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潤沉靜
你可以在這個城市也可以在那個城市,城市的差異逐漸消逝而綿亙成一片。上海是一個被寫盡又讀盡的城市,世界何處不知上海。外灘游人如織,蘇州河畔高樓拔地而起,法租界唱著繁華舊上海的歌。 回到烏魯木齊南路,在緩慢前進的時間里,追溯榮光。梧桐樹亭亭如蓋,雨水打在上面沙沙作響,到秋天又可踩出一地的旋律,花園洋房與法國梧桐幽靜而又典雅。歷史與當下會面,城市、文化和建筑共同塑造著人,在存在與不復存在之間,生活往前流淌。
大隱之所是歸處
齊美爾在他的文章《大城市與精神生活》里,提出了一個經典的問題,“一個現代人在城市生活中如何保持獨立個性并存活?” 城市是人的避難所,在時代的洪流里,守住理想,優雅、堅定地行走于世界,最后回到家中,大隱之所是歸處。在那里,我們可以只做自己,自我地活著,用文字、藝術表達著對生活的感知。而空間以最大的包容,最純粹的狀態,回應著我們,它像是一個時間裝置,鏈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當一切都緘默的時候,空間在說話。
本案位于上海烏魯木齊南路396弄,1918年到1943年這里稱為巨福路,最早的時候是法租界的行政大樓。現在大樓的一層到三層是旋轉樓梯,時光流連下的老洋房的韻味。三層到頂樓是挑空,位于五層的陽臺可以看得到烏魯木齊南路梧桐林蔭,這是主人兒時的記憶。知名設計師Wilma Wu打造的精致空間復刻法租界洋房公寓神韻。建筑以獨特的藝術語言,無聲訴說著凝聚于時間維度的細膩質感。
△烏南396公共藝術空間
業主是老上海人,年輕時居住日本,而立之年后回到上海,買下這套帶有海派風格的居所,打造了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歸處。少年時的記憶、家鄉生活的回憶統統提煉進了這套房子里。 精裝房無法大面積改變硬裝造型,學會接受現有的效果,為居住者造夢,探索人在空間里自在、愜意、歡喜的狀態,讓新家散發出歷經歲月后的恬靜氣質,是設計師的關注點。四白落地的墻面、泛著柔潤光澤的木地板、琥珀色的家具,在考究中顯露出一股萬物靜默如迷的魅力,看似單純的空間,其實最富有生活的意義。
海派生活美學
前身為法租界大樓,海派文化的標志性建筑。軟裝注重以整體設計營造出空間的氛圍感,在家具和物品的選擇上,以極高的品質傳遞出愉悅的體驗感。打造出一個經典、耐人尋味,融合東西方文化藝術,又充滿海派氣息的棲息之所。
大理石與胡桃木紋碰撞,自然材質、冷暖對比;法式石膏線條搭配當代家具,在審美與功能性之間尋求平衡。代爾夫特藍的瓷器搭配中式茶具,濃艷對撞素凈,生活可以充滿趣味,無需拘泥。
開放式廚房與中島相結合,黑色、白色與胡桃木色傳遞出溫暖的質感,有一瞬間總會回想起小時候家里充滿年代感的碗櫥和花色不一的陶瓷餐具。
主人從事服裝貿易行業,對面料極其了解,第一次見面,就給設計師詳細的講解了意大利頂級奢侈品牌Loro Piana面料的細節點。對于自然材質的追求,讓設計師選定了Giorgetti的家具,Giorgetti將最高級的手工工藝與木工傳統結合在一起,采用先進的工具機械和最現代化的產品技術,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功能性現代作品。華裔設計師盧志榮又賦予產品東方的藝術氣質。 盧志榮曾說,“以詩為用,以用為詩。”關于藝術,要有故事,故事是所有藝術的載體。讓生活充滿詩意,用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在這宏大的時代安穩棲居。
鵝絨填充的沙發,坐進去,被包裹著,非常放松。怕陽光太刺眼,以灰色的薄紗過濾,即使在正午,光線也是柔和的,在沙發上可躺可臥。書桌自由地放置于臨窗位置,清風徐來,沒有了大書房的壓力,人很愿意坐下來看會書,喝杯茶,醒醒神。以自然色系的地毯貫穿整個客廳空間,簡潔大方,克制而平和,傳遞出柔軟溫暖的氣息。
畫家劉世江的《歸》,暗合了主人的人生閱歷,年輕時如奔騰的馬外出闖蕩。如今累了該回家了,尋找屬于自己的天地,每一次停留畫作前,就像是與自己對話。
棲身與棲心
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的人,大體有三種:如樹木般狠狠扎根,對土地戀戀不舍的本地人;天地是我家,從此地出發,到處游走,定期回來的人,他們對土地的眷戀不比其他人少;還有一種是純粹的異鄉人,總在尋找著能在城市里安穩生活的空間。
一個人行走的范圍,就是他的世界,主人的回歸之所,是停泊的港灣。或許看過許多城市,觀察過許多人和物,從異鄉的路途、不期的相遇、到逐漸臨近的別離,生活如果還有什么渴望,那便是理想的居所,棲身與棲心。
臥室以極致簡潔和舒適讓身體徹底放松,沒有多余之物,靜謐雅致。木飾面包裹著白色的墻體,紋路清晰可見,深淺色拼接。床的顏色跟背景墻呼應 ,又高過背景墻,起到了立面拉深的效果。木質的床頭邊柜,地毯帶來柔軟的觸感。一切都是溫潤和沉靜的,與喧鬧無關,即使身處都市中最繁華的地段,依然可以自得自在。
項目名稱丨花樣年 烏南396
項目地點丨中國 上海
完工時間丨2021.1
設計范圍丨軟裝設計
主案設計丨魏宏艷
設計團隊丨楊火火 許倩
設計/施工丨尚層別墅裝飾浦東分公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