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是一間坐落于成都老街區的美式品牌烘培店,位于府南河和望平街區之間,與居民樓共處。隨著城市更新,從藝術城一店搬至望平街區。在這里,增加了品牌與年輕人及周圍居民更為親近、與社區和街區交互的機會。一切以人為原點,開啟“251”的新篇章。
我們與主理人前期溝通時了解到他們對品牌的定義以及選址都有了比上一家店更實際、真切的想法。項目坐落在90年代的街邊居民樓,融于建筑,也為在望平街區城市更新項目中的居民樓帶來新的生命。主理人希望這是一家在成都能帶給人們感受很美式生活的烘焙&簡餐店,一間開放式的街邊店。它既能在白天全時段服務于周圍鄰居,也能在如今市區最熱鬧打卡的望平街區,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該項目位于居民樓的一層,室內共分為4塊豎向無窗空間,由通道連接,為保護建筑的承重結構,其墻體均不可拆除或開門洞,甚至剔槽埋線也都是不被物業允許。雖然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相對封閉性的,改造條件苛刻的建筑空間,但讓“它”是自由、隨性、有活力的仍是我們努力想要傳達出的感受。將空間的功能劃分進行了多次邏輯梳理,保證現有廚房設備完美的融進新規劃的后廚區域(也是原建筑里光線最暗的區域),將其余擁有自然光斜照進來的空間均作為就餐區及面包售賣區,空間動線呈環線分布、自由流暢的同時也保持了彼此的有效“私密距離”,力求讓空間服務于人,人沉浸于空間中感受到舒適與趣味性。
▼面包售賣區
主材采用銀色金屬漆、灰色藝術漆、長條面釉磚及原木老地板。材質的選用既考慮到與門頭材質的呼應,在視覺上給予足夠的層次感及對比度。空間中家具以本色拉絲不銹鋼及透明亞克力類為主,與墻面共同呈現出不同肌理質感的銀灰色調。在暖光的襯托下,豐富了室內層次感,增加空間氛圍的同時也利用燈光明暗關系的處理.在有限空間內依然保持有效且適當的社交空間,傳遞給人們更好包容度。
▼就餐區
該項目中有3面銀色墻面肌理表達,從設計之初就決定了一定有它的不可復制性與藝術表現性,同時也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它需要融于空間,又異于常規銀色肌理的表現,見銀不閃,藝術紋理十足。
▼玻璃磚
▼釉面磚
▼銀色墻面
綜合空間封閉無窗的特性,為了讓室內白天自然采光達到一個最佳狀態,洗手區墻面采用的云霧玻璃磚,最大程度將自然光引進室內空間的同時也保留洗手區其功能的私密性,通透性。
▼外觀夜景
項目地點:成都,中國
完成時間:2020
項目面積:室內82㎡,室外25㎡
主創設計:蔣炘儒
主創團隊:嘉璐,小哈,宜靈
項目攝影:意維建筑空間,SHINDESIGN
有點復古風,氛圍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