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房的千篇一律總是和業主對家的期待有著強烈的沖突。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精裝房是違背了一定自然規律的產物。 無關裝修精致還是低廉,根本問題在于它的雷同屬性。而人類這個物種,尤其是已經踏入2021的人類,對生活的不將就幾乎已經是共性,又豈會甘愿長期居住在與左鄰右舍同款的家里。 因此對精裝房的改造已經成為大多數業主的剛需事件。 本案業主@老吳同學就是一位有著極高生活態度的業主。 吳同學愛茶喜靜,生活佛系,喜歡收集各種物件,房屋設計除需要滿足一家三口生活外,還要去實現“實用”的高階版本——場所精神。
▲原始平面。原始戶型為3房2廳1廚2衛布局,中規中矩。
▲平面布置圖。
新的方案結合了業主需求,將原始客廳布局打破,擺脫了以“電視墻”為核心的傳統客廳布局,圍繞壁爐設置了隔斷墻,重新劃定了客廳中心,形成了陽臺茶室+圍合式會客廳的新布局。 將原東次臥與客廳之間隔墻拆除,抬高地坪,設置半墻+玻璃磚形式的隔斷墻區隔出書房功能,并將電視機嵌入矮墻,書房作為半開放式區域,與公共區形成更好的對話。
▲空間軸測分析圖
▲改造前實景。 深色地板+石膏線+過門石作為精裝房出鏡率最高的材料搭配,深受廣大業主嫌棄,更成為業主在追求個性化居住道路上的絆腳石。
▲客廳全貌
▲客廳西立面。實木、藤編、皮革、火爐傳遞出詩意的氣息,深色水磨石溫潤而克制。
▲霧化壁爐,有溫暖的火焰效果點亮家的屬性,對小朋友也比較安全友好。
▲客廳東立面。東側入口通往半開放式書房,由半高墻和玻璃磚與客廳做出功能劃分。
▲壁爐隔斷界定出陽臺茶室與客廳功能,實現兩個區域的緩沖以及功能的獨立。
▲從客廳望向書房區。
▲由北向南看,簡化了原精裝天花的復雜造型,將四角倒圓,去匹配現有空間尺度。
▲餐廳是充滿煙火氣的地方,與公共區域一脈相承。
▲陶土吊燈,胡桃木餐桌,原始風格掛畫,無不在強調生活的本質。
▲客衛干區。無框門、無踢腳線的工藝回應空間回歸本質的生活態度。
▲從干區看向客廳區域
▲實木懸臂復古壁燈,胡桃木框鏡子,實木開關面板,將空間情緒滲透到各處。
▲主臥保留了原有天花構造,材質和軟裝陳設呼應了與公共區的聯系。
▲拋掉拘謹,席地而坐,回歸最原始的狀態。
▲書房在原始基礎上做了抬高,步入的同時體現儀式感,采光豎縫和玻璃磚擔當了光線的輸入媒介,讓方寸之地也妙趣橫生。
▲吳同學日常收納的小物,終于有了歸屬。
▲矮墻內側嵌入了電視機,可以滿足日常休閑娛樂的需求
▲從書房看向客廳
▲書房外部墻體,轉角處理的玻璃磚更大的提升了空間光通量,同時收獲了立面顏值。
▲壁爐將陽臺區域劃出,作為茶室
▲光影斑駁,綠枝搖曳,一茶一坐。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