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董斌作品《殼》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飲食男女》中老朱的這句話道盡心里雜陳的五味,是抱怨,是無奈,也是期待,是不甘。上至蒼穹的探索,到一個人的由衷喟嘆,如同時間般永恒的,是欲望。
十里洋場,風云際會
而上海,一座承載近代中國百年繁華的都市,會同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體系,恰是“欲望”的另一種演繹。
曾建龍新作上海九儲堂餐廳,以飲食和色彩的視角,解讀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壓抑與解放的情緒上的平衡。在亂花漸欲迷人眼中,在“萬國博物館”的歷史烙印裹挾下,尋得魔都藝術人文的新共振。
01入 場九儲堂餐廳坐落于上海外灘5號,瀕臨黃浦江,從屬于外灘建筑群。兼備日本近代西洋建筑與古典建筑風格,特色鮮明的氣質奠定了項目厚實的歷史感與文化屬性。
門廳入口
因此,曾建龍從獨特的地理優勢入手,融合現代設計元素,如濃烈的色彩搭配、老上海的歷史遺痕,形成新與舊的融洽結合,打造新時代十里洋場的場域印記。
門廳
廳堂入室
設計師在入口處設置了門廳作為內外動與靜的緩沖,
深紅色的主視覺基調、墻面刻意保留的老上海建筑歐式門窗,一系列指向性強烈的設計元素有機排列,瞬間將顧客帶入“夜上海”的專屬情調中。
門廳的建構關系是藝術玻璃和鋼結構的結合,頂面鏡面的設計處理形成視覺沖擊力,構成若隱若現的視覺矩陣。
“煙火氣”
中國文化里,飲食包含著社會功能、情感活動、審美體驗等復雜而獨特的人文意蘊,也就是常說的“煙火氣”。因此一家餐廳的設計往往承載著相應的文化意識。
大廳
曾建龍從海派文化中的優雅與張力展開,不滿足于黑白灰的局限,把自己對現代設計的理解融入空間,為顧客打造濃烈而不失雅的餐飲環境,在色面之間調動就餐者的食欲。
步入大廳,未經修飾的古墻及老窗最跳脫,祖母綠的石材護墻在墻體底部恰到好處地襯托著墻上過往歲月遺留的印記,呈現著這座建筑的歷史時光,用餐者靜心可感受到跨越時代的新舊對話。
在燈光的照射下,具有精致紋理及半透明的屏風反射著星點的亮光,讓每個用餐空間私密、曼妙而夢幻。
墻邊大花綠筑起的陳列臺,無形中加持了空間的細膩和使用美,陳列臺上擺放的是藝術家董斌名為“殼”的雕塑作品,共同賦能空間更藝術化的優勢。
02際 會
頂上海浪,倒映上海
“雙翼飛魚”藝術裝置,游弋在不銹鋼條的“水波”里。這水波是銀色波浪吊頂裝置,是精心設計的“頂上海浪”,呼應著餐廳外黃浦江,也是上海灘的倒置縮影。
在紅色吧臺附近,設計師一面主張現代的設計理念,盡情張揚的色彩與曲線奔走;一面將窗外江景引入,上海灘的繁華景象在此浮現。
歸根結底,注重將餐廳的空間調性與上海灘的人文歷史感結合,將百年來的文化景象最大尺度的復原、復興。
到上海,你永遠不會覺得無事可做,在這里可以靜坐冥想,更能沉醉于燈紅酒綠的狂歡中。
深紅色的吧臺是大廳的視覺中心,設計師以舞臺秀的概念去塑造定位在外灘的場域關系。弧線流暢的吧臺,如同一位驚艷的舞者為觀者展現著動人心魄的舞姿。
大廳吧臺
03交 盞
儲乾包房
順著吧臺環行而進,便是可以滿足不同用餐需求的包房。房間外墻用玻璃磚加燈光而建,形成斑斕光影的視覺,與外灘的秀色燈光遙相呼應。
儲乾包房使用黑色的金屬背景,搭配黑帶金色的植物紋樣墻紙。地面黑白相拼地磚,鏡面形成景象倒影。
儲乾包房的設計在多元化功能使用上著墨眾多,可以開放同大廳空間聯合。包房保留了原建筑的大面積窗,透窗可見東方明珠,抬頭可見外灘車水馬龍,奇幻絕妙,恍若置身《盜夢空間》之中。
儲源包房是綠色主題色,跳脫庸俗,從包間落地窗向外望去,空間墨綠色視覺基調與黃浦江生態之美默契互存。
儲慧包房云層環繞,設計師以家宴的理念打造團圓的聚餐氛圍,黑色的墻群、紅色的皮扣沙發,展現出老上海的當代性,包房內遙望黃浦江景,食欲更甚。
儲慧包房
好的設計,不僅是在于設計其“表”,更在于其“里”。曾建龍對于老上海新與舊的探索由內而外,設計的不只是外灘的浮華,更是對當代上海情節的重塑。
平面圖
項目名稱:外灘九儲堂
項目地址:上海
項目面積:600㎡
設計單位:GID國際設計創意
設計總監:Gary曾建龍空間
設計師:王克創、陳靜哲
軟裝設計師:潘勇
軟裝設計:斯庫圖拉(上海) SCULTURA
項目攝影:如你所見-王廳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