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最創新的室內設計思維
探索室內設計的新事物和新方法,催生設計創意,助推中國青年設計力。
本期看點:Dezeen年度十佳室內設計
大家好,我是你們超級可愛的佳佳妹呀~
已經是十二月底了,每年這個時候就是總結過去和展望未來最好的時期,這些天各大權威行業媒體總會發布相關榜單,真是看的眼花繚亂~
今天佳佳妹給大家分享來自全球知名建筑與設計網站 Dezeen 的十佳室內設計案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本年度的優秀設計!
Dezeen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建筑設計網站之一,匯集了全球各地最優秀的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項目,時代周刊將其列入全球100個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力量名單。
Dezeen大獎由全球最受歡迎和最具影響力的建筑設計網站Dezeen主辦,旨在表彰世界上最好的建筑和室內設計,以及個人建筑師、設計師和設計杰出作品的工作室。
Dezeen Award的三個評判標準是:
1.注重美學的嚴謹性,良好的細節處理和材料的合理使用
2.融合了原始思想的創新性或者以新方式解決了問題
3.應該對客戶和環境表示尊重和考慮周全。
Dezeen大獎現2021已進入第四年了。從一年的總結中,不僅能夠回顧這一年來的設計,同時也是預測和迎接下一年度的設計趨勢。
01
「北加州Softie住宅」
?在房間里藏一片會流動的云海?
▼
設計丨OPA
地區丨美國加州米爾谷
攝影丨Joe Fletcher
OPA的團隊為尋求別樣居住氛圍的客戶定制設計了Softie House。該住宅位于加州米爾谷,在舊金山的北部。
OPA在原有的住宅中使用了新的內部裝飾,讓人聯想起北太平洋地平線上滾滾烏云轉瞬即逝的樣子。
關于這種源于自然的影響,設計團隊認為:“云朵在房屋中自由散布,并以不同的方式溶解和軟化空間。云層侵蝕并模糊了理性的現代主義網格的順序,營造出漂浮和漂移的空間感?!?br>
開放式屋頂結構由互鎖式鋁板制成,而內部裝飾則由泡沫塊、中密度纖維板和膠合板制成。OPA 首先在計算機上繪制,然后進行制造,再到現場組裝。
OPA用有機的語言填充房屋內部,有時占據整個空間,但有時會有意外驚喜。
團隊詩意地將這些時刻比作漂浮不定的薄霧,霧氣不均勻地沉降,侵蝕和模糊了房屋的合理網格。
在階梯式入口門檻處看到的柔軟度可能會從房屋的外面微妙地溢出來,而飄浮在廚房露臺上方的云狀遮陽簾也可以看到。
團隊解釋道:“這種柔軟的設計溶解了入口,融化了樓梯,在三層樓的房屋中飄動,孤獨的云層籠罩在一個有遮蓋的露臺上?!?br>
住宅由現代的木質外墻圍成,包裹著重新裝修后的一系列空間,這些空間既寬敞又光線充足。
住宅的內飾讓人想起侵蝕地形,其幾何形狀似乎是由大海雕刻而成的??梢哉f房子的特色在于這種剛性木材和純白形態.
02
「美國ADU公寓」
?色彩繽紛的開放空間?
▼
設計&攝影丨Bunch Design
地區丨美國洛杉磯
為了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家,美國設計工作室Bunch Design創建了一個帶有彩色推拉門的公寓,使其成為一個單一開放空間。
這座72平方米的建筑已入圍2021年Dezeen獎的小型室內設計類別,旨在為黑暗和分隔過多的房屋創造一個明亮而溫馨的氛圍。
房屋分為四個大致相等的部分,每個房間都由滑動的藍色門隔開。臥室中的藍色和紅色墻壁、綠色廚柜、淡藍色浴室瓷磚和書房中的桃色墻壁等彩色區域劃分了每個空間。
這個明亮而充滿活力的內部與簡單的蒼白外墻形成鮮明對比,木板包裹著黃色的窗框,暗示著里面色彩繽紛的空間。
設計靈感源自 Talking Heads(傳聲頭樂隊)主唱 David Byrne 在1984年的電影《Stop Making Sense(別假正經)》中穿的超大號西裝。
Bunch Design 不希望墻壁變成一種限制,感覺像穿緊身衣。
他們尋求一種擴張的感覺,就像穿著寬松舒適的衣服,來消除室內與室內、室內與室外之間的障礙。
03
「英國峽谷之家」
?1970年代復古氣息?
▼
設計丨Studio Hagen Hall
地區丨英國倫敦
攝影丨Mariell Lind Hansen
Studio Hagen Hall 將這座位于北倫敦的曾被改為合租房的聯排別墅,改造成了具有70年代加州明亮風格質感的住宅。
客戶借鑒了Eames住宅的主題和設計,以及現代主義建筑師 John Lautner 的作品。
將其設想為一個70年代氛圍的住宅、一個可以靈活適應私密或社交場合的空間,并同時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
Studio Hagen Hall為休息室精心搭配了材質及紋理,達成一種恰到好處的摩登風格。未上漆的黃銅硬件與原建筑自帶的中世紀復古燈飾及家具相得益彰。
休息室中紋理豐富、色調溫暖的地毯和室內裝潢營造出舒適又奢華的氛圍,而煙熏棕色鏡框、浴室的軟木地板,甚至是浴室外墻,都在向70 年代的風格致敬。
品質是峽谷住宅的核心。從空間布局到材料和飾面,每一處設計的細心和考慮塑造出這棟擁有多功能空間、自然光和原創風格的別墅,它不僅是藝術品,也是溫馨的家。
04
「阿姆斯特丹閣樓公寓」
?極簡主義灰色空間?
▼
設計丨Firm Architects
地區丨荷蘭阿姆斯特丹
攝影丨Studio de Nooyer
這個名為「Reflections of the Past(對過去的反思)」的空間原是閣樓,不適合居住。
為了把這個舊閣樓變成宜居的空間,前任業主將屋頂抬高了約50厘米,空間的新高度是通過在舊基地周圍制作一圈裸露的磚石來實現的,并將大部分翻新的屋頂梁鋪設在頂部。
來自墨爾本的多學科室內設計工作室Studio Goss將阿姆斯特丹的閣樓公寓的內部設計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線性空間,鏡子、磚和銀色金屬元素點綴其中。
設計上,整個空間被明顯“切開”,水平橫截面位于地板上方95cm的高度。
上方是翻新后細膩潔白的墻壁或裝有鋅鑲板,而下方則是具有歷史感且粗糙的磚或黑色鏡面板,兩者形成對比。
這個概念被命名為“對過去的反思”?!八袷且粋€人身體的中心點,舊的下半身和新的上半身,反映了扎根于過去,展望未來的意義“設計師說。
新建的樓梯有兩部分組成,黑色的臺階和銀色穿孔鋅板的碰撞,展現現代設計的冷靜與沖突。水磨石地面、廚房島臺上的混凝土水槽,給人原始、質樸的美感。
05
「墨爾本綠色公寓」
?開心果綠的廚房設計?
▼
設計丨Murray Baker & Esther Stewart
地區丨澳大利亞墨爾本
攝影丨Benjamin Hosking
建筑師Murray Barker和藝術家Esther Stewart翻修了這套墨爾本的兩居室公寓。
廚房的櫥柜選擇了開心果綠作為主色調,搭配水磨石地板,以及與建筑外墻相映襯、色彩艷麗的磚紅色大理石飾面,不僅為空間增強了深度,而且低調又十分顯氣質。
櫥柜設計參照了60年代的原始廚房,在門和抽屜周圍可見的框架,以及定制的拉手,這些不僅顯示出住宅歲月的痕跡,也增強了房屋的品味。
公寓的浴室是1960年代的原始風格,帶有斑點的地板、霧霾粉色瓷磚和淡藍色衛生潔具。
06
「臺灣W住宅」
?城市中的寧靜休憩之所?
▼
設計丨FWS_Work
地區丨中國臺灣
攝影丨Suiyu Studio
室內工作室FWS_work將這個項目的重點放在引入光線和材料選擇上。
這個130平米的公寓大量運用了木質元素,中性色調加上明亮的光線組成了這個溫暖的“心靈港灣”。
木質材料的溫潤和沉穩加上地面花磚,讓整個空間降低了沉悶感。
藤編木門讓壁柜中的物品若隱若現,藤布材質取代厚重的實墻,光線可以在室內游走,視線效果愈加柔和。
業主是一名航空公司飛行員,大部分時間都在不同國家之間頻繁旅行,短暫停留。因此設計的重點,是為其提供一個短暫的獨立空間,讓他遠離繁忙的飛行員工作。
走廊盡頭的圓形壁燈與公寓入口處的圓形鏡子相呼應,抵消了原本棱角分明的內部空間。
FWS_work 將入口、廚房、閱讀、用餐和起居區結合在一個光線充足的開放式空間中。
以石膏、橡木等具有觸感的材料為基本背景,配合藤編、羅紋玻璃、彩釉瓷磚和亞麻家具,形成感官上的溫暖。
廚房里選用了黑色木制品、彩色瓷磚、皮革把手和黑色臺面,以與其他中性色調形成對比。
營造出一種純粹的沉浸感,可以讓業主沉浸在他對烹飪和品嘗威士忌的熱情中。
除了與開放區域一致的中性色調外,深青色模糊了上墻和天花板之間的界限,為臥室帶來了漫長一天后休息的寧靜感。
07
「西班牙Sant Daniel住宅」
?環保材料賦予建筑獨特屬性?
▼
設計丨SAU Taller d'Arquitectura
地區丨西班牙赫羅納
攝影丨Andrés Flajszer
這套住宅由 SAU Taller d'Arquitectura 翻新和擴建,改造目的是希望通過低成本措施改善居住條件,同時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在這個寬度為3.75米、深度為12米的空間里,其規劃挑戰來自于對立面進行橫向操作,對區域進行順序組織,使流通區域消失,同時延長視覺效果。
建筑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是無害的,如屋頂的木結構、新的板材、木纖維隔離層、松木外殼,以及室內覆層的冷杉和漆等,其對環境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最后呈現出一個自然且原始的建筑風貌,非常適合居住,讓業主、物品和時間來賦予建筑獨特的特性。
08
「倫敦Mews住宅」
?重新詮釋經典美?
▼
設計丨Echlin
地區丨英國倫敦
攝影丨Taran Wilkhu
位于英國倫敦的一座馬廄改造的住宅,由當地的設計和開發公司Echlin設計,最終的設計被當地公司描述為經典的倫敦Mews住宅的“重新詮釋”。
室內擁有大量可用和靈活的空間,以及充足的自然光。
這棟建筑面積有225㎡,超大的青銅門進入由灰色大理石裝飾的入口大廳,通過滑動隔墻與寬敞的生活空間、用餐區和書房隔開。
下沉式的設計在同一空間,以此劃分不同功能區的同時,讓家也更有層次感,它營造出的圍合型空間讓家庭氛圍都變得溫馨起來。
新建的地下室設有大分體式的廚房和生活區,一樓有三個套房臥室,內置家具和水平變化有助于松散地劃分不同的功能區。
寬大的滑動門和口袋門,以及定制木制作創造了不同空間的景觀,傾斜的天花板給臥室營造出寬敞的感覺。
據工作室所描述,室內的“靜謐感”是運用天然材料、有機紋理和附近公園自帶的柔和色調所構建的。
與此同時,金屬表面和傳統色彩的采用呼應了住宅本身的歷史感。
定制家具的天然材料和有機紋理參考了附近公園的柔和色調,金屬表面和傳統色彩的使用反映了建筑的歷史。
時尚又方便的設計創造出具有絕佳空間感的現代住宅。
旋轉樓梯作為連接空間的基本要素,被賦予了更多可能性,而曲線和直線的互動,為空間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09
「韓國LIFE微型公寓」
?極簡主義的木色溫情?
▼
設計丨Ian Lee
地區丨韓國首爾
攝影丨Texture on Texture
「LIFE」是一座16層的建筑,包括140個私人微型工作室和額外的共享生活區。工作室的面積在16~23㎡之間,都配備了私人廚房和浴室。
來自溫哥華的室內設計師Ian Lee受韓國合作辦公空間供應商Fastfive的委托,為這個新的合作辦公空間設計所有住宅單元和共享空間的室內設計。
客戶的設計要求是一個簡單而精致的合住空間。
建筑師選擇了極簡主義的方法來尋找一種平衡,使空間感覺永恒和舒適,但也像一張空白的畫布,讓租戶個性化。
樺木的使用為小空間帶來溫暖、通風和友好的感覺。在每個單元的一側,樺木包裹了連續的木結構墻,無縫地融合了器具和存儲空間。
有些單元設有滑動玻璃門,將臥室與其他空間分隔開來。半透明的蘆葦玻璃讓租戶在需要的時候創建一個獨立的空間,同時仍然讓自然光線進入。
所有單元都配有軟墊角落和靠窗座位。雖然每個單元都以高效的空間方式設計,但這些角落被設計成一個靈活的多功能空間,住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定義。
10
「澳大利亞公寓」
?野獸派混凝土風格?
▼
設計丨Studio Goss
地區丨澳大利亞墨爾本
攝影丨Willem-Dirk du Toit
在這個極簡主義的墨爾本公寓改造中,隱藏的異形混凝土墻脫穎而出,室內設計由當地公司Studio Goss設計。
受到建筑物野獸派外觀的影響,工作室決定剝離覆蓋墻壁和天花板的覆層,以露出下面的異形混凝土外殼。
與混凝土墻壁的色調保持一致,空間中配有一對灰色沙發和苔綠色的單人沙發。
廚房由一個厚實的混凝土中島固定。整個公寓的櫥柜和地板都是用白橡木制成的,設計師認為這會“為原本灰色的室內帶來一定程度的溫暖和精致的細節”。
該工作室由大衛·戈斯 (David Goss) 于 2014 年創立,他表示:“挖掘街道以下的底層不僅開辟了更多的樓層空間,而且在以前的普通公寓中營造了一種戲劇性和規模感?!?br>
看完Dezeen公布的2021年十大家居室內設計,不知大家有啥感想嗎?
小結:
?環保材料(自然材料、低碳材料等)被設計師廣泛應用到室內設計中;
?有機曲線和藝術感造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家居設計中;
?室內設計整體更偏重于簡約、舒適、溫暖;
?復古風潮將在2022年席卷而來。
免責聲明:
以上圖片及內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僅供學習研究之用,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