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無論是建筑設計或者是室內設計都是在塑造空間。在接觸每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們都會習慣性地按照其功能屬性來展開工作。比如餐廳,咖啡館,圖書館,等等。每一個業態都有自己的特性。餐廳是用來吃飯的,圖書館是提供閱讀的場所。的確這些都滿足了所謂”基本功能”。然而這些功能真正解決了問題嗎?
其實未必是這樣。前兩天讀到一篇關于伊東豐雄(日本建筑師,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的專訪,其中有一個觀點讓我深以為然,“功能無意義”。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話題。現在的設計功能越來越復雜,但卻沒有滿足人的高級需求。只有在圖書館里可以讀書嗎?但事實上在任何一個舒適的場所都可以讀書。單純的功能是沒有價值的,當下的人們應該需要更多的復合型場所。設想一下,如果一個空間既可以喝下午茶,又可以讀書,既可以售賣,又可以展覽。這會是一種什么狀態!
▼室內空間一覽
▼與自然結合的餐飲空間
在設計太古里元古之前,我們并沒有想清楚這些問題,只是單純的想做一個漂亮的下午茶空間,隨著對人性的不斷思考,我們才模糊的認識到元古的樣子,單純考慮下午茶餐廳不是元古本店的全部,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人的精神需求。元古到底是干什么的?是買茶點的?是買酒的?是買器物的?等等。好像都不準確。也許元古應當是販賣生活的場所。明白了這些就完全解放了功能上的需求。功能不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生活是多樣的,元古本店也應該是多樣的。
▼軸測圖
從入口開始就運用了一個戲劇化的設計,用布幔遮住你的眼睛,當你看不到全貌的時候就會產生好奇心。穿過布幔是一個狹小的空間,元古的招牌映入眼簾,小小的招牌呈焦黑色甚至有些粗糙,伴隨著幾歩銹跡斑斑青石臺階便會穿過一個門洞,而后豁然開朗,映入眼簾的是元古商店,L型的商店將你引入整個空間。視覺穿過矮墻是碧波蕩漾池塘,四面綠意成蔭讓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周圍的座椅讓你仿佛看到閑人垂釣于此。窗外院內竹影婆娑,微風拂過繽紛的落葉散落其間,真有一種超然于世之感。
▼入口,用布幔遮擋
▼招牌與石階細部
▼元古商店
▼從商店看向就餐區
▼就餐區,中部設置水池
▼木板分隔的座椅區
置身于空間當中,仿佛感受不到物的存在,一切順其自然,當你徜徉于此便會感受到自然的恬靜,這空間沒有屬性,你可以在午后的陽光下打盹,也可以在池邊與朋友竊竊私語,更可以拿起一本喜歡的書細細品讀。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空間,更是一個凈化心靈之地,只要你進來,一切便好。
▼圍繞水池設置作為,與自然相融合
▼水池延伸到室外
▼室外座椅
項目名稱:元古本店(北京太古里北區)
設計方:元古集團 無之設計
項目設計&完成年份:2020年9月
主創及設計團隊:趙爽 馬冬潔 鄭雅楠 李敏健
項目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太古里北區N6-40
建筑面積:室內187平方米;室外37平方米
攝影版權:趙爽
合作方:華裝兄弟(北京)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客戶:元古集團
工程燈具:石客照明
裝飾燈具:熙呈照明
榆木實木:臻木工坊
家具:藝境空間
陳設藝術設計:傅湘鋒
植物景觀設計:芷仙坊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