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心位于北京五環邊,是TEMP最新完成的項目,將用來舉辦展覽、會議和其他各種活動。過去幾年,該地區從鄉村轉變成了一片新的藝術和金融區,吸引了一些藝術家和美術館,以及當地開發商前來,在建筑剛具雛形的時候便在其中開展了自己的業務。隨著開發推進,項目需要滿足新的功能需求。
▼項目外觀
花園環繞的畫廊
A gallery surrounded by gardensTEMP利用電梯和未充分使用的區域,將其復合成為一片綠洲,神秘而引人深思。新的中心僅有一層,包含室外庭院,展廳和辦公室。翻新的展廊包裹相互連接的院落,可以通過所有花園進入。作為畫廊中不同藝術作品的魅力所在,不同類型的庭院塑造室內外空間,反映項目的多元化審美理念。每個庭院的設計概念都略有不同,從明亮到繁茂,從質樸到野性。
▼不同的花園
多元化景觀
The pluralistic landscape沿街入口處矗立著一塊杏仁狀的巨大巖石,直達屋頂,以體量上的張力建立起空間的焦點。巖石后方的木制走廊形成了一條富有吸引力和儀式感的步道。幾株楓樹和石灰石安靜地散落在卵石鋪底和石板踏步上,后者隨著如蛇一般彎曲的墻面滑過庭院,創造出多個空間層次。
▼入口空間,設有一塊巨石
▼入口后的石花園
▼彎曲的墻壁和石板道路
▼墻面圍合的空間與石塊
▼步道穿過多層墻面
復合空間另一側的反射水池中設置了另一棵楓樹和石塊。溫暖的燈光、水中的倒影以及在腳部和視平線高度的開口在這一安靜的角落形成和諧的旋律。
▼墻面上設置與景觀呼應的開口
盡管這座整潔克制的庭院只使用了最少的樹木的石塊,但在其他神秘花園中,豐富茂盛的植被則是賣點。一片開放的場地上,狐尾草隨風搖擺;另一處由柱子和鏡面組成的空間,則會在游客經過時引起聲音和視覺上的注意。
▼從石園看向狐尾草園
▼從石園看向狐尾草園
▼狐尾草園
▼從狐尾草園看向展廳和石園
▼竹/鏡園
藝術作品外的框架
Frames outside artworks中式花園會在序列化的空間體驗中特意使用框景的手法,此藝術中心也在不同的隔斷上挖出了許多有趣的開口。它們通過藝術性的隱藏和展現,為房間留下了神秘性。
▼磚花園
▼各式框景
在主展廳中,一道道白墻保證了空間的私密。每個區域中都展出有或令人平靜、或引起靈思的藝術作品。透過高低不一、大小不等的開洞,作品與房間中的人可以部分對視。
▼休息區
▼透過開洞看向不同空間
▼透過巨大的窗戶欣賞花園景觀
▼多層墻面框定的走廊
▼透過開洞欣賞畫作
巨大的窗戶將充足的陽光濾入空間。在畫廊中,人們可以透過窗戶,讓思緒飄向風景如畫的自然世界;從花園看去,移動的人群和溫暖的人工照明劃出了一條境界線,邀請室外的游客進入。
▼會議室
▼冥想空間
一個人坐在會議室里,與另一個坐在架空庭院中的人目光交匯,他們既是演員也是觀眾。這種富有趣味的觀看關系為空間的多樣性增添層次,將藝術擴展到現實,強化了其兼具神秘感與慰藉作用的雙重屬性。
▼平面圖
客戶:北京藝術金融國際創新園
地點:中國北京
面積:2285平方米
委員會:適應性再利用/景觀/室內設計
校長:Howard Jiho Kim
參賽隊伍:陳子瑞、關同欣、丁耀東、蔡振坤、郭曉靜
任命:2019.11
完成時間:2020.8
照片:季瑋琪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