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空間則承載了文化的語匯,
在都市化進程所構建的當代語境中,
如何將桂林荔浦這座根植于山水之間的城市定格,
成為了本次的首要思考要義。
文震亨于《長物志》一書中,開篇直敘“居山水間者為上”;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曾是無數文人騷客向往的生活境界。隅居一方禪意山居,物外高隱,借境調心——古人對理想居所的審美與實踐,亦為今人之所求。
此城環抱群山,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得以作為“都市綠洲”的存在,原生自然與人文蘊涵是空間格調的基底。
桂林荔浦,一片根植于山水之間的秘境,如同畫卷般徐徐展開,抬頭可見周圍穿透屋頂的上層枝葉,讓枝葉篩過日光溫柔蕩漾在墻,無聲搖曳的光束宛如隱身叢林下,游離于虛實間。
借實入虛,一枝一木皆為靈魂。在東方秩序美學中,借鑒中軸對稱關系,局部運用透景、借景等手法,模糊室內與室外的界限, 體驗無邊界感的東方美學空間。
空間色彩以大面積原木色為基調,點綴空間的是植物歷經時間沉浸出最美的狀態,呈現出一種樸素而安靜的生命本質。
山水紗幔的燈飾與餐桌上的青苔相得應彰,真正做到“不論身于何處都將把景看”。尋回清幽雅致狀態,讓節奏慢下來,覺醒生活享受空間。
自然的細節是簡潔而又細膩,如工筆畫一般細致的筆觸。此景喚做一副畫,細節的存在便是筆底春風,丹青不渝。
射燈下的藝術雕塑指向空間調性,是藝術與生活的交融。深淺兩木相互成全著,混入米白色的步調,是靜謐的味道,是細膩,是東方藝術的留白。
“窗外悠悠若登仙,曈曈麗日藏遠天。撥開山間半晌后,依稀夢醒在人間。”靜坐于此,遙看山水,光陰止步,仿若一席絹畫。
雖不見文房四寶,卻處處都是筆墨紙硯的縮影。“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尋一靜謐之處,陶冶情操,升華自我。
搖坐于此,透過陽光穿透手指間的第一感覺,享受一刻平淡簡樸之美,不去干預自然的狀態,沉寂于帶著空寂感的時空。
純潔凈白的女兒房亦是干凈亦是跳躍。擁抱大自然,沉浸在靈動之間,述說著時間的腳步和藝術生活的美好。地毯上的漸變條紋仿佛跳動的鋼琴鍵,床上那灰白鯨猶如在鋼琴的韻律中游躺。
克萊因藍色系為男孩房主調,打破原有東方的固有思維,把車模的零散世界帶入凡塵,跳脫的空間隨處可見的車模,宣誓著獨特的主權。車模解構重組,便是一幅畫,打破格局的阻隔,質感觸手可及。
茶余
鋪一箋素紙
研墨提筆
色侵書帙晚
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
風吹細細香
聽風聞香
一層平面布置圖
二層平面布置圖
三層平面布置圖
項目名稱:天譽翡翠谷220戶型
項目地址:桂林荔浦
開發單位:廣州天譽地產
業主團隊:馮曦 劉灼林
軟裝設計:覺度設計
硬裝設計:尚逸設計
項目面積:296m2
攝影團隊:譚冰
完成時間:2020.09?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