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elier xy設計 | 上海老廠房改造的“幸福公園”聯合辦公室
“幸福公園”坐落于幸福路上一幢位置顯著但卻極不起眼的老廠房三樓,對面是一個綠地公園。這幢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3層斜頂磚墻式老廠房,平面面積約為200平米,三樓最高處的層高有5.5米。幸福公園是Hidden Group第一個實驗性的聯合辦公項目,不同領域的設計師聚集于此,構成微小卻豐富的行業生態。Atelier xy應邀進行建筑改造和空間設計。
▽改造前:
入駐幸福公園設計師來自各個知名公司、曾經獨當一面,如今初創事業,或者希望保持獨立的工作方式。由Hidden Group發起的共享空間提議很快得到響應。當共享經濟的熱潮漸漸冷卻的時候,實際上人們才剛剛開始將共享和分享納入日常。因此幸福公園探討的從來都不是使用權和所有權層面的Sharing Economy,更不是盲目隨機的“Co”,而是作為個體如何在占有(having)和存在(being)之間進行選擇,如何在群體之中自處,并與之相安。自然地,如何充分考慮這些建筑師、室內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以及資產管理團隊的專業特性,鼓勵各專業之間的交流和協作;又要同時滿足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和私密性,是Atelier xy在這個項目中最關注的問題。
傳統的辦公空間通常是運用隔墻圍合出一個個不同功能的房間,房間與房間之間自然的形成了走廊。Atelier xy反其道而行:把走廊作為整個空間的設計重點,將它視為一個獨立的體量嵌入這個開敞空間。而走廊本身也融合了入口,交通,背景墻,隱藏設備等功能。同時,由于走廊體量的存在,整個空間很自然地被分成了開放式辦公區和其他功能區。走廊設計完成了,整個空間的設計也就完成了。
靠近入口的產品設計展廳以水泥自流平和白色涂料為主要材料, 展廳的吊頂材料和墻上的窗洞開口延續走廊使用現代的不銹鋼材料。基于這樣的設計理念,建筑師又將走廊的材質細分成4種不同完成面的不銹鋼板、不銹鋼穿孔板和鏡面材料,增加了空間的趣味性。走廊盡頭的窗戶和走廊盡頭的鏡面遙相呼應,通過一條細長燈帶貫穿其中,增加了走廊的無限縱深感。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老廠房的原始結構和層高、并且盡可能加強采光,建筑師拆除了所有過去幾十年里修建的墻體和樓板,裸露的青磚訴說著空間的過去,原始宏大的木桁架在寬敞的開放式辦公區聳立,空間被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來。
位于南面的幾個大窗戶被全部保留下來,保證整個辦公區域有充足的自然采光。作為一個共享空間,幸福公園的辦公桌數量非常克制的只放置了4張。位于西面的滿墻材料展示架構成了空間主題的“底色”,提示所有人這是一個以設計為主題的共享辦公。足夠的富余空間讓入駐設計師們依照自己的專業特點能有更好的使用。
辦公區域材料展示架和幾張大桌子都是由多層樺木板制作而成,線路空間被巧妙隱藏在辦公桌內部,一塊卡拉拉白大理石蓋板既說明了功能又增加了細節和質感。
展廳二樓裸露的原始木質屋頂配合溫暖的燈光,將展廳的氛圍烘托的更加溫馨。二樓的窗洞是曾經閣樓的門洞,透過窗洞看到辦公區域主墻體上方另一個舊門洞。建筑師將門框原樣保留,穿過舊門洞看到西外立面的小窗,層層遞進的空間關系極具時間感。十幾年前的使用場景浮現眼前,同時,幸福公園的現代日常盡收眼底。
位于空間北面的會議室以水泥自流平搭配淺灰色墻面涂料。背景墻上的金屬十字鋼釘,以陣列的方式整齊地排列在墻面上,其功能是鑲嵌材料樣板。而懸掛在會議桌上方的不銹鋼環形吊燈是空間的點睛之筆。
利落的平面構成了極其單純的動線,完整多樣的功能恰到好處地嵌入其中,豐富的材料以小心翼翼的節點收口,簡練精致的定制燈具和空間渾然一體. 以上所有建筑師的用力,在原始屋頂之下都消失了。幻想著某種自由、憧憬著模糊未來的人們來到這里,有限地交往,理性地存在。關系的邊界也消失了。
軸測圖:
平、剖面圖: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幸福公園”聯合辦公室
空間類型:辦公空間、聯合辦公室、廠房改造
空間地址:上海市長寧區幸福路
主創設計:Atelier xy
建筑面積:200平方米
空間主材:不銹鋼、水磨石、樺木多層板、水泥自流平、涂料
燈具品牌:Fine Lumens
家具品牌:Jolor迦樂
定制家具:兆杰建材 KNOT flooring
攝影版權:蘇圣亮、田方方、李熙慧、胡彥昀
項目客戶:Hidden Group上海小隱于市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