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在深圳市室內建筑設計行業(yè)協(xié)會的邀請下,萬社設計作為深圳這個城市的代表,接受了設計in灣區(qū)展廳的設計委托。
此次展廳聯(lián)合了粵港澳大灣區(qū)含香港、澳門等八大城市21位設計師聯(lián)合策展。設計方需要考慮深圳作為牽頭城市的特殊身份,同時還需兼顧不同城市設計協(xié)會自身的需求及個性。
01 概念 Concept 回顧深圳,這座充斥著時代魅力的現代大都市,有賴于沿海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海港貿易成為了深圳經濟結構的主體之一。與此同時,人才,正是觸發(fā)城市快速成長的重要基因之一,人才的聚集就像是浪潮一樣推動著城市的發(fā)展。
“海洋,容納百川”,如深圳這個城市,擁有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但異常的包容。萬社以此為創(chuàng)作源泉及線索將各城市的展覽包圍在一起,希望各個城市的文化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相互交流融合,同時也希望以此表達出設計的無邊界性。“海浪Wave”的故事線由此誕生。
02 雛型變形過程 Prototype generation具象
線性
如波浪一樣,層層疊疊,可自由組合高度
這個項目的設計初衷,萬社希望能夠通過可循環(huán)利用的建造方式以減少對資源及物資的浪費 。模塊化搭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可通過對單體模塊的重復拼接,迅速完成場地的搭建及拆卸,同時便于運輸及收納。 而基于環(huán)保,材料上則希望摒棄沒有情感色彩的鋼筋水泥結構,沿用通過回收廢棄塑料或廢棄木料再加工而成的板材,從而達到循環(huán)再利用。
03 廢棄塑料/廢棄木料再利用
04是椅子、桌子、墻、建筑?
除了概念及材料外,萬社希望打破固有使用邊界,展示模塊、空間、建造之間更豐富的多變性及可能性。在深化模塊的形式時,將模塊產品化功能化成為另一個萬社著手思考和設計的方向。聯(lián)想到家具制造業(yè)作為深圳另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將模塊本身設計成家具在單個存在也有自己的價值,無疑使這個設計的組合更具有趣味性。“我們希望打破產品單一的功能限制。例如桌子這樣生活中一個簡單且常見的物件,也可以變成墻、空間、及建筑,而不單一地局限于其本身固有的功能。我們希望可以向大眾開放及展示設計更多的趣味性及想象力,讓大眾更容易感受到設計的魅力所在。”萬社設計創(chuàng)始人如是說。
在設計模塊之間的結合方式時,設計團隊也參考了傳統(tǒng)榫卯結構及木家具結合的方式,再加以海浪的流線從而得出最終的單個的模塊形狀,取名為“浪花”。“浪花”的拼裝方式-使用榫卯結構的原理當“浪花”單個出現,可以是椅子、桌子、裝置......當“浪花”組合成“海浪”,可以是圍墻、結構、建筑...... 椅子
長桌
圍墻
小型pavillion
05 搭建 Assembly
06 開放日 Open day
萬社最后采取以環(huán)保、可持續(xù)及可量化的設計手法去打造空間的形狀及動線的方案,將產品、家具、展廳這三種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得整個空間造型可隨著場地自身的需求及狀況靈活更改。
07 拆卸 | 再利用 Disassembly & Reuse
在展覽結束后,本著減少臨時材料污染、環(huán)保、及再利用的設計初衷,萬社設計委托舉辦方及撤展方將“浪花”原地拆卸后回收,而后運往由我們設計的一個學校項目里,在新的地方延續(xù)自身的故事,實現了我們本身的用意以及目的。
項目資料 Project info 委托方-深圳市室內建筑設計行業(yè)
協(xié)會地址-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狀態(tài)-完成于2020.08
設計團隊 萬社設計
項目負責人- 林倩怡 設計師 楊東子 李澤兵 林志超
攝影師- 記錄照片 李澤兵- 落地照片:李永茂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很有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