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渴求“綠色”的年代
這是一座遍布綠色的城市
此時此地,人們卻無法與己親近的那一抹綠。因為它被堅硬的混凝土阻擋在外,從而成為凄風苦雨的附帶傷害。這情形猶如美食品類漸漸匯聚成滿大街的各類火鍋,烈火烹油的豐富只能反襯出本質上的單調。
本案著力探討在厚實的墻內空間獲取為個體所喜愛的綠色,能感知,能親近,能觸摸,能自給,是包含著設計人自我身份認定的堅持。
A· 感知
PERCEPTION
綠色,首先是一種顏色,正因其代表了植物與自然界的生命之源。才被提煉成具有更深層含義的色彩。凡是能延續這顆星球美好生物之流發展,又不為整體帶環境副作用的,皆可稱之為“綠色”。
當設計師不再自視為“救世主”時,簡單的選用綠色作為空間的主色調,并不包含太多高深的理論,僅以此來致敬綠色—這個平凡而高尚的詞語。
整個空間中將綠色作為主要的修辭手法時,色彩超越了形式,將頂面和墻面有機地統一。頂面由時下淪為濫觴的無主燈設計直接演化為無頂燈設計。頂面僅僅是頂面,不應該是設備線路的遮羞布。他更愿意體現其自我的色彩和存在。(當然這也非常節約,所有吊頂內的常規暗藏管線都不需要,或許令入住者更欣喜的恰恰是這份平和的樸實。)
B· 親近
INTIMATE ?
修竹成篁,綠苔鋪階。千百年來七位先賢借以抒懷避世的雅韻。不知何時起,與當代人漸漸有了隔閡。除卻真正的富貴人家,大眾對于自然這一抹綠都無法賞玩,不得擁有。
看似近,實則遠。由于鋼筋水泥的參天生成,山野小院日益濃縮為案頭幾盆拘束困窘的殘障獨株。最奢侈的空間,是被浪費的空間,用最奢侈的空間來服務最奢侈的綠色,周全了我輩最奢侈的夢想。這夢想于衛生間上方的頂面野蠻生長,在飄窗上的空腔里熱烈綻放。窮通之間的轉換,莫過如此。
C· 自給
SELF-SUFFICIENT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時下的潮人們,只要想,完全能夠體驗這樣的生活。在虛幻中避離塵世,全無交集的獲取服務。而大自然無私的饋贈,宇宙間取之不竭的能量,卻玩笑般不能被個體隨意享用。(冬日的暖陽的愜意不在其列)。
當烈日的余暉暴烈地從西方沖撞進來,遮風避雨的玻璃幕墻,就如冰霜一樣毫無招架之力。十數度的溫差,足以使人們對于太陽的贊頌轉為咒罵。此時,一樘頂天立地的遮陽隔板足以成為救世主,英勇的將捉人的光箭隔絕在外。
活動遮陽隔墻的背面鋪滿了太陽能光伏板,只要晴天的日子,從8:00-18:00,當居住者離家工作時,西向的隔墻光伏設備可以將采集的陽光轉化為電能儲藏起來,基本可以滿足這間房子10小時的電能自給。
太陽能光伏系統示意圖
室內空中花園的澆灌與養護,也是通過全套的智能系統控制。按時滴灌與維護,控制濕度和溫度,既保證植物的生長所需,又不會因過度灌溉導致水源浪費或植物爛根現象的出現。全光譜太陽燈為這個毫無日照的小花園模擬日照,實現當地的太陽時的同步遷移與轉化。
不需要人為照料,且可以自然生長的花園,從根源上無限接近伊甸園般的樂土。
D· 觸摸
TOUCH
當世間的一切被物化后,生命也隨之被標簽化。我們嘗試以一種逆向的視角來看待事物時候,事物那鮮活的生命力隨之復活,來到我們身邊。
在這一空間中的幾乎所有的活動家具,都包含著各自的經歷。用手和身體觸摸它們時,仿佛是在和一群閱歷豐富的師友親密交流。
那群在機關大院會議室內退休的折疊椅,宛如被請入嶄新廂房的閏土。我們彼此傾吐著這些年的見聞感受,分享著一次次的喜悅與感動。面對歷史的痕跡,仿佛可以親臨情景:沐浴在窗邊的夕陽下,靜靜地聆聽著手捧搪瓷缸子的老師傅們吹牛閑聊的動人場景。
兩把狩獵椅,一張獵鷹椅,帶著北歐設計人的榮光,自豪的邁進新世紀,如耄耋老人般睿智沉靜地向年輕人傾訴世事變遷的平淡與傳奇。
Safari Chair 狩獵椅
Falcon Chair 獵鷹椅
從繁華中演繹市井,在綠色中滋養心靈。這種跨越時空的精神聯通,承載著對于居住理念不變的執著和孜孜追求。
項目名稱丨萬科 · 金色城品
項目地點丨中國 · 杭州
項目面積丨140 ㎡
完成時間丨2021年 9 月
設計單位丨VBD 中置華優設計集團
設計主創丨國際創意研究院丨翁瑞棟
撰文丨翁瑞棟
空間攝影丨生輝
家具很特別啊,在哪里淘回來的?
復古摩登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