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麗澤平安金融中心22層展廳 | 現代藝術滋養第二類生活
北京麗澤平安金融中心22層展廳
Ping'an Lize Financial Center 22 Floor Showroom
北京 Beijing
“當今社會,我們更喜歡追求生活環境所帶來的樂趣,旨在實現建筑設計歷久不變的目的:使場所轉變并保持著獨一無二的特征。”
—— 讓.努維爾
空間,能讓人留下多少時間的記憶
留下的記憶是設計手法
或者,是空間作為載體所承載的內容呢
答案,顯然是后者
此案位于北京平安金融中心E01地塊22層,設計面積約為1000平米,主要包含藝術畫廊、模型展示、影音體驗、辦公樣板以及自用辦公功能等藝展公區。
▼實景圖
關于22層展廳,我們所望,是讓緊張而富有壓力感的職場辦公空間擁有多元的藝術氛圍,一定程度上區別于“效率”至上的古早辦公布位程式,以此創造一所有留白、承藝術、存續光的多線索功能空間。
▼實景圖
正如建筑大師讓.努維爾所說“使場所轉變并保持著獨一無二的特征”,我們希望將這個具有銷售和展示的空間賦予他獨一無二的特征,因此我們創造了一個美術館空間,藝術、光影、空間是貫穿整個設計的三大語言。
▼平面圖
藝術點亮空間
墻上所掛青年藝術家陳望作品《筑像微語》系列,數步一覽,駐足可觀,可壁上觀。
▼實景圖
透過丁浩的《廣寒闕》可以看到虛實相間的通透空間,一曲新月圈出和順之間。
▼實景圖
藝術家黃釗的《風》與遠處的玻璃幕墻交相呼應,似高空中一陣清風吹來。
▼實景圖
雕塑家向京女士的《魚兒魚兒水中游》不正像職場中人緊張的工作情緒中一陣恰到好處的放空。
▼實景圖
《黑洞的多重殺傷力》系列出自藝術家蘇杭作品,表達黑洞對于整個宇宙的存在,聯想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黑洞的強引力對于周圍恒星及氣體是毀滅性的,就像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在人類的生產活動下,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實景圖
《彩云梭-天庭玄黃》出自藝術家王波,將太湖石的自然形態與云的形態相結合置入一梭形體積中做鏤空處理,用中國傳統色宮墻紅、琉璃綠、琉璃黃三色賦彩,借東方意象造型透露浩然正氣,通過與現代語言的對話碰撞踏上精神還鄉之旅。
▼實景圖
裝點氛圍的藝術,賦予空間的每寸以簡單的詩意,留白暗示適度閑暇、緊促令人思想迸發,在思考與交流中產生不同的新生理念。這便是以作品點綴集成下的藝術空間背后所蘊含的單純意義。
光/影之常
光線,就像一個舞者,從早晨跳躍到夜晚,從清冷到蒙上一層金色的余輝。在這個疏朗的前區,我們留出了足夠的空間,讓人們既能駐足觀賞畫作,也能圍繞著中間的雕塑品評。
▼實景圖
上小下大的懸吊空間,讓人產生想要進去一窺究竟的欲望,在這個空間內觀影的人可以在這里看到360度影片。
▼實景圖
局限于空間的高度,在材質上做變化,亞光的木地板,讓人有一定的親切和放松感;高反射的石材又能讓空間透氣通透。
▼實景圖
自然的光線讓整個美術館空間徜徉在光影的變化中,而音影區一反常態,沒有做一個封閉的影音室,改以一個斜切的圓形空間懸空在L型空間的匯合處。
簡序辦公
作為延續建筑的形態與空間關系,平面布局中以開敞的大空間對空間布局進行了有序而靈活的梳理,體現出功能與氣質渾然一體,化繁為簡,對整個空間進行重塑。
▼實景圖
辦公樣板展示區與銷售區之間開放式處理,空間之間采用通透的吊架讓整個空間達到一種隔而不分的狀態。沉穩的色調搭配現代感十足的辦公桌椅讓整個空間顯得低調而不失活力。
▼實景圖
在人性化辦公產品的基礎上,著重富于空間個性化和情景化的辦公體驗需求,強調空間中“場所”的概念。以可變化的開放空間形式、可移動的辦公,未來在運用中可隨時增補等,以滿足今后不同辦公模式的業態需求。
▼實景圖
水吧區用材較為穩重,以不同材質的搭配、巧妙的材料收口突出空間的精致。藝術雕塑的引入讓空間又不缺乏趣味性。
▼實景圖
結語
辦公空間設計,是第二類生活的設計。時代遷躍的軸線中,從集成效率到靈活移動的演變是我們重新回到人的需求關注。辦公有生活,生活中辦公,在藝術的平衡之下,便是巧妙的一種方式。
項目獲獎:
2020艾鼎獎辦公空間銅獎 ? ? ? ?
2019 Shanghai Architecture Society Creation Awards
2019 2018-2019 Real Estate Design Awards Excellence Award
2018 REARD Star Real Estate Design Award
項目信息:
業主名稱:北京金坤麗澤置業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北京豐臺區
室內及軟裝設計:上海駿地建筑設計事務所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總顧問:金允珊
設計總監:方曉燕
室內團隊:林蕙盈、華玉倩、蘇磊
軟裝設計經理:朱臻杰
軟裝設計師:楊佳妮、齊雅靜
藝術作品:陳望、丁浩、王波、向京、蘇杭、黃釗(排名不分先后)
室內面積:1000平方米
設計時間:2019年—2020年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