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最創新的室內設計思維
探索室內設計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催生設計創意,助推中國青年設計力。
本期看點:陽臺設計
大家好,我是你們超級可愛的佳佳妹呀~
陽臺作為家庭戶型中最不容忽視的地方,用來收納、日常使用或者裝飾都極其重要。
01
「 陽臺的類型與應用方式 」
陽臺也就是從房屋墻面伸出的平臺。在空間布局中,不同類型(功能性上劃分)的陽臺使用是不一樣的:
休閑陽臺
休閑陽臺主要是用來進行休息、觀景、閱讀、品茶等,日常生活中不涉及到日常家務使用的場所,相當于一個單獨空間的使用。
一般這類陽臺會配備桌椅、吧臺、書桌甚至零食儲存柜或者綠植等,提供給業主在陽臺辦公、居家休息、聊天交友、觀景娛樂等活動的需求。
生活陽臺
生活陽臺在現在的家裝布局中極其常見,一般家庭的主要衣物的洗滌、晾曬和清潔物品收納等都會集中在生活陽臺上。
使用者一般是家務承擔者,設計的重點也一般會依據主要活動人員的相關尺寸進行圍繞展開。
但是不管陽臺分為哪種類型,它的優勢一般都有以下幾點:
a、提供空間功能性使用,滿足休閑娛樂、家務勞動、居家辦公等;
b、自身的光照比較充足,一般陽臺區域外部無物體遮擋,全天接受光照,朝向較好的陽臺甚至大半天的時間內都有陽光的照射;
c、增加空間的活動面積,陽臺一般會連接一個空間區域,且保證絕對的通暢,這樣能給連接的空間提供一定的光照和活動范圍。
陽臺設計方案
方案一:工作區
將書房搬去陽臺。
封閉陽臺,落地窗與百葉簾的搭配,簡潔又有現代設計感,壁燈不占位置還可調節角度。墻上的壁龕可以增加收納空間,書籍文件都能放。
想要空間更開闊些,干脆將陽臺與客廳連通,開放式書房也很舒適。
利用陽臺的小角落,哪怕是不規則的角落,也可以做成書臺,但建議是不落地的設計,這樣比較容易清潔。
▲直接一張書桌+椅子的形式,非常簡單易操作,但是日常的清潔可能需要搬動桌椅,所以略有不便。
陽臺打造工作區注意:首先陽臺要做好防水處理,以免柜體受潮。其次,陽臺上不建議擺放比較珍貴的書籍,因為日照較為強烈,容易對書籍造成損壞。
方案二:休閑區
想要提高陽臺的實用性,當然是舒服更重要,不論是將陽臺做成多功能空間,不論是繪畫區、讀書區,又或是改成喝茶飲酒的觀景區,都是不錯的選擇。
▲繪畫區
▲觀景區
▲白色布藝窗簾+木質小桌椅,打造專屬下午茶休息區。
甚至可以利用陽臺的空間,打造一個小小的花園,搭配幾個花架,擺上一張小茶幾。
方案三:洗衣區
陽臺設置洗衣房,可以滿足收納、洗衣,晾曬的功能。
一般的陽臺面積不是很大 ,所以基本是洗衣機+烘干機疊放的組合,再搭配水槽和收納柜,完美!這個組合的好處就是省空間。
▲還可以在洗衣機基礎上加上烘干機,放兩個儲物柜,實用性多一倍。
▲把洗衣機和干衣機都嵌入進去,吊柜上方還有空間儲物,增加收納空間。
▲洗衣機+烘干機+壁掛洗衣機+水槽+吊柜,絕對榨干陽臺這個小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陽臺安裝洗衣柜要提前規劃好水電管路,預留好冷熱水管,插座、電源等。洗衣機擺放位置不要鋪設水電,可以裝在水槽下面。
另外,陽臺要記得裝兩個地漏,一個用右邊不溢水三通,洗手盆和洗衣機共用。
或者就是用一個豎管+一個地漏。豎管加一個三通下水,洗衣機和洗手盆共用,這樣就解決了洗衣機下水溢水的問題。
▲陽臺頂部,可以安裝電動晾衣架,不用的時候升在頂部,用的使用降下來。
方案四:健身區
因疫情影響,今天有不少人都愛上了在家運動的感覺:帕梅拉,瑜伽,器械鍛煉,都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加分項。
▲鋪上專用地毯,加上拳擊圍欄,陽臺就是個小拳擊場。
▲也可以把一面墻內嵌柜子,做器械收納,方便整理。
▲跑步機、瑜伽墊,統統放得下。
方案五:兒童玩耍區
如果家里有小孩,想要一個兒童娛樂區,也可以把陽臺封起來,改成一個小小的玩耍區域,擺放幾個架子,收納玩具。
方案六:榻榻米房
陽臺改造榻榻米房這個設計可能局限性比較大,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可以多一些儲物空間,又能臨時用來當客房的話。
方案七:西廚區
能改造成西廚區的陽臺,基本是連接廚房的陽臺。通過把廚房改造成開放式,擴大了餐廚面積,超長的操作臺滿足多人操作需求,同時空間更加通透規整。
▲開放式的廚房,大面積采光避免空間壓抑感。
▲陽臺的操作臺面形成了這個復合空間的動線。
▲通過把工作陽光改造成西廚,做了整排地柜,擴充了儲物空間,同時也形成了陽光開放式格局。
▲陽臺改造成西廚,內嵌了部分的電器,同時陽臺和餐廳之間以吧臺進行隔斷。
02
「 生活陽臺在空間中的主要造型 」
a、“L”字型
下面給大家展示3類常見“一”字型的生活陽臺極限尺寸設計。
△進深極限1650mm ?開間極限1950mm
△進深極限1650mm ?開間極限2100mm
△進深極限1650mm ?開間極限2250mm
b、“U”字型
同樣的,這里也給出3種常見的“U”字型生活陽臺極限尺寸設計。
△進深極限1200mm ?開間極限2700mm
△進深極限1350mm ?開間極限2850mm
△進深極限1500mm ?開間極限3450mm
c、“一”字型
“一”字型的極限尺寸設計如下:
△進深極限1500mm ?開間極限1650mm
△進深極限1650mm ?開間極限1800mm
△進深極限1800mm ?開間極限2100mm
03
「生活陽臺中主要家具設計 」
a、儲物柜
在生活陽臺中一旦空間足夠,必備的家具就是儲物柜,很多家裝中為了空間美觀,清潔設備甚至都是隱藏在儲物柜中的。
△儲物柜設計尺寸參照(非絕對尺寸,具體以實際設計為準)
儲物柜的設計必須注意2個方面:柜體本身的寬度以及柜體預留的柜門打開空間。
b、洗衣槽
洗衣槽的設計必須考慮是否安裝洗衣機,單獨的洗衣槽設計的參考尺寸如下:
△單個洗衣槽設計尺寸參照(非絕對尺寸,具體以實際設計為準)
c、洗衣機
在所有家裝家電中,洗衣機最常擺放的位置就是衛生間和生活陽臺,因此預留洗衣機的擺放位置也必須考慮清楚。
△洗衣機尺寸及預留尺寸參照(非絕對尺寸,以實際設計及購買家具為準)
△洗衣機嵌入柜體|洗衣槽安裝尺寸參考(非絕對尺寸,以實際設計及購買家具為準)
注意事項:
① 洗衣機排水軟管管口不應高于地面20cm;
② 安裝洗衣機應注意確保留出足夠的位置保證散熱;
③ 地柜(含洗衣機)應充分考慮洗衣機厚度及預留尺寸,確保洗衣機安裝后嵌入美觀。
d、熱水器
在連接廚房位置的生活陽臺,會考慮將燃氣熱水器安裝在生活陽臺內,因為更有利于散熱和透氣。
當然,在距離廚房較遠的客廳、臥室的陽臺,有用水習慣的情況下,也會安裝小廚寶保證冬季熱水即開即用。
△廚房以及生活陽臺平面布置圖示意
注意事項:
① 熱水器周圍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熱水器與燃氣表、燃氣灶的水平凈距不得<0.3m;
熱水器的上部不得有電力明線、電器設備和易燃物,熱水器與電器設備的水平凈距應>0.3m,其周圍應有≥0.2m的安全間距;熱水器不要密封在吊柜內;
②熱水器觀火口離地面高度在1.55米~1.68米之間,特殊情況(樓房結構問題)上述范圍還可適當放寬。
△熱水器安裝注意事項示意
當然,除了考慮安裝了以上的家具之外,生活陽臺面積足夠大的情況下,設計師還得考慮預留綠植區域以及桌椅擺放區域。
因為除廚房、臥室等固定空間的陽臺,客廳的陽臺可能會在一定的情況下,考慮進行休閑、生活使用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
04
「陽臺改造的注意內容 」
橫梁遮蔽
住宅建筑結構在陽臺和別的空間之間會有一個橫梁,改建后當二者合二為一,就要對橫梁進行處理,使其美觀又不讓覺得有壓迫感。
最常見的是假天花板填平,把它巧妙地遮掩起來。
外墻處理
如果陽臺本來就是以落地玻璃為外墻難做更改的話,最有效的彌補方法就是把一個長低柜擺放在落地玻璃前作為矮墻的替代品。
承重原則
陽臺一般是突出于住宅外的部位承重力有限,因此在將其改造時一定要仔細測算并遵循一定的承重原則,否則會威脅到樓里面的結構安全造成危險。
05
「陽臺設計日常收納分析 」
在所有的家裝設計中,收納永遠是重中之重,即便是在定義為生活陽臺或者是休閑陽臺中,只要面積足夠,收納就必須在設計的考慮范圍之內。
那么,在這么一個不算大的區域中,怎樣才可以更合理的設計出收納區域呢?
1、如何提升設計中陽臺空間的利用率?
a、空間較小的陽臺
利用置物架多層靈活存放物品,滿足陽臺區域的物品擺放和收納;
b、正常空間的陽臺
① 利用洗衣槽、洗衣機、儲物柜結合設計的方式,減少主要家具的占用面積,增加空間利用率;
②儲物柜、休息臺結合設計的方式,不僅保證陽臺的收納空間,還可以增加陽臺的人員活動區域;
2、提升陽臺收納的設計技巧
在陽臺設計好了收納家具后,對于其中的設計細節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可以保證收納空間的利用率進一步提高。
尤其是多種家具結合設計方式落地過程中,做好以下3點,陽臺的使用感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升:
a、吊柜設置層板分隔;
b、中部區域設置毛巾、洗衣用品等的擺放;
c、臺盆下可以設置柜體空間,由于有排水管等部件不建議設置層板進行分隔。
△儲物柜結合洗衣槽設計
△儲物柜結合洗衣機、置物臺設計
△儲物柜結合洗衣機、洗衣槽設計
最強大的收納永遠是空間足夠的儲物柜。收納柜通常設計在封閉式陽臺中,柜體由吊柜與矮柜組合而成,其尺寸的大小要依照空間的大小和承重力為考量標準。
現在也有很多定制柜廠商會提供一些在陽臺也可以用的頂天立地收納柜。
它不僅收納多種雜物,針對一些不那么完美的戶型,也能通過定制,達到空間利用的最大化。
收納柜尺寸:
1、高度建議頂天立地,在2.4m上下,深度在0.6m左右,寬度根據洗衣機尺寸與陽臺總體寬度來設計,設計柜子前需確定洗衣機尺寸。
2、柜子內部要用隔板分開,分區設計,每個格間高度在20-30cm之間。
3、考慮整體的美觀性,柜體可將管道包入。
好了,以上就是所有的內容。不管在家裝空間還是在公裝空間,陽臺都是在房屋布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僅供學習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