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觀看采訪視頻:一言一吾《我與建筑師有個約會》)
這是一個建筑人文媒體,創辦以來打造了一系列音視頻作品,受到建筑與人文愛好者的喜愛。
在這個“知識浪潮”和“碎片信息”的時代,【一言一吾i-Talk】旨在為受眾帶來小而美的、具有啟迪性的人文新知。更多視頻新欄目和綜藝即將陸續上線,敬請期待。
本期視頻欄目海報《朱锫:自然之燃》? I-TALK
我們找到了一種規律,
我覺得也就是人、瓷、窯之間的血緣關系。
建筑師 朱锫
靈感之燃,源自窯與磚
景德鎮作為世界最重要的瓷都,素有“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美名。千年來窯火不斷,為中國古代宮廷乃至全世界,貢獻了無數珍品美器。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景德鎮以帝王年號得名。那時候,景德鎮就已形成了完整的陶瓷工業體系,因此被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李約瑟稱為“世界上最早的工業城市”。到了明清兩代,景德鎮設立御窯廠,成為全國制瓷中心。
紀錄片花絮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 I-TALK
人們千里迢迢來到景德鎮,依山而建,擇水而居,一生的勞作就是建窯做瓷。人與窯,人與瓷,勞作與生活,艱辛與喜悅……交織密縫,融為一體。
紀錄片截圖 ? I-TALK
“你要問瓷器從哪里來?它一定說我從柴窯里來。你要問磚想做什么?它一定說我想變成拱券。”建筑師朱锫從柴窯中找到了景德鎮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磚,又從柴窯中發現了景德鎮最自然的建筑結構:拱券,受景德鎮建窯所用的傳統“攣窯”技藝啟發,建造出了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這樣一座建筑。
靈感之燃,恰恰來自于這片土地最平凡的生活圖景。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鳥瞰 ? 田方方
自然建筑,從藝術中來
在影片中,朱锫談到了景德鎮御窯博物館的建筑哲學,受到藝術的啟發,尤其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中國人崇尚自然,在傳統繪畫中體現得尤為深刻。不論是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還是高克恭的《雨山圖》,都將自然置于建筑之上,雖然也有文明的建造物,但是在畫面上所占的比例很小,包括人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紀錄片截圖 ? I-TALK
“繪畫之所以這么吸引人,是因為它有很多留白。這種不完整的完整,才是建筑要追求的。我的自然建筑的很多理念,都建立在這樣一種和藝術的交流之上。”朱锫認為一座好的建筑應該“可息、可居、可游、可望”,御窯博物館能夠吸引人們走入,在里面感受到視線的變化、光線的變化,人們才會產生探索的欲望,遇見驚喜。
紀錄片花絮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模型 ? I-TALK
景德鎮人的生存智慧,帶給朱锫很多靈感。人們的生活圍繞著瓷和窯,窯火綿延不斷,磚是窯的組成部分。這座城市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磚”。
紀錄片花絮 徐家窯 ? I-TALK
磚的尺度很小,人手就能握住,而你把它一塊一塊壘起來時,它又能夠成為柴窯這樣的“建筑”。所以在朱锫看來:“磚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偉大的創造,用最小解決最大,這也是中國人的哲學,舉重若輕,以小搏大。”
紀錄片花絮 建筑師朱锫 ? I-TALK
除此之外,磚也很有情感, 在景德鎮有一個特別好的傳統,持續了上千年。因為窯是“易耗品”,過一兩年就要拆,拆完之后,當地人用碎磚來建造房屋,房屋老了再拆,摻上新磚再建。“每一塊磚都記憶了某個時代的一些歷史,我覺得它是有情感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御窯博物館中砌筑起來的帶著窯汗的磚,你會情不自禁地想去觸摸,會想象這是源于落馬橋、還是三寶,還是御窯,或者誰家的房子……材料都是拆舊復用的,你會有很多想象。”正如朱锫所說:“磚具有一種文化屬性,它承載了這個城市人的集體記憶。”
紀錄片花絮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模 ? I-TALK
思考未來,古今與東西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屢獲國際建筑獎項,亦展露了中國建筑的世界性。日前,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推出展覽《重復使用、再生、回收:中國近代建筑展》(Reuse, Renew, Recycle: Recent Architecture from China),這是MoMA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中國建筑展,精選出八個既能代表中國的精神文化,又能折射出物質傳統的建筑,景德鎮御窯博物館亦在其中。
“MoMA的展覽試圖挖掘建筑或者藝術未來的一個走向”,朱锫告訴我們:“通過這個展覽,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建筑實踐與建筑實驗,并且映射這個地域,我們該如何思考建筑的未來。”
紀錄片截圖 MoMA展覽 ?I-TALK
一言一吾i-Talk的創始人朱麗康,恰好是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對這片土地很有深的情感。御窯博物館打破了她對故鄉的記憶,樹立了一種嶄新的,現代的建筑風格,但又能夠與這里的風土人情融為一體,“這座建筑就像是從泥土中生長出來的一樣。”
紀錄片截圖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戶外 ? I-TALK
御窯博物館坐落于龍珠閣旁,而龍珠閣就是御窯廠的“瓷坑”所在地,精美的官窯瓷器因為統治階級的占有欲而成為碎片,埋身泥土之中,這似乎是個傷感的故事。而今天,美器的價值再度被看見,碎片不僅得到了修復,還被置于玻璃展柜里,重現當年的華彩。“這是一種古物的新生”,朱麗康覺得,這正是空間所帶來的一種讓古今交融的奇妙瞬間。
紀錄片花絮 景德鎮瓷器 ? I-TALK
如果將目光放遠到十年、二十年之后,這座空間會變成什么?正如朱锫所說:“陶瓷是一個媒介,是東西方文明的載體。而我也希望御窯博物館未來也能成為一個聯系東西方文化的載體。”
紀錄片花絮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 I-TALK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