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以自然融入特定的空間,享受空間,并棲居于自然。
本案以“藝術融于自然”為設計理念,歸然、自然、無為、不爭,用新現代極簡設計手法,讓空間、自然、藝術三者交織融合。從自然中尋找人文肌理,于光影間營造豐富且自然的空間氛圍;受自然啟發、以人為中心的審美觀,探尋純粹極簡的藝術靈性。
“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西海湖、云居山;山岳景觀、湖島風光。廬山西海藝術中心,儼然一座融于自然山水風格的美術館。在湖光霧嵐環繞下,四時之境,陰晴雨雪,空間藝術與自然對話,每一刻都有不同的變化。
極簡 / 的空間藝術
△ 前廳接待
初入前廳,水波紋不銹鋼藝術掛件捕捉人的第一視覺,以螺旋的紋理、扭曲的姿勢屹立,抽象又柔美。設計師探索新材料的性能,以異形扭曲為裝飾設計,使得顏色逐漸反射和流動,金屬之流光引景入室。
以藝術字體與符號設計的藝術中心LOGO,粗孔原泥的自然原始,彰顯極簡的空間藝術與設計理念。水形、水滴、水泥墻,將平凡的倒影轉換為對自然的親和力。
感官 · 音樂性
△ 空間中心
越過水面,視線所及。在純凈的波紋的映襯下,像中央演繹廳中的鋼琴正在演奏,一首《秘密花園》舒緩飄揚的樂曲。空間內部層次韻律起伏,看似夸張無序,實則匠心獨運。
城市與文化是建筑空間設計的基底與靈感繆斯,為靜處增添許多親近意味。中國自古以茶文化著稱,江西茶文化更甚獨特。分合組裝的文創展示臺,展示這座城市所獨有的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
△ 產品展示區
設計師通過策展式的現代設計手法,以制茶、儲存、飲茶等茶文化元素作為整套設計的骨架,加之陸羽的《茶經》、煮茶的陶爐、飲茶的陶缽、晾曬茶葉的竹篩等體現茶文化的本源,展示了各式茶品,讓訪者通過視、觸、嗅、多維度認識“江西茗茶”的特質與文化。
閑適 / 的自然拙樸
洽談區遵循三非原則性質,選用格調原木飾與棉麻,有序與無序間,拙樸自然。以低矮視線,一覽自然與藝術的過渡,意境與精神的共契。
以灰色系為主調,一種現代、藝術細節的色彩。局部點綴跳躍黑色、棕色和綠色給空間增加流動的色彩與生機感,它們來源于四季色,與主題相扣,代表意義為自然、成長、青春、對未來憧憬的顏色。
△ 室外洽談區
面朝湖島森林,聆聽一曲湖水,沁心一束陽光,藝術融于自然,最親近自然的舒適愜意,一杯清茶品茗足以。
△業主沙龍區
業主沙龍區,藝術長椅可根據不同情景自由靈活組合及擺放,將空間利用率達到最佳效果的同時,自成一道藝術風景。
載體·文藝性
空間是光的容器,光亦雕刻了空間。紅棕原木書架溫潤自然,與光影跳躍形成自由靈動的氛圍,心浸書香閱讀,沉醉于空間的藝術張力與自然氣息。
△ 書吧區
書椅結構設計貼合以人為本的初心,體貼閱讀坐姿,以原木、布藝親膚柔軟的材質最合適的材料給與讀者最舒適自然的閱讀氛圍與感受。
△ 水吧區
延續藝術不銹鋼的波紋素白,水吧墻面裝飾化作水流形狀,在營造空間轉變的同時引光入室,起舞弄清影,同黑白金屬線條高腳椅一起致敬極簡主義。“自然野趣流”代表川瀨敏郎的傳統花道精髓,自由充滿新意,又有著中國畫留白、線描之趣味,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別有“洞”天
氛圍生于光,空間成于光。“人本精神”在“物理空間”中自由穿行,通透連環的拱廊將空闊外景引入室內。
自然過渡
焚香撫琴,筆墨生香。獨具質感的皮革和色彩,打造溫馨又私密、兼具現代設計感與自然呼吸感的VIP氛圍;一窗之隔,里外自然過渡,在靜默中親近此刻放松的靈魂。
自然 / 的詩意氛圍
△衛生間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西側喬木,云林之游,引綠如室。建筑結構以拱形體系為手法,曲墻洞涵,透虛以實影映,予一個非日常而詩意的開始。
詩意、遠方
△觀景臺
水鏡云臺,澄澈之境。室外東側觀景臺,造一個看云山霧里、觀星密星稀的地方,湖光自然山色,盡收眼底,實為一處釋放自由的設計。
△建筑夜景
以天之藍幕為畫布,以云之紗渺作虛掩。置于自然間,與藝術共生,偉大的建筑始于不可量度的領悟。
項目名稱│廬山西海藝術中心
項目地址│江西省九江市中海廬山西海度假區內
項目類型│售樓中心(藝術中心)
業主單位│中海宏洋廬山西海(九江)投資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廣州源本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陳茜 李挺 陳慧嫻
項目統籌│張政 林佩金 葉玉瓊
建筑設計│PLAT ASIA
燈光設計│北京遠瞻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攝影│一千度視覺
文案策劃│三萬英尺(廣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