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J. Wong設計 | 可觀看宇宙星空
上海天文館以建設國際頂級天文館的目標打造將包括“家園”“宇宙”“征程”等三個主展區“中華問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三個特色展區以及羲和太陽塔、望舒天文臺、球幕影院、星空探索營、星聞會客廳等教育活動區,全景展現宇宙浩瀚圖景打造多感官探索之旅,幫助觀眾塑造完整的宇宙觀
坐落在上海滴水湖畔的上海天文館是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天文館由Ennead建筑事務所設計。從宇宙行星的運動軌跡中尋找靈感建筑師希望以曲線光影之美喚起大家對天體運動的感知俯瞰滴水湖 天象廳球體和圓洞天窗的比例關系又如同太陽 地球和月亮
上海天文館由Ennead建筑事務所設計合伙人Thomas J. Wong設計
他致力于營造一種沉浸式體驗讓游客可以與各種天文現象直接互動并通過對比例 形態以及光線的細致處理 提升人們對于太陽和地球軌道運動這一基本關系的認知作為上海科技館分館 全新的上海天文館占地42萬平方英尺(約3.9萬平方米) 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天文學主題博物館
Ennead建筑事務所設計合伙人Thomas J. Wong表示:“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可以將天文館的功能和建筑實體完全融合的存在讓建筑本身兼具教學意義因此天文館的建筑外形也借鑒了部分宇宙運行的基本原理設計靈感源于我們希望將人們內心對天文的認知融入到設計之中讓游客在邁入天文館之前便能從建筑外觀完整地獲得這一體驗而在參觀的尾聲通過直接與星空接觸還可以感受宇宙的浩瀚無邊而這整個旅程都離不開建筑本身的支撐
上海天文館的建筑就像一架巨大的時間機器能夠跟蹤地球月亮和太陽在天空的運動路徑圓洞天窗倒轉穹頂和球幕影院構成的“三體”結構以及橢圓形建筑形態構成的“天體運行軌道”一同詮釋著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室外綠化勾勒出星系的旋臂形態與“星空之鏡”公園自然銜接充分體現了建筑與生態的有機融合
作為2014年國際方案征集優勝方Ennead建筑事務所提出了一個宏大的設計理念即摒棄直線或直角 真實地反映宇宙的幾何形態和天體運動的動態能量Thomas從物理學經典的“三體問題”中汲取靈感在設計上著眼于太陽系內天體之間由引力所產生的錯綜復雜的運動軌跡并將這一理念在天文館彎曲的外觀狹長的帶狀建筑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建筑外圍大量采用弧線設計
引入螺旋形綠化帶以象征天體運行的曲線之美:中庭中心、入口天窗以及天象廳的行星狀球體隨處可見這種美感整座天文館及其三大建筑主體——圓洞天窗倒轉穹頂和天象廳球體共同詮釋著天體(太陽、月亮和星星)運行的基本規律
球幕影院:內徑23米,外徑約30米球體的大小與臨港滴水湖的大小正好與地球和太陽的比例相似從遠處看去巨大的球體就像一個天體漂浮在空中陽光從鏤空的圓環投射下來會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圓弧隨著時間推移在地面移動每年夏至前后的正午陽光將在地面上形成完整的光亮圓環與地面上預設的圓形標志完美重合
懸于主入口處的圓洞天窗 陽光可從洞口傾瀉而下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圓形光斑,該光斑在地面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移動每年夏至前后的正午圓形光斑將與地面上預設的圓形標志完美重合大懸挑:天文館主入口的大懸挑屋面沒有任何立柱支撐跨度達到61米
天象廳球體是球幕影院的所在地其球體建筑有一半懸浮于地面之上且借助于最小化可視支撐游客能夠輕松體驗到失重或反重力狀態的感覺球體形態的設計參考了宇宙的原始形狀正如通過辨別太陽或月亮的位置可以獲得方向感一樣天象廳球體也可以作為游客永久的方向參照物
球體的形狀不僅來自于設計元素本身的要求
也是對天體原始形態的一種抽象展現其頂端嵌于天文館較低裙樓的屋頂之上整個球體宛如從地平線末端冉冉升起的新星當游客環繞建筑行走時 球體將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仿佛正從其他星球逐漸靠近這一新的星球且置身于球體下方時游客還會體驗到失重的感覺
天象廳球體
球體建筑有一半懸浮于地面之上倒轉穹頂采用了一個巨大的倒置玻璃張拉結構它位于天文館中庭頂部游客可以置身其中,靜觀天空,思考宇宙作為參觀之旅的高潮部分倒轉穹頂能夠“屏蔽”城市的喧囂和周圍的一切將游客的注意力集中在包羅萬象的天空上享受與宇宙的真實邂逅并為天文館體驗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此外,倒轉穹頂的下方還設有720度螺旋形坡道從主建筑自然地向外延伸出去象征著星系的旋臂并將游客的目光逐漸吸引至建筑的頂端
倒轉穹頂位于博物館中庭
倒轉穹頂將游客的注意力集中在包羅萬象的天空上
倒轉穹頂下方設有720度螺旋形坡道
倒轉穹頂:采用了與常見的“穹頂”相反的構造形成一個大碗其設計理念是再造一個新的地平線當游客走進這個“倒轉穹頂”就好像是走進了一處與凡世隔絕的山谷遮蔽了周圍的建筑只留下頭頂一片純凈的天空設計師稱其為“與天對話”的地方
倒轉穹頂頂部 上海天文館坐落于廣袤的綠化帶上包含了臨時展區和長期區高為78英尺(約24米)的太陽望遠鏡、天文臺、光學天文館、教育和研究中心以及天空數字劇場等一系列建筑實體同時,天文館的設計還將為人們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幫助大家了解太空探索所使用的設備和工具并設有教育類展覽,無不成為其特色所在
天文館入口景觀
身臨其境的展覽體驗“紐約上海同步工作平臺的搭建 使得我們可以從設計到施工階段全程深度參與,最終建成效果也體現了Ennead在中國設計實踐中始終秉承追求最佳實踐的理念。”Ennead建筑事務所以打造全球標志性文化建筑而聞名曾主持設計的作品包括位于紐約市的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羅斯地球與太空中心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威廉·J·克林頓總統中心和公園以及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等上海天文館項目是Ennead建筑事務所在中國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Ennead憑借其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公共空間的深層次了解設計呈現出極具變革意義的建筑為公眾帶來了深遠持久的影響自2014年設立上海辦事處以來Ennead已在中國完成了諸多重大項目其中包括高科技和商業寫字樓綜合體的新建項目現有歷史和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項目以及重大文藝建筑項目等,總建筑面積超過240萬平方米
天文館夜間外觀上海天文館項目由Ennead設計合伙人Thomas J. Wong和Ennead管理合伙人V. Guy Maxwell共同主導由Ennead董事兼亞太區總監陳昕昉擔任管理負責人Ennead負責建筑方案設計及擴初設計室內與景觀燈光設計概念方案并負責施工階段的建筑效果把控上海建筑設計院負責施工圖設計以及除建筑專業外各專項的全過程設計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