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從詩人的字句里,選取自己心愛的意義。但詩句的最終意義是指向你。——泰戈爾《吉檀迦利》
如果說,空間設計的展示,是設計師對于文化表達、空間架構和藝術重組能力的展現,那么家的搭配與創造,大概是設計師對于自我內心最本真的剖析與展露。在這個不帶雜念、不受他人理念影響的純粹空間里,傾聽、感受、對話,都是基于自己開始——只考慮房間與主人的關系,不過而已。對于設計師Josh Wen而言,家是心靈自由沉浮、開花結果的一所靜處。于是在這鬧市中,便有了一方遠離喧囂的自在空間。
家,起始于一拍即合
“我和我太太Suki在自己家的設計及建造過程中,傾注了很多心血。我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美學理念,將小三房改成了兩臥兩衛,形成兩個大套房。想法和步調的一致讓我們樂享其中。”
△沙發 | 寫意空間Ligne Roset的Togo系列
空間以柔和的中性色調為基礎,通過雕塑的線條、燈具的樣式、家具的質地、色彩的碰撞、藝術品的表達等多種元素的使用,豐富了整個空間的氣質與風格。
鮮明的視覺對比,打破獨一風格的固有界限,卻又能通過顏色與線條的讓渡,達到亮眼而并不突兀的平衡。在居家生活回歸自然優雅的同時,為生活注入人文情懷與藝術風情,更好地展示了屋主對于生活的理解與思考。
△原創畫作出自藝術家DALI CHEN,《Cosmos》系列
△客廳
客廳延續自然柔和的主色調,交錯柔曼光影,與拙樸的長桌、松軟的布藝家具、粗糲的陶器、純透的燒瓷和永生的植物等簡素的物體,共同點綴著室內空間,創造出一種可感知、充滿包容性的場域。
步入室內,人便被全心全意的溫暖所包裹。在與物交互的同時,開啟與時間和空間的互動。在時光溫潤流轉的平和環境中,清靈而沉靜的精神和氣度便被無聲滋養。
△臥室套間
臥室設計,回歸最本質的功能需求,延續純樸簡約的主色調,以身體的舒適度作為設計的衡量尺度,輔之以柔軟而放松的家具,打造一種細膩而親密的體驗感。主臥整排的衣柜極大滿足了儲物需求,木框和藤編的組合亦帶來些許度假般休閑的氣息;主衛用長虹玻璃圍合成了半虛半實的空間,光影氤氳,人影綽綽,弱化了區域間的邊界,卻又保留了區域的獨立性和私密性。
視線從餐廳往遠處落去,便是兩個小房間打通為一個大套房的次臥。用藤編屏風圍合起一架古董鋼琴,讓其背后的床榻顯得更加私密和充滿安全感。
△為了匹配這個家的色系設計師特意重新從日本淘回來的啞面柚木色鋼琴
△榻上的油畫來自紐約華裔藝術家Bai Mengfan的《Rothko’s window I》
趣,源自于靈活轉變“我們傾向于一些空間有靈活轉換的做法,把不同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希望能盡可能大概率利用到每個空間,而不是有的房間會被長期空置。” 功能與審美兼具,構筑這個空間的一體兩面,是設計師對自己的要求。不同于將各個空間劃分為固定的功能這種常規手法,Josh打破了傳統的空間布局,以靈活巧妙的方式,模糊了區域的劃分界限。空間的格局與情緒釋放,每一處生活場景變化而自然匹配。隨處可見的趣味性視角,不僅大大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性,在完成視覺上的自然過渡與連續性的同時,豐富了人與空間、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
△墻壁小畫來自舊金山華裔藝術家Yang Wan的《7:17pm》
廚房的操作臺外移,與餐桌結合在一起,形成長達3米7的大長桌,不僅可以洗菜備餐,更可以作為吧臺、餐桌甚至辦公桌使用。長桌如同廚房的紐帶,與其他空間自然相連,消除了空間區域性的阻隔,將美食與生活串聯。在這里,不僅可以與朋友隨時暢享“偷得浮生半日閑”的下午茶時光,還可以在準備美食的期間,與家人進行親密交流和互動。 自宅的特殊性,要求設計師在考慮空間功能性的同時,聚焦于生活的私密性。次臥的衛生間還巧妙地設計了兩個入口,其中一門與小陽臺連接,在有客人到訪時,次臥直通的衛生間門便可關閉,小陽臺的門開啟,將次衛臨時轉換為方便使用的公衛。開放和私密,便在兩扇門的轉換中輕易完成對接。
△1960年原產自澳洲的餐椅,設計師 | Grant Featherson
△Pierre Jeanneret 設計的柚木捫藤長凳
美,呈現于細微之處“絕大部分家具燈具是我們海淘回來的,也有的是在國內品牌店采購,畫是一些國內外藝術家的原創作品。這些產品從海外各國家海運、空運回來,長途跋涉來到了家中成為一員。在一些國外的旅途中,我們有時也會帶回些有趣的飾品瓶罐。現在也開始慢慢在收藏一些大師的藝術品了。” 藝術是空間的眼,使形式的完整得以充分的體現。色彩與形狀是情感表達的媒介,在點與點之間相連,氤氳出所醞釀著的情緒,實現空間與人的一次對話。藝術作品在眼神觸及間,激蕩人的情感,又通過人的情感的映射,升華作品的意境。可以說,恰到好處的藝術作品的點綴,是人、藝術與空間的彼此成就。
Josh和Suki于斯里蘭卡新年旅行時人肉背回的鑄鐵燭臺,由此還引出了一段意料之外的緣分:結識了大師巴瓦的一位工作伙伴,還有幸被邀請參觀了巴瓦給他設計的豪宅。
△1955年原產自丹麥的氣球扶手椅Balloon chair設計師Hans Olsen
△紐約華裔藝術家Bai Mengfan的《L.I.M.B.O 15:121》
△清代的洗臉架
△農村工地撿回來的舊陶罐
△Space age的壁燈
王爾德曾預判,美學就是“生活與藝術的最終結合”。每一個藝術品,都在述說著在歲月中經歷的故事,同時隨著時光的流逝,印刻上不滅的痕跡。與其說是收藏藝術品,不如說是收藏時間的記憶。這些記憶延伸至空間,使生活空間描繪出具有情感溫度的圖像,投射出一個個或有趣或難忘的生活片段,在居者的休憩空間留下造物般的記憶痕跡,散發出侘寂與現代融合而成的雅致韻味。
項目名稱 | 設計師自宅
項目地點|中國 深圳
設計面積|89㎡
硬裝設計|蜚聲設計 FUSION DESIGN
軟裝設計|蜚聲設計 FUSION DESIGN
主創設計|文志剛
項目攝影|隱象建筑攝影—歐陽云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