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到過不少城市,它們各有特點,或時尚年輕、或古樸沉穩、或煙火繚繞。唯獨廈門,向旁人描述時總有些詞不達意的無可奈何——它閑適又愜意,安逸且自在,掠海而過的和風仿佛從未停歇過,環島路上空的蔚藍似乎也從未褪去?;ú輼淠疽灿l的茂盛,一簇又一簇,接連不斷的,同那縈繞在鷺島深處的閑情逸致一并生長著。
在設計伊始,我腦海里一直回蕩著這樣一個場景:依山傍水的亭榭內,三兩好友賞荷談天,優哉游哉,好不自在!這一場景來自于元代楊叔謙的畫作《荷亭消暑圖》。畫中古人在亭間愜意的生活方式和心靈感受,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啟發了我對文瀾和著項目“玻璃亭子”的設計思考。
△靈感來源 楊叔謙《荷亭消暑圖》(局部)
大抵沒有人不愛這般閑適安逸的日子。抬眼便是一方新奇的“清涼亭子”,掩映在盎然的綠意中。玻璃小亭可納涼,收景。聽泉、觀山、吟詩、品茗,和環繞在鷺島深處那悠然自得的意境如出一轍般的,頗有一番“不知身居何處”“今夕是何年”的愜意之氣。
進入主體空間的園林動線被設計得曲折迂回了些,在路上駐足停留的時間也更長了些,高低錯落,層次變化,在向前行進時亦十分有趣、也不枯燥。
自汀步踏入這“玻璃亭子”——以四面幕墻的形式圍合而成,似有似無般的,極為通透。晴雨兩宜,四時皆景,春風、夏鳴、秋葉、冬雪被納入其中,立于四方亭內,與自然親密的攀談,憑欄遠眺,甚是悠哉。
霧氣升起,飄飄然般的朦朧感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這四方圍合的有限空間也開始無限延伸開去,剝脫了原有的局限,與鷺島的閑情逸致一同有機生長著。
我們一直在試圖尋找建筑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關系,“玻璃亭子”點綴著曲水連廊,而室外的山水之氣連綿著,一路穿越過景觀園林,輾轉,峰回,起伏,又在玻璃盒子內蔓延開來。內與外,都成為了彼此映襯著的風景,相互呼應著。
項目落成后我再度踏入這座“玻璃亭子”,離開時的蟬鳴聲依舊很悅耳。大約是五六點的樣子,身后萬里長風,上下天光微醺,應是有半天的火燒流云,我卻沒能等到這番光景,或許這也是它至今都令我記憶猶新的原因罷。
——吳文粒于深圳2021.07.04
項目名稱:廈門建發文瀾和著營銷中心
業主機構:建發房產
設計面積:700平方米
完工時間:2020年11月
坐落位置:福建 · 廈門
硬裝設計:深圳市盤石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軟裝設計:深圳市盤石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主創:吳文粒、陸偉英
項目攝影:綠風攝影—陳維忠
心靜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