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綾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歷經數千年發展,依然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臨”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
當傳統中國符號和當代技藝相結合,傳承與創新融合,會創造出怎樣的空間?
本案秉承中式傳統建筑之魂,以當代美感設計手法,抽取中式元素融入建筑立面,加以國畫大師吳冠中作品的創作靈感,于每一處注入江南的風致雅韻,巧匠造就屬于中國人的浸潤深厚人文氣質的宅院雅居——蘇州綠都蘇和雅集下疊。
建筑外景
01 生活,意境與品味
粉墻黛瓦馬頭墻,飛檐翹角花格窗,這是徽派建筑的風格特色,就如徜徉著翰墨香氣的國畫,雅致講究。蘇和雅集下疊運用明瓦窗、馬頭墻、雕刻線、青黑瓦等徽派建筑元素部件,配合現代工藝,詮釋新中式文化建筑的韻味。
概念圖
入戶玄關處采用鏤空木格柵設計,挑空處的景觀若隱若現,呈現出詩意的朦朧美,同時打破自然與內部空間的界限,令地下空間更透亮、靈動。大面積的留白營造了空靈純粹之感,遠離喧囂,歲月靜好。
步入橫廳,空間每處都充盈著線條藝術的魅力,有如國畫大師吳冠中筆下的畫作,飛舞的線條、有力的塊面、雅致的造型,都在呈現一幅江南墨畫,開放式布局更顯空間的恢弘氣勢。
光,是空間內天然的藝術品。玻璃作為傳播的介質,讓光在室內盡情流淌,如同建筑的形和面,經營空間的美感。光影流動間增添些許靈動氣韻。
橫廳的立柱在保留結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同時,與天花板線條協同劃分了客餐廳區域。富有質感的淺色石材、質樸自然的原木以及米色的家具、中式茶具等部件,共同營造了空間整體雅致的氛圍。
橫廳
群青色是最古老的顏色,古時候采用上等青金石制作而成,用于國畫,顏色歷久彌新。群青色作為空間的點睛之筆,既為素雅的空間增添幾分明亮活潑,又呈現了一脈相承的文化底色,同時體現了現代簡約的創新。
餐廳被放置在大片的天窗下,充沛的陽光和晨昏日暮伴隨一日三餐、四時之景,觸手可及的蒼藍天空,營造豪宅級的景觀體驗。透過玻璃,建筑的結構之美和體量感盡收眼底,空間的面塊與燈光勾勒有關家與自然的繾綣呢喃。空間與外界產生了微妙的平衡感。人類透過自然,最終抵達了自己。
餐廳
一旁的休息區簡約而富有詩意,加以現代藝術的手法呈現,別有一番格調。執一盞明燈,石桌上的紋理似乎在講述傳承千年的故事。
休息區
02 空間,自然與致趣
地下庭院增設玻璃頂蓋和加大挑空面積,令地下空間更透亮、靈動。純白的旋轉樓梯完美契合斐波那契數列,一切美好的想象盡在其中。
地下庭院
樓梯間的吊燈如同水滴般晶瑩剔透,間墻開窗從天井引入采光,并將一側墻打開,增加空間的通透性,同時打破自然與空間的界限。
通往工作室的過道極簡純白,工作室的空間延續橫廳雅致的基調,素凈澄明,一側的挑空引入陽光,純凈的體塊構圖與悠悠一抹群青藍,寧靜致遠,為空間注入盈盈活力。日光澄澈下垂,懸空的藝術裝置如魚翔淺底,“皆若空游無所依”。
工作室
閱讀區、兒童區和攀巖區呈L型布局,連通的開放空間給孩子更多活動場地。墻面裝飾簡約而寫意,帶靠背的矮椅讓你在翰墨書香中更舒適,燈光在幾何線條中交織,散發出簡明的現代質感美,而兒童區更多繽紛色彩,令空間氛圍更活潑。
透過玻璃墻放眼望去是內庭院的景致,讓人仿佛置身大自然,我們為孩子打造了一個多彩的成長空間,在這里學習、玩耍、運動,更利于孩子養成陽光的性格。
休閑活動區
03
棲居,美學與體驗
主臥以灰、米色為主,配色簡約而均衡,符合東方審美中的留白一說,賦予空間更多想象力。主臥以衣柜為界,劃分出衣帽間與浴室,讓空間更簡約實用。
主臥
新中式風格不拘泥于傳統水墨,長輩房結合了當代的思想和材料詮釋東方藝術意境,以不同的藝術形態表現美學空間。把侘寂風發揮到極致,展現老一輩樸素的生活哲理,“大道至簡”。
長輩房
小主人是熱愛擊劍的小紳士,所以他的天地更多一分時尚高貴的氛圍。黑白格床品、藍色的桌椅、遍布的擊劍元素,燈光巧妙地與擊劍融合,營造出簡約別致的氛圍。
男孩房
回根溯源傳統文化,我們并非一味地自我揚棄,亦絕非一味模仿照搬,而是對東方元素加以提煉,用現代材質對空間進行全新演繹,體現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生活品味,重新定義幸福感,回歸生活本身。
1F平面圖
-1F平面圖
-2F平面圖
項目名稱:綠都蘇和雅集下疊樣板房
甲方信息:綠都地產
甲方團隊:付超、沈璇、孫燾、武霞、張春旸、趙旸
項目面積:310平米
項目地址:蘇州
硬裝設計:上海柯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周晟、湯偉杰、張樹勇、李蓉
軟裝設計:廣州庫瑪室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完工時間:2020年10月
攝影單位:十觀空間攝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