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岡倉天心《茶之書》
喝茶,大約是繁瑣無趣的日常輪回里,最輕易就能“出離”的一種生命體驗。 這出離心,一半來自茶湯的慰籍,另一半,則源于空間營造的氛圍。
岡倉天心說,茶室的簡約與脫俗,使它成為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在大灣區的產業核心區,鋼筋水泥玻璃幕墻與“低頭族”行色匆匆的世界里,茶室,是另一種存在。自動玻璃?攔下?水??,也打開了由石、木、土構造的“高貴的清貧”之境。難以言喻的東方美學,大多不離“禪”的感悟,“少即是多”的哲思。
由緊湊入口——寬綽的文化開放區——再經過狹?走道到達私密茶室,空間變化也讓心情隨之流轉,慢、停頓、再慢些、停下來......自然剖面的巨石一路相隨,在光影間恍惚置身山中,人也隨之靜下來。偏冷清的空間色,大面積留白設計,克制的保留了難得的純粹。讓一盞茶時光之外,還有更多的可能來參與藝術文化的展演。讓身處都市的人們,未必?松間明月,也可聽得石上清泉。
——項目業主 李佩珍
第一次去現場的時候,空間是個葫蘆型,沒有自然光線進入,建筑條件不理想,在這個狀態里造一個藏茶閣,空間以石為靈感,希望空間靜謐而有力量,能把自然的生命力帶給來訪的人,隱匿,松弛,放輕松,是我們想要達成的結果。把空間開放出來,打造一個小的世界,讓一切終歸于簡單,讓到訪著短暫的休憩放松,發現細微中的美好,回歸溫潤,觀照自心。
——寶龍寫于2021.9.27
殘
缺
殘缺中蘊含著自然的生命力,來自于自然的材質,以一種微弱的存在感呈現在空間中,這種存在是去掉裝飾的自然呈現,借自然之力表達自然。
樸
拙
或石、或木、或土,自然的材料,或粗獷,或細膩,或質樸。通過精心安排讓各自存在于恰當的位置,就像本該如此,不經意,不刻意。
松
弛
盡可能的弱化或者去掉人為因素,回歸本真,盡可能的趨向自然或者接近自然,自然而然。
沉
淀
當在回味一杯清茶所帶來的愉悅時,這其中也包含了時間所帶來的不可替代的意味,此刻時間也成為體驗的一個維度。空間借由自然的材質塑造不同功用的物件,物件被使用的痕跡讓時間的流逝可以被感知。
寂
靜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通過有限的空間和有形的材質,啟動用戶無限之心境,遠離都市的喧囂,找回本心的寧靜。
虛
無
空間自有精神,當不再刻意,弱化人為,用心感知,師法自然,將心注入,精神自然顯現!
△外立面
△石材安裝過程
△平面圖
項目名稱丨上上茶書房
項目業主丨茶書房文化產業(深圳)有限公司
項目面積丨380㎡完工時間|2021.6
項目地點丨中國 深圳
設計范圍丨室內設計、裝置設計
設計單位丨BloomDesign綻放設計
創意總監丨李寶龍
主案設計丨南鴻天設計
策劃丨陳小虎
設計團隊丨王凱 龍海波
原石提供丨臻萬石材
燈光顧問丨深圳市十源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攝影丨HJS STUDIO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