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師黑川紀章就說過:理想住宅,要依山而建、有土、有植物。
久居于城市,必會向往自然的悠閑,
而傍山而居,就是一種親近自然的選擇。
一條環山路,將城市生活過渡到山居生活,從高樓林立切換到三面山景。隱山不一定得隱市,都市人熱愛的生活方式在璞悅山有了另一種解答方式。
萬科威高建起山海叢林中的桃花源,咖啡館、精致餐廳、書店等小鋪沿街而建,建筑設計汲取當代日本景觀的造園技藝,打造起承轉合的景觀軸,還原獨有的日式氣韻。
自然與煙火氣在悅蒔巷里得到平衡,形成「隱于山林,卻不隱于市」的存在。
璞悅山銷售中心位于悅蒔巷東側。這是一場返璞歸山的生活演繹,陳設設計延續日本建筑與藝術形態,最大程度的消除室內外的界限感。
我們通過提煉至臻至誠的日本態度,以自然之道致敬日式審美,
納自然于一方天地,以景應景,呈現一種日式禪妙。
01/ 草木皆有情
草木本是無情,人類通過藝術的手法賦予它們新的思想。
白砂原本無機,當剝離一切多余的表象,形成如水的波紋或者漣漪,瞬間的生命力成為永恒靜止一隅,與一草一木產生跨媒介融合,腳下流動著的不再是枯蕪的材料,而是一副是動情的山水畫。
纖細可辯的情感與難以捉摸的哲思由自然材料表現,還原簡潔和天然的心境,讓觀景者靜心、靜氣。
眼前一景扣一景,自然返璞的和式風格,空靈卻不空寂,草、木、山、石散發著自然的力量,日式美學的淳樸靜謐,由建筑到空間內部,氣韻滲透進各處。
02/ 森之圓舞曲
設計師以現代設計中的簡約理念為針線,將藝術和生活完美縫合,穩穩托起新生態人居與日式審美的天秤。
一組靈動的編織藝術曼妙起舞,頗具動感的曲線形態在室內自由伸展。空間上方輕靈婉轉,下方生機盎然,有若天地之間對望,寂靜中繞意趣,共演一室森之圓舞曲。
03/ 竹的多重面貌
竹在東方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時間靜止,我們凝視著竹,仿佛從地面生長出來,又或者是從天上懸吊停駐。月光照射,竹影婆娑,設計的精益求精致敬自然,持續擴展著禪思想象。
模擬竹節形態的燈具整齊排列閑寂的場景定格成一幅畫
04/ 密竹照一堂
密竹仿佛從屋頂生長出來,高低不齊、似波浪由上而下涌動,在半空戛然而止,掀起一堂莊重的秩序。
不同高度與角度的竹燈集中點亮,產生層次豐富的視覺韻律,看似如水起浪實則處變不驚,素靜的環境因藝術有了景深和詩意。
對自然的敬畏與依賴流淌在日本民族的血液里指引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也反應到日本審美之中日式美學不追求絕對的對稱反而將「破」視為美讓偶然性的事物進入畫面破壞掉絕對的對稱性
從而產生靈感
05/ 竹下泛扁舟
設計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洽談區以一葉舟打破對稱格局,礫石為水,青苔為景,木船為載體,通過室內造景呈現出破境的藝術氛圍,不著痕跡地由軟裝設計分隔出左右兩側不同功能區域。
06/ 竹舞弄清影
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場域并非是一個靜態的存在,色彩、光線、材質甚至人物的一舉一動,通過設計的表現都成為了畫卷中的景致。
洽談空間至純至簡似畫布,家具由米白與雅黑優雅對撞,掩映出立體的影像,浮光掠影的藝術畫點睛,升華自然帶來的歸屬感。
07/ 竹音繞四方
耳邊傳來“叮咚——叮咚——”的悅耳之音,是松本秋則先生的「聲音劇院」在發聲。
松本先生善于手工制作“聲音物件”,通過竹子和馬達,將隨處可見的材料制作成可以發聲的藝術品,并將這些樂器組成一個“交響樂隊”,在光與影的縱橫交錯中,在靜謐的時空里,打造出天籟級的聲音劇院。
安靜祥和才是日式審美的精髓
傾瀉而下的水滴吊燈作為轉場的劇幕,引領來者去往二層,一步一景別有洞天。
原木搭建起的穹頂讓茶室彌漫著溫暖質樸的氣息。
虛隔的設計手法,讓人們透過木頭之間的縫隙與環境產生關聯,安靜祥和的飲茶氛圍,使人暫忘煩惱,全身心沉浸于返璞歸山的閑雅意境之中。
項目全名:萬科威高璞悅山銷售中心 ?
項目地址:山東威海
軟裝設計:元禾大千
硬裝設計:上海相彥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時間:2021.03
完工時間:2021.07
空間面積:924 ㎡
公司名稱:煙臺萬科企業有限公司
特別支持:煙臺萬科企業有限公司
攝影團隊:三棱鏡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