大。
靠近主臥一側的墻面打造墻柜,木飾面同木制吊頂一色,體現空間的完整性,同時增加視覺上的延展感。木飾面搭配間隔有序的線條,搭配隱形門設計,將主臥門掩藏其中,合上門后儼然一整面“木飾面墻”,將收納與門體都隱藏起來,視覺上清爽,空間上大氣。
客廳背后的南陽臺作為休閑陽臺,拆除與客廳之間的移門,空間互動性更為親密,落地玻璃封窗,透光清凈,室內采光也更為良好,沙發背景墻體延長,以玻璃搭配端景,精致且通透,同時與頂面局部吊頂齊寬,延伸至另一側的電視墻,視覺上更顯完整端方,大氣美觀。
木質頂面延伸與墻壁木飾面相接,中間局部吊頂同樣選擇與背景墻統一材質,墻面的黑色線條延串聯起空間,嵌入經典大氣的黑框玻璃窗,不同材料之間融合碰撞,層次分明的同時保留視覺上的豐富感,空間更顯通透美觀。
利用吊頂收納藏起各類管道,加長空調送風口同墻面齊寬,保證視覺上的完整性,簡潔大氣。
將次臥打開并入客廳之后,改變客廳朝向,利用空間結構打造中軸線電視墻,利用頂面設計增加視覺縱深感,同時懸浮背景墻設計也更為凸顯層次,底部嵌入式壁爐設計,既減少了背景墻隔斷的視覺壓抑感,也更顯空間氣質。
背景墻側面空間也利用起來,做壁龕設計,嵌入式開放柜可作為陳列柜,也可收納日常雜物,功能豐富便利,且不占據多余空間,將設計與實用結合起來,滿足屋主的生活需求。
書房:
客廳移動至原次臥位置后,書房也調換至原客廳空間,與休閑陽臺相鄰,采光更為通透,視野也更顯開闊,工作閱讀疲憊之余,遠眺休息也更為舒暢。
開放式布局與客廳之間無任何隔斷,空間上更為舒適大氣,動線也寬敞便利,視覺效果相比較原來,開闊了許多。
書房背景墻做滿墻柜,兩側同吊頂留出一定空間,嵌入燈帶,光影投射之間更顯空間層次豐富,視覺效果明朗大氣。
屋主希望家里收納空間充足,所以書房兩側墻面均做通高墻柜,增加儲物空間,柜面同墻面原本材質保持一致,搭配嵌入式柜體、無收邊條等設計手法,將收納空間隱藏起來,既保證儲物容量,也實現了肉眼上的簡潔利落。
餐廳:
客廳格局改動后,與餐廳之間動線通暢。依電視墻打造公共空間的洄游動線,靈活且通透。電視墻背面同樣做嵌入式開放柜,用作餐廳收納。餐桌居中而立,在餐廳同樣形成小的回字形動線,讓空間四通八達,行動之間靈活便利。
木質地板做舊花紋,增添空間溫潤氣質,墻邊與地面無踢腳線設計更顯利落。黑色餐桌餐椅與白色背景墻形成視覺沖突,黑白配色經典簡約,背景墻僅以一幅畫做裝飾,既修飾了白色墻面的單調效果,也并未打破空間的簡潔質感。
餐廳與廚房之間連通無界,增加空間互動性,以木地板與地磚劃分功能區域,為保證空間簡約質感,拼接處采用無收邊條技術,細致拼接,做到無縫無收口,視覺上大氣,更顯高級質感。
兩盞富有設計感的透明吊燈,既能在用餐時烘托氛圍感,也不會增添空間視野的負擔。
廚房:
廚房與餐廳之間同樣連通無界,保留寬敞的行動空間,室內采光也更為通透明亮,設島臺水吧,在廚房空間也形成回字形動線,行動更加靈便,島臺功能豐富,既可做水吧,也能是操作臺,滿足屋主所需的中西廚功能齊全的要求。
北書房與廚房之間打通,做開放式廚房,L型臺面延伸感更好,實用性更高,冰箱位置墻體打薄,讓冰箱和高柜整齊感更好,美觀大氣。
廚房間和北書房打開合并后,與北陽臺之間聯系也更加親密,將北陽臺打造成工作陽臺, 留出了足夠的家政空間,利用拐角空間安置收納柜與洗烘機等,既不影響自然采光進入室內廚房,也滿足洗衣家政等需求,美觀實用。
入戶后空間視野開闊大氣,兩側均有自然采光,通透且明亮。
走廊:
主臥借用餐廳空間打造獨立衣帽間之后,公共空間到洗手間及次臥的動線形成拐角走廊,以木質鏤空隔斷作為修飾,柔化巖板收納柜的冷硬質感,地面安裝線性感應燈帶,既方便起夜使用,也營造空間氛圍感,美觀大氣。
臥室:
主臥風格延續簡約大氣的設計,兼顧實用性,衣柜于床頭一側打造成開放式收納柜搭配擱板的造型,方便物件擺放與雜物收納,補充床頭柜的收納功能,木飾面、PU線條、燈帶設計一同構造出簡約且不失層次感的背景墻。
床頭一盞設計感十足的吊燈,小巧通透的造型,十分適合起夜使用,溫潤光線在夜間也不會過于刺眼。
床尾空間留有余地,打造嵌入式梳妝臺,下方空間做懸空柜體處理,預留出放置化妝凳的空間,既不浪費每一寸收納空間,也考慮到不使用梳妝臺時活動空間寬敞性的問題,設計兼顧了美觀與實用性。
洗手間:
主臥將原隔墻打通,于墻角打造獨立玻璃淋浴間,節省空間且有效實現干濕分離,同時能放置下浴缸,及超長洗手臺,方便且實用。
Q&A
1、裝修花了多長時間呢?
一年左右
2、說說是什么給了你靈感,打造出現在這個作品的?
屋主這房子之前一直住了十幾年了,在想換房和裝修之間糾結了很久,沒找到特別中意的房子也不想重新適應環境,所以選擇重新裝修。之前屋主一直想做美式輕奢風格的,覺得流行,包括結構構造上,在之前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設計碰面溝通后,重新幫業主理了一下個人需求和思路,之前的想法格局上比較傳統,但是并不能把空間最有效的最大化利用起來,所以重新調整了格局,
當然根據格局的不同,所以后期也會面臨著要處理很多結構改造所帶來的問題,比如:背景墻的比例尺度問題,吊頂的問題,結構梁的處理, 所以整個空間更適合現代簡約有張力的處理手法,讓空間干凈簡潔,延續性也更好。
3、你對這套作品最滿意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
整個案例的完美落地——實景基本上是照著效果圖1:1還原落地的。空間的回字形動線, 整體的收納空間,玄關收納和端景,主臥室加了衣帽間, 書房和客廳開放式設計為空間增加了更多的靈活性。現在客廳的位置之前是一個房間,中西廚的空間結合補足了中廚的收納空間,更好的避免油煙。空間中墻面柜子面使用和臺面材質一樣的巖板,增強空間的整體感和延續性,無邊門,無踢腳線,衛生間的無擋水條,地板和瓷磚的無壓條拼接,懸浮頂,大量的玻璃門取代實體門,讓空間更加通透,增添空間的延展性。
4、對平面布局做了哪些優化改動,為什么?
結構改造亮點:
1.北書房位置和廚房間打通,做開放式廚房,增加了臺島,L型臺面延伸感更好,實用性更高,冰箱位置墻體打薄,讓冰箱和高柜整齊感更好,
2.廚房間和北陽臺的處理,做成了工作陽臺, 留出了足夠的家政空間, 美觀實用。
3.客廳和書房的位置,由于居住人口不多,所以打通了一個房間讓客廳更大,客廳也由原來的位置移到了書房的位置,客廳和書房由平行關系處理成垂直關系,讓空間動線更舒服,空間互動性更好,客廳的采光照射面增大。
4.餐廳空間縮小,主臥室門洞改位置, 讓主臥室變成了套間的同時,擴大衛生間的面積。
5.次衛門洞位置的調整,增加空間的實用性。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