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坐落于新竹的老舊社區,居住成員是一對夫妻。其建筑型式是傳統的透天厝,與左鄰右舍有如出一轍的外觀和室內格局。根據當地鄰居的描述,由于他們曾經遭竊過,所以在陽臺及窗戶外加裝鐵窗,則形成一種常態。對此,也讓我們在設計上找到有趣的切入點,我們希望透過皮層的概念,來回應此常態關系。
皮層是一種屬于本體最外層的部分,它與本體是一體的。在概念的落實上,它就像這個房子本身的一部分,跟著房子一起被建造出來的。并非是后來為了滿足需求或補足欠缺的機能而加裝的。皮層不同于鐵窗之處在于它同樣有抵御外來入侵的作用外,它表現出不同于鐵窗帶給人的禁錮?冷漠;而是呈現出明亮?耳目一新的輕透感。
室內的配置則是將樓梯與衛浴擺在同一側,形成服務核?;刈中蜆翘菰谑覂鹊囊粋葒艹鲆惶幮√炀蓍g在內轉折,光線于其間回旋;動線與光線交疊纏繞開啟了在垂直向度極具動態的Z軸空間。
在樓梯扶手的設計則延續外墻皮層的材質,輕透的金屬網讓光線得以穿透。與樓梯對應的另一側則是天井,透過兩個天井的概念來應對傳統透天厝僅有正面采光的問題。
為了使光線能更充分地進到室內,雕塑空間肌理,我們盡可能地使室內保持簡單,由大量的白墻來做為映襯光線的背景,淺灰色及白色的家具則減少色彩對光線的干擾。
贊
0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