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住宅位于美麗的山城重慶,是奇點上宅主理人劉文奇的自宅,出于對于重慶江景的迷戀,購置了這套房,它的地理位置雖算不上兩江交匯處,但比起樓與樓之間緊密的壓迫感,呆坐窗邊欣賞江與城市的日出日落,的確讓人不禁產生松弛感。
從事設計行業近二十余年,他對于設計有屬于自己獨特的見解,近到東南亞,遠到北美、北歐都留下過他的足跡,而每一次出行,都是他獲得設計靈感的來源。
他對自己的家訴求非常的清晰明了:簡單的生活方式,安寧靜謐,干凈而純粹,他希望他的住宅是脫離神性的設計,不過度追求運用設計語言,只要求他回歸原始的私宅屬性,他將“簡”與“奢”兩種看似矛盾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并且運用不同的天然石材講故事,一步步讓人淪陷。
原始戶型
標準的橫廳戶型較為方正,四房兩衛,浪費空間較小,但作為橫廳依舊存在它的房型BUG:1/ 廚房空間比較異型,使用空間較為局限;2/ 入戶空間缺乏私密性,存在風水上的穿堂的現象;3/ 主臥空間使用面積不夠,缺乏私密性及使用空間。
改造戶型
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設計師作為以下調整:1/ 增設小型弧形入戶門廳,增加了進門的儀式感;2/ 將廚房空間打開,增設西櫥柜、島臺;3/ 舍棄掉一間臥室,變身成為獨立衣帽間,并對過道進行弧形處理,使主臥變身成為完整的套房。
為了增加入戶的儀式感,設計師在空間中增設了一個小型的弧形門廳,結合頂面的處理,在保證私密性的同時,也在造型的呈現上更為立體。有時候只是稍加運用簡單的設計手法,就能讓住宅變得妙趣橫生。
整體公區空間,是極簡與奢華的融合,簡在硬裝上的干凈極致,從頂面的處理,再到利用爪形風口隱藏設備,再到材質之間的過渡及收口,每一個細節都能體現出設計師的設計功底;而奢在材質的運用,天然的紫玉奢石+rex的奢石巖板,給純凈的白色空間增添了一絲自然的肌理。
電視墻整體與地臺合二為一,搭配霧化壁爐,氛圍感十足,材質上運用石膏板與柜子相結合,弧形的外立面滿足了造型上的優雅感,而柜子則是實用性的完美體現,收納美觀,一氣呵成。
在白凈的純粹空間內,通透明亮的落地窗成為了焦點,而在軟裝的選擇上也摒棄了傳統的3+2+1的擺放方式,選擇了低調的灰色系EDRA Standard沙發,模塊式的概念,將更為靈活多變,打破了空間橫屏豎直的既定規則,創造出屬于軟裝的獨特二層空間。
客廳空間與西廚島臺相連,拉近了彼此的關系,構成社交、娛樂、用餐一體的豐富場景,設計師劉文奇說私宅設計其實不單單是對室內空間的修飾,更多的是怎么讓室內空間與窗外的景色形成對話,而這也是我對于屋子的最初構想。
入戶進來,延伸之處,便是三米長的奢石島臺+異形餐臺的組合,彌補了原本中廚空間的不足,石材的融入也使得原本沉悶的餐區變得靈動了起來。島臺一側增設了西廚柜一直延伸至中廚內,大大的加強了儲物空間。
中西廚并存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家人之間的互動性,滿足現代家庭生活不同的使用場景。而廚房設計的精髓卻遠不止于此。
井井有條的廚房是不需要浪費一絲“筆墨”的,不論是設備還是物件,都能夠被完美的隱藏起來,竭盡全力的保持干凈利落,簡潔到從外觀上一眼望去,只剩下柜體的線條,但功能的使用上卻“五臟六腑”一應俱全。
LDK(LIVING ROOM+DINNING ROOM+KITCHEN)
一體的客廳,雖然互動性極強,但也極容易顯得雜亂,怎樣將空間處理得干凈極致,便是體現設計師功底的時刻了。
隱形的收納、隱形的門框成為了極簡空間的必需品,設計師需要通過計算比例、調和色調,材質之間的過渡等手法,才能達成整體空間的和諧交融。
整屋藝術性的體現,除了奢石的存在外,各種藝術性的軟裝單品也是全屋的藝術性代表,科技感的zeita甜甜圈搭配擁有絢爛色彩的GLAS,將走廊盡頭打造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主臥室干練簡潔的線條,硬朗且不失優雅,材質之間的碰撞,在同一個淡雅空間內交相輝映:銀色金屬拉絲板+燈光的融入更是給優雅的線條增添了一絲屬于金屬的科技感。
設計是一項極為精密的工程,不單單體現在材質上的運用,更重要的還有其整體搭配,臥室作為家人的休憩空間,在家具的選擇上必須得在行制和設計上摒棄過多的造型,優先考慮舒適性:磨砂皮的材質床,搭配柔軟的床品,營造出治愈的睡夢場景,而床頭柜則采用奢石材質與全屋的精髓相呼應。
大飄窗的存在將江景引進室內,讓室內擁有足夠采光的同時,也能呆坐此處感受重慶城市樓宇的潮起潮落,溫柔的景致在心底點點暈開,化為寧靜慢慢流淌。
主衛的干區,紋理豐富的大板磚,讓衛生間的層次更為立體,簡致的收納柜將洗簌用品、雜物等都收入其中,使得空間美觀、整潔。
效果圖展示
項目信息: 金融街·新融御?
面積: 140㎡?
戶型:三室兩廳?
設計師:劉文奇
攝影:代忠海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