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筑的發展形態,只有在充滿藝術氣息與人文關懷的設計脈絡中,才能始終清晰可見。
因東淝河與南淝河而取名為“合肥”的千年古城,曾吟唱著“豆隱大千界,池環小五洲”的詩句,在廬陽人的眼里,自己與世界從未分開,坐廬陽而觀五洲;同時又能遺世獨立,從而保有一方山土,一方文化。 強調山水靈氣,講究雕鏤精湛的徽派建筑,早已為中外建筑界所重視與嘆服。那么,在進入現代建筑的今天,建筑師如何厘清承繼與啟新關系,將文化寓諸于建筑元素中,就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設計線索。
項目位于包河區地塊,集商業、學校、生活區于一體,與蜀山區、廬陽區構建起超穩定三角關系。北朝二環,南向高速,近合肥南站,在建四號地鐵線穿項目而過,讓四通八達的交通構想在這里能夠輕便落地。
【隱于自然,與過去對話】 在現代城市化的發展下,人與文化的關系逐漸疏離。建筑文化的內核,最重要的一層表達式,就是開展對建筑在地性的考量,并以此為突破點,搭建起人在空間中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一層接待前廳,采用塊狀式手法予以表達,區域上作出挑空處理,搭配著深淺的肌理材質,極大地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
步在其間,空間的狹長與挑高,蔓延出肅穆的建筑氣息,體現當代審美文化。
以黃山迎客松作為摹本,經過人文點撥的自然靈性,在這里成為一個有生命與靈魂的精神指引,與水波紋元素的藝術燈具和諧呼應。以自然為底,向人文進發。
為了回答“如何整合建筑,使城市、環境、人和空間進一步相互作用和融合”的問題,設計師在沙盤區,以合肥蜿蜒的地形特征與文明的古樂器作為設計靈感的雙重來源,采用現代水晶材質,釋放出參觀者的情緒表達,營造出余音繞梁的天上人間。
弱化室內的壓迫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與自然連通,內外合一。駐足在“呼吸的森林”面前,原野的徐風、林間的光斑、崖澗的草蟲,在此刻,與你我同呼吸。
【徜徉其間,永葆生命力】 生活需要儀式感,更需要寬闊的空間布局,去還原生命的包容底色。
洽談區的開闊視野,銜接起穿過通透明窗的光束,共同營造了交互式的洽談氛圍,自然與人文的相互交融,達至平衡。
橘色座椅的面料材質,增強包裹感的真實性,更提升了空間的視覺體驗,與桌上的微微綠意渲染出極有層次的飽和度。
在深度洽談區,木飾面上灑落一半陽光,留存一半光影,溫上一壺香茗,窩在沙發,臨竹下忘言對紫茶,簡單,愜意。
視覺傳達的親密性是兒童區的第一要義,設計將自然世界置于一室之內,利用比例差異性,超越自然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存在屬性,開啟一扇通往自然博物館的門扉。
擁有生活的智慧,才能安心順意。
“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與自然的樂趣。”
△一層平面圖
△負一層平面圖
項目信息:
推廣案名:奧園 龍川玖著
項目位置: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龍川路與大強路交口
業主單位:合肥奧行置業有限公司
業主團隊:林淑欣、李祥、謝強、齊哲、鮑安友
硬裝單位:矩陣縱橫
軟裝單位:矩陣鳴翠
設計面積:600㎡
硬裝造價:3500元/平米
軟裝造價:2500元/平米
主要材料:灰色大理石 淺色人造石 墨玉灰大理石 水墨江南巖板 木飾面 肌理漆 U型玻璃
設計時間:2020年05月
完成時間:2020年10月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