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論家司空圖曾在《二十四詩品》中專設《委曲》一篇,以“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時,聲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來狀百折千回、紆曲縈繞的柔美之姿。并注:“文如山水,未有直遂而能佳者”,推崇詩貴含蓄紆曲的藝術辯證法。 于私宅設計而言,曲線的價值概莫能外。此次項目位于山城重慶,設計極盡曲線的委婉表達之能事,正如這座城市的山河般宛曲逶迤,回環往復,吞吐靈動。
避開原有錯綜復雜的梁柱,讓每一寸空間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設計師對地下空間進行了改造與優化,在車庫與客廳之間增設了作為過度空間的下沉式門廳,既營造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深邃的氛圍,又不施濃墨重筆,點染出清雅沖和的古典意境。而清代樣式長案,古樸精致的鏤空雕花更是透露出古代手藝人對細節的殫精竭慮。
拾級而上,便步入負一層的客廳與茶室。設計師自主設計的圓形壁爐,由筆直纖細的黑色線條延伸牽引,鑲嵌在白色墻體之中,像是深邃凝視的明眸,閃著溫暖睿智的光彩,讓整個空間都充滿了溫度。屋頂的拱形墻體造型浸潤著柔和與情感,這里的曲線首先作為空間的導向發揮作用,成為現代入戶區域與古典門廳地帶的分界,并拉開了空間曲線交響樂的序幕。
無論是中國傳統美學中道家對"曲化坐度無弦曲"的無限向往,還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對于“圓形”與“球體”的崇尚備至,都可以看出中西文化自古以來對曲線形態的偏愛。 近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軔于法國的“新藝術”運動,更是將曲線奉為圭臬,主張師法自然,將有機的曲線作為形式的中心,以動植物的紋樣作為創作的主要形式動機,尋找其生長演化的內在規則,歸納自然造物的本質圖式,并體現為流動的形態與交織蜿蜒的線條,在奔放的視覺張力中充滿了內在的活力與蓬勃的生機。
西班牙“新藝術”運動的極大成者著名建筑師安東尼奧·高迪,就是將摩爾人建筑的裝飾特征與生動的新藝術曲線手法相結合,形成了自己神秘、浪漫的建筑個性,在高迪的建筑中,曲線不僅僅作為裝飾的線條而存在,有些甚至作為外觀的結構而存在。難怪他信仰“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
空間將曲線的幾種幾何類型表達得淋漓盡致,并將“曲”的精神氣質貫穿始終,將圓弧線的飽滿與穩定,橢圓線的擠壓與拉伸,拋物線的對稱與方向,雙曲線的平衡與流暢,自由曲線的隨意與自然,巧妙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相對的規則性、秩序性和穩定性,就像重慶火鍋對各類食材的接受包容以及將其融于老油鍋底所產生的醇香和諧。 吊頂、壁爐、沙發、電視墻中的圓弧線設計,從形態上表現飽滿、穩定的視覺效果??臻g以不同體量、相互交錯的平面圓弧為結構,實現了不同功能區域的劃分。走廊無規律的自由曲線形態,充滿了飄動感與動人的詩意。各類曲線形態錯落串聯,營造出優雅、浪漫、溫婉的空間氛圍。
不同于直線的直白、冰冷與刻板,空間中蜿蜒迂回的曲線在娓娓道來的節奏感中,流動生發出更多的靈氣,柔美之中傳遞出更多的飄逸、渾融與典雅,柔婉又莊重?!澳菑澢钴S并無法預知的自然曲線沿著數學家未知的維度運動前進,體現了現代世界生活中富教化的虔誠美與粗魯機械主義之間的對比?!闭绫睔W“現代建筑之父”阿爾瓦·阿爾托所言,緩緩起伏蔓延的曲線,體現出的是一種介于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虔誠意旨,豐富又克制,動態又不乏均衡。
如渝城河道般彎曲的波形吊頂使空間功能劃分更為明確,門廳的吊頂是一條拋物線,拋物線終點對應的是臺階,上升進入門廳的同時,屋面也不斷升高。接近拋物線的終點設計了壁爐,照亮了整個公共空間,在家庭環境中營造了相對開闊的展示氛圍。設計師通過將負一樓下挖1100mm深,得到了功能更為私密的夾層空間,吊頂順應波形曲線在樓梯走廊處自然地降低了下來,使兩個不同高度的功能體塊之間的過渡,具有了自然的韻律感。用曲線來控制尺度使建筑空間充滿節奏,獨具復雜性和多樣性。
空間中“曲”的主題在茶室中得到了延續,恣肆的曲線垂下輕盈無瑕的白色花朵燈。挑高的墻壁塊面,在視覺上將整個空間做了向上的拉伸,使整個空間富于開闊之感。內斂克制的灰色墻紙,生發出生機勃勃的叢竹、禽鳥,頗具自然小品的清新意趣。
原木、頑石、細竹、這些渾樸溫潤的天然材質,素樸稚拙,加之茶器、香茗、花藝,便營造出一種“禪茶一味”的品茶意境,淡雅空靈,物我兩合,與禪宗內在的謙遜與修養相遇相融。
質樸敦厚的木質矮凳,體現著曲線的“豐潤”之美,盈缺有度,它將空間高度降低,進一步營造出茶室視野的開闊。茶桌上的木紋漾開一道道曲線,肌理細膩自然。茶椅圓潤的扶手憑借良好的觸感讓人格外心安。 “心遠地自偏”的清凈茶室,樸實無華,卻在喧鬧的現代城市生活中為人提供了一處慰藉心靈的“桃源”。
一樓,將入戶門前移,打造出一條修長的入戶門廳作為過渡地帶。橢圓形的吊頂與菱形的地面拼接,在感性與理性的互動對話中形成了奇妙的張力之美。 長長的橢圓形吊頂在視覺上產生“擠壓”與“拉伸”的形態。賦予收納空間與門廳“一主一次、一動一靜”的多變視覺效應,給人帶來強烈的方向感。一方面,采用橢圓線形對二者形成了空間結構的劃分,以長向的焦距來支撐整個空間,形成向上、向前的視覺導向性;另一方面,以橫向的焦距賦予整個空間視覺穩定性。這一對立、競爭的“曲”形態,既讓空間呈現出可識別性,又展現了空間的節奏感。
菱形地拼向內延伸至餐廚空間,富于幾何造型的多變。相對規則、接近正圓的橢圓形的吊頂,與空間中的“方”元素,形成剛柔相濟的穩定感與力度感,同時漫向四周的擴張感,減弱了平面橫線造成的壓抑。讓空間更加收放自如。 收納有序、干凈利落的餐廚空間,將開放的西廚空間與封閉的中廚空間巧妙結合,兼顧西廚空間的日常社交與中廚空間的油煙隔離。西廚與餐廳之間是完全開敞的,島臺不僅可以洗菜備餐,更可以作為吧臺和臨時餐桌使用,它成為廚房的過度邊界,也是將廚房與生活相連的紐帶,可以隨時暢享休閑愜意的咖啡時光,還可以坐在這里與準備美食的家人親密交流和互動。
餐廚空間除了承載生活中的煙火氣與人情味之外,還別具自然氣息。遠離機械與死板的深木色飾面,將自然光引入室內的水平衡窗,豐茂的綠植花枝,都訴說著空間流動生長的鮮活生機。
二樓家庭廳的弧度家具陳設既是對空間“曲”形態主題的呼應,又讓人感覺到舒適溫馨。明快的暖色調,讓空間散發出一種放松感,充滿了愉悅的趣味。
二樓的兩間女兒房均為套房。并根據兩個女孩不同的年齡個性與身心發展階段做出了不同的設計方案。大女兒房用沉靜理性的藍色來做主要的裝飾色面,并照顧到其學習與成長,辟有隱秘的學習區域。
粉色系的小女兒房充滿天真爛漫的童心童趣。拋物線的拱頂運用,打開一扇童話世界的城堡中的大門,以開放的姿態將空間縱向連通,通向無邊無際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設計師將三樓逼仄不合理的原始平面加以改造與優化,打造了全新的主臥套間,并對每一間房屋的面積進行了恰當的分配,得到了更為合理的休憩之所。 吊頂一改常規的刻板定式,將矩形屋頂切割,做出下垂打開的弧度,高低錯落之間顯示出一種舒緩的節奏,向下的弧線構成的形態帶給人一種接納與包容感,同時形成一種空間的趣味性,亦彰顯出居住者特立獨行的個性氣質。
此外,家具陳設中關于“圓”的運用,俯拾即是。正圓的線具有和諧、完整的視覺內涵,圓弧線穩定且具有向心的力量感,相較于直線而言更富有動感變化,可以幫助打破直線條空間過分硬朗與呆板的感覺,使空間更具人性化、親切感。
△居于室內,遠眺嘉陵江壯麗之景 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書中曾經說:住宅是居住的機器??臻g中的每一面墻、一扇窗、一方地、一件家具都有其自身的功能性特征,我們會與空間內所有實體的物件、虛體的溫度、氣味、風發生直接的肢體接觸。這些實體虛體都必須給人帶來觸感的舒適性、愉悅感。室內陳設物首先需要符合基本的尺度要求,其次要具有深層的人文關懷。所有陳設物的形態必須與人體曲線相貼合??虏嘉饕槍Υ私o出了兩個解決方法:一是符合人體曲線的功能性界面,一是弧線墻面。設計師“曲”形態主題正與這一設計理念相契合。 住宅所在的重慶這座城市似乎天然就與“曲”形態有著不解之緣,蜿蜒錯落的山勢地形,彎曲迂回的三江匯流,最終融合為包容度極高的山城景觀,并將“曲”的形態美學發揮到極致。揭開中國當代網紅城市的面紗,設計師看到了更多在地性與國際性相融的可能?;氐竭@所充滿生活質感與溫度的重慶私宅,大到外觀曲面帶來的親近感,小到一把椅子弧形扶手傳遞的溫潤,“曲”形態都能帶給我們最真實的感動。將曲線還給人類,讓我們在節奏韻律、交錯漸變、連續起伏的切身體驗中,去用心聆聽這首婉轉動人的“凝固音樂”。
原始平面圖▽
△-1L原始平面圖
△1L原始平面圖
△2L原始平面圖
△3L原始平面圖改造后平面圖▽
△-1L平面圖
△夾層平面圖
△1L平面圖
△2L平面圖
△3L平面圖
項目名稱 | 行云曲
項目地址|中國 重慶
設計機構|STUDIO.Y余顥凌設計事務所
設計內容|設計 施工 采購全案托管
主案設計|余顥凌 尹杰
深化設計|紀婧婷 施佳岑
軟裝設計|楊超
執行設計|呂娜 溫心浩 楊仕強
項目品宣|徐彩紅
項目面積|550㎡
完工時間|2020.7
空間攝影|張騎麟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