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志
80年代安徽合肥的大蜀山腳下,還是一片農田,豐收的季節正在秋收。十多年時光飛逝,原來的農田已被 “混凝土森林” 所替代,秋收不再,慢慢變成了記憶中的片段。
建筑規劃從舊糧食地生成,在經濟高速發展及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今天,在這養育了幾代人的土地上售賣怎樣的生活方式,以怎樣的觀點陳述設計概念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從谷物大地生成售賣生活方式的展場,入口放置瑞士雕塑家Alberto Giacometti的藝術品作導向。
建筑入口,疊合首層長廊及二層空間形體關系,排除刻意造型,突出空間的構造性。秋收谷粒的裝置為記錄在地性的曾經時態,將其融入空間,以喚起人們對過去情感形體的認知。
1F / 2F 平面功能布局模型
室內陳述空間的方式,通過對立方體的體積變量,遞進到不同功能屬性的區域,形成豐富的功能設定和隨意的動線引導,盡量減少場地的商業意圖,放松空間情緒。
對于空間,并沒有過多鋪貼造型屬性的陳述,空間之間的關系都是隨規劃動線和空間之間的歸屬界定而形成。
功能區間結合當地書店的運營進行組合布局,使其功能具有豐富的可持續性。
空間用大面積的木皮延續對前置谷作物概念的聯系及敘述,造型的界定都是基于對功能區域的理解生成,盡可能排除太刻意造作的形體表達,這樣空間的生成更單純,更傾向于在實用主義基礎上地理解建筑到空間的切換及融合。
不同動線角度的視覺組合。
我們更希望突出生活里產品的本身,空間不用過多的色彩表情。
基于上述角度,思路上將房子產品和椅子等工業產品同屬性的理解,通過兼容性高的藝術館形式的載體進行扁平化的展示,更能引導客戶多維度地理解住宅產品的理念對其未來生活的展望。
當不以體積為度量,房子與椅子等生活用品本質上同屬是基本的起居需求。
項目地點:安徽·合肥
項目開發:安徽徽創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項目面積:1000m2
竣工時間:2019年07月
攝影后期:梁榮東 ?謝雯雯
建筑設計: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上海)
景觀設計:奧雅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室內設計:5+2設計事務所(廣州)
項目團隊:梁凱欣 . 白錫芳?.?盧瑞琳
© 作品版權由5+2 studio解釋,發布于扮家家室內設計網,未經授權,禁止匿名轉載;禁止商業使用。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