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山丘
越過山丘,又在山前OVER THE HILLS 山,從來都不只是山。億萬年滄海桑田,生長出山川疊嶂。無數的詩詞,更將山的哲學品格,篆刻入基因里,以山比德,借山歸隱,山中對飲。對于中國人來說——山,不僅是生活的樂園,更是精神的牧場。 從謝靈運到陶淵明,山與山居,被寄托了無盡的意趣,更有人將人生的旅途比作登山,循徑而上路漫漫,越過一座山,前方還有山,但任何時候,止步稍歇,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風景。
△一字排開的建筑棲息在山里
重慶,別稱山城。一個被稱為山城的城市,自然從不缺少山。從北城天街穿真武山隧道,半個小時就能轉過鹿角立交的彎,山還是在前,隱秘而安寧,溫暖而放松。這里是龍湖·山前,龍湖2021年年度壹號作品。
△結合山地高差設計臺地景觀
在南山下,2500公頃綠意覆蓋,龍湖憑借山前項目,從品位及智慧的角度,致敬城市中敢于一次又一次越過山丘的財智精英人群。龍湖希望打造一個有性格、有溫度的產品,承載他們對山居美學的理解,做價值認同的實現,與自然相融,與性情相通。
△曲徑通幽
有態度,有感知。樸悅設計作為室內設計單位,加入山前的共建,在設計師郭子看來——山前的山居,不是那種高光大宅,但場所里有生活態度、有對世界的理解和感知,就連時間的流逝都應該由居者自己來定義。項目定位為山居美學體驗館,作為一個窗口,呈現龍湖山前對理想山居的定義。
△建筑細部
無需用豪華來證明存在,也不必粘貼易于辨識的標簽來強調文化或藝術,而是越過繁華的“山丘”之后,復歸到對最本真、舒適的感官體驗的追逐。
△建筑檐下多層次自然景觀
于是,在景觀和建筑友善而明確的指引之下,室內的設計基于對山居的理解及對自然的尊重,經由設計作為手段,將山的哲學轉譯為空間語言,徐徐展開。
越過山丘,又在山前,停在你眼前的這座山,卻不再要求你刻苦攀登,而是靜待你的走近,索求你的感受。
△映入水中的樹影仿佛生命的延續
山外有山的“山”BEYOND THE MOUNTAIN 項目最重要的天賦在“山前”之外,即所在的“山”。而對山而言,尊重是最好的設計。在山前,最大的空間是自然的空間。建筑毫不猶豫地把土地留給它們,在所處山體的最高點之下,以坡屋頂,謙遜回應自然。猶如一塊抽象的山石,隱于南山之麓。
山色各有空濛,四時晴雨、瞬息蒼茫,植物嚴苛又隨性地生長,山林繁茂又纖細的層次,透過通透的落地玻璃向室內敞開。
面對建筑條件和場地特質,樸悅的設計工作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是延續建筑坡屋頂的框架,在空間內部重新構造,強化‘頂’在空間內部的張力;其次是立面的留白,順從‘頂’的線條,將室內空間由內向室外延伸;最后,結合場地條件,將自然的感受發揮到極致,通過布局和細致的材質層次,營造度假酒店般的自然、休閑、愜意的體驗。
開門,見山VIEW OF MOUNTAIN 基于空間體量條件,設計師排除干擾項,選擇沿襲建筑坡屋頂的框架,以中脊為主軸線,貫穿前廳以及整體空間,形成視覺縱深的唯一坐標。 為避免由此而帶來的空間節奏不足,設計師用功能性的墻體分隔空間,形成間奏。入口處,以兩側端景收緊空間。三道墻體,如同山巒疊嶂,巧妙地錯開,既隔開了主體空間,又保留中脊軸線的視覺,互為延伸。
△藝術裝置
徑自往里走,外面的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是內部的山,空間內外滲透,兩相呼應。
取徑,山中INTO THE MOUNTAIN 然后,設計師在空間內部,再構了一座“山”,引導視線隨之而起伏。
△山景沙盤展示
△線的構成背景
延續建筑坡屋頂造型,檐下格柵及吊頂裝飾,按照模數排列,如同一座向人敞開的山,同時材質的肌理,也讓人聯想到古建筑屋頂的檁條,在心理上,對空間氛圍形成了包裹感。
△無界設計引入自然景色
功能體塊順著頂部的線條向室外的山色延伸,通過中心的山景沙盤進行轉換分流,又歸于盡頭,兩兩對景,空間被最大限度地打開。
△斑駁光影不規則地穿透格柵
站在三角處,一面看到核心沙盤,一面可以向兩個分支張望,讓人很容易就順著光和景觀,自然地往里面走。
既在山中LOST IN MOUNTAIN 水景構成的鏡面,倒映著清雋的樹枝。空間的陳設也將最好的視野拱手相讓給窗外的景致,家具盡可能地靠近地面,同時向室外延伸,環境和室內總有著某種融通,通過材質作為媒介,蘊養著地氣相通。
△大山里的光伴隨清風輕輕撲打洽談區外的無邊池
置身其中,可感知的不僅是環境的美好,空間之中所蘊含的獨特氛圍,就自然地讓人憧憬起對美好生活的想象。
△幽靜舒心休閑區
在高頻率的城市生活里,人們習慣由一個焦慮代替另一個焦慮。而在山里,人們做更少的事,見更少的人,說更少的話,卻在心里留下更深刻與豐富的感受。望群山,而知遼闊,聞鳥鳴,而知靜美。山居的嫻靜,讓人易于、更樂于感受,對于一草一木有更為細致的洞察。
△望群山,而知遼闊,聞鳥鳴,而知靜美
設計在材質的選擇上,以簡單的形式,成就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豐富。
△有光的地方便有了靈魂
透過更細部的材質表象詮釋巖、石、木、銅這些自然之物,淡化象征人工的筆直冷硬,木是自然之色,石頭有風光雨水的痕跡,再次呼應結構的線條,細細撫摸,便可以體會超越繁瑣日常、更悠遠恒常的存在。
△材質細部
越過山丘,行至山前,可以看到發光的城市,也可以望向溫柔的群山。夏日漸盛,聽得到院內植物勃勃生長的聲音,黃昏襲來,山里的薄霧漸漸籠罩,對著滿園花草,靜靜地喝一杯就近采摘的新茶,美妙至極。
△茶園景觀平臺
平面圖
項目名稱|重慶龍湖·山前 山居美學體驗館
項目地址|中國 重慶
項目面積|680㎡
室內設計|樸悅設計
軟裝設計|樸悅設計
甲方單位|重慶龍湖地產&天府集團
建設設計|上海璞間建筑設計
景觀設計|JTL Studio 重慶
室外軟裝|重慶盒子時尚空間設計
竣工時間|2021.4
項目圖源|樸悅設計 & JTL Studio 重慶?
項目攝影|三像攝、三棱鏡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