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層設計 | 杭州江南水鄉水漾中庭獨棟別墅750㎡
詩人歐陽修曾感嘆:“天下諸邦,能集山水秀麗與市井繁華于一身者,僅杭州一地。”山是脊,水是魂,在靈動中,這座城市自有一股遺世獨立的態度;燈火闌珊,人潮如織,詩意中散發活力。
江南靈秀,杭州的山水總是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鬧中取靜,郁郁蔥蔥,它有著最具代表性的“東方美學”的表現形式,山水詩詞、古典園林建筑和山水畫融為一體,人離開自然又返回自然,描繪出一幅人文山水的居住逸境。
以“新杭州”人的居住身份,結合主人對于江南文化的理解,將禪、茶融入空間美學中。因為孩子外出求學,設計師更多照顧到男女主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一個儒商之家,一個重教育之家,詩書文化早已滲透進生活點滴。
山水之境
三面臨山一面城,西湖在中央。
沒有蒼翠的群山,就沒有西湖的秀美。山水千年流轉,無數名人留下獨特的印記,也為這座城的山水之美增添了更多歷史積淀。從歷史審視山水,再由山水回歸當代居住空間,一個理想的生活圖景逐漸清晰。設計師方幼松以現代的手法,傳遞西湖印象,彰顯古典的山水情懷與氣韻,以一個詩意棲息的私宅空間,打造日常生活的詩性之美。
音樂、影視、茶、花卉作為主人的喜好,滲透進了空間設計中。山水中庭為女主人而造,茶室因男主人而設,它們成為這個家的內在氣質,影響著每一個來訪者。
北宋畫家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的文中,提出古人欣賞山水勝景的“四可”標準,即“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設計師將山水之境置入中庭,通過改變原有建筑的入戶方向,拆除原有樓梯,打造了一個采光空間,以回字形構架整體的室內行為動線。
挑高中庭將室內外和各層聯系起來,在縱向上不斷延伸。回字形動線,圍繞中庭展開,讓人“可游”、“可行”、“可望”,陽光、景致、情感交流在此融合,生活空間因此升華。
整個空間圍繞山水中心展開,將中式庭院與日式枯山水相結合,在自然氣息下更多了一絲禪意。隨著四季的變化,在室內可以感受天頂照射的陽光,植物葉片的向上之力,溫潤翠綠的苔蘚。有生命、豐饒、清凈,空間因這一方面小院而潤澤生輝。
靜觀空間
入戶玄關以黑色、米色和灰色營造一個簡潔而雅致的空間,方圓之間剛柔并濟,以鏤空的木質隔柵增強空間的互動性,開放式布局可一覽中庭的山水庭院。
在回字形布局中,設計師做出了動靜之分,入戶后一側為客餐廳的生活空間,另一側為茶室、書房,以中庭為隔,整個空間相開敞大氣。整個空間大量使用木飾面,溫潤內斂的自然氣息,在空間中散發融合成人文氣韻。
根據主人儒雅大氣的人格魅力,客廳將古典的中式美學與現代主義設計完美的融合,線條簡潔、色調內斂雅致,將對于中式的審美融入到日常生活的點滴,柔軟舒適的沙發,中和了硬朗的空間,電視背景墻的石材花紋似水墨畫,與地毯相呼應。大空間尺度帶來一種高遠的心境,兼具秩序感。
餐廚空間將東方審美滲透進了生活美學中,極具現代感的黑色與灰色,沉穩內斂,簡單純粹。中西廚與中西餐廳的布置,滿足多種空間需求,儀式感十足。大面積開窗,追求自然而富有詩意的棲居狀態,木質墻面帶來暖意和樸素的質感,細節之處預示著主人對于品質生活的超高追求。橙色的幾何圖案餐桌可以隨意享受一頓早餐,生活的奢侈更多表現在對豐富的精神世界,在舒適中追求人生狀態的閑適悠然。
主人愛茶,入戶后設置品茶空間,隔而不斷步移景異,三兩好友在此以茶而聚,閑話人生,似有種古時文人們詩酒唱和之雅。深色的木質家具,沉穩持重,收納柜上盛放著主人收藏的茶具,金屬吊燈似流水蜿蜒,傳統美學中的平和、典雅與達觀的人生態度,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成為一種精神世界的追求。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詩里寫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濃墨重彩或是略施粉黛各有其美。回歸到生活,清淡是所有味道的糅合與歸宿。好比苦和樂都不可長久,苦樂過后的清歡才是最值得品咂的。
好的空間表達氣質,讓人身處其中而忘卻外在,回歸到內心的寧靜,找到最舒適的狀態。設計師以“隱”“逸”表達對于休憩空間的理解,回歸到身心的舒適狀態,與日常煙火保持距離感是人對于更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
書房結合原建筑的坡頂,墻面的線條拉伸了整個空間的縱深,黑色的陳列架,古樸又現代,白色幾何吊燈與不規則書桌打磨空間秩序。橙色椅子成為空間的視覺點,跳躍歡脫,為生活帶來新鮮感。
一把躺椅,一個人的閱讀時光,享受一個東方的、優雅的、隱逸的空間,在喧囂 的城市里沉靜下來,擁有一個詩書人家的詩意生活。
兩把柔軟的扶手椅,與家人閑談或是泡一杯咖啡,身體隨心而坐,柔軟的材質,歲月不慌不忙,任何一種狀態在家中總能找到承載的空間。
平面圖
項目名稱:江南水鄉水漾中庭
項目地點:杭州
項目類型:獨棟別墅
項目面積:750㎡
完工時間:2020年11月
項目設計:方幼松
項目深化:鄭敏捷/杜亮/李育/湯圓圓
設計/施工單位:尚層裝飾(北京)有限公司
項目撰文:子溪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