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理解的未來
是人類和自然的關系
包括光線、空氣和景觀
過去·西北偏北的工業重鎮
從高處俯瞰蘭州,云層之下是連綿起伏的干山,是滿目焦渴的黃色,黃河從城中奔流而過,狹長的蘭州城仿佛刀砍斧斫而成。荒漠戈壁,雪山高原,瘦骨嶙峋的黃土坡,溫潤寬厚的河谷地,你能想到的所有關于西北的意象都與蘭州有關,間接或直接。
1869年機器制造局搬遷到蘭州,開創了蘭州近代工業生產的新紀元。
1952年,《蘭州市都市建設計劃》出臺,為城市發展定位從“工業為副”到“工業為主”的轉型提供了設計,“一五”計劃(1953 ~ 1957)時期,蘭州被國家選為八大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大工業城市的形象被不斷強化,黃河谷地豎起無數的高大煙囪……人口不斷涌入,火車承載著天南地北進入這片黃沙的土地,蘭州不僅是在黃河谷地佇立著煙囪的工業重鎮,也是中國西北最大的路網性鐵路樞紐。 ??
· 圖片源于網絡
-
現在·工業解構主義建筑立面
2019年,蘭州機車廠柴油機廠區退城入園,蘭州首座工業遺址公園——中車拾光公園及蘭州中車共享城出現在眾人眼前。時間和記憶開始重疊拆分,沙土飛揚的沙漠駱駝分崩離析,黃土荒地上的粗壯大紅煙囪變成了模糊背景,極具特色的現代解構主義建筑,在大漠長河的記憶中,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
展示區域的建筑是一個全新的建筑,一座鋼構架的新房子,交錯的斜坡頂,大面的玻璃幕墻,以及部分傳統手工壘砌的紅磚墻面,既當代又工業。
未來·空間是人類和自然的關系
在滿目焦渴黃色的大西北,植物存活不易,建筑恰好與拾光公園為鄰,公園為了保留老廠區樹木對過往工業繁榮的見證,將55株30年以上的喬木進行移植,和現有園林景觀綠化進行了豐富與補充。窗外很難得地擁有了一整片在西北極為難得的景觀綠樹。
公園內既有高聳的煙囪,全鋼結構的舊廠房,遺跡保留下來的機車零部件,工業元素厚重,見證著城市的變遷,也有斑駁的軌道,連通著過去與未來。
所以,整個室內的設計理念,決定遵循建筑特點,從建筑結構中提取元素,通過解構與演變,結合當下的生活方式,用當代的設計手法,將空間與功能,空間與建筑,空間與景觀相融合,將其演繹成一段與未來的對話。
A.M 8:01
時間尚早,城市剛剛蘇醒。
接待處的空間基調以黑白為基調,用溫暖的木作色展開,在廣袤、粗獷的中性色彩關系上,加入一絲暖意和溫馨,粗獷中擁有細膩的一面。
天花全部使用白色乳膠漆:白色的、大塊的斜坡天花交錯,整片的黑色石材地面,及深灰色的流水紋石材,讓材料的質感有碰撞,彰顯出大開大合的西北氣質。
A.M 10:22
建筑像這座城市一樣廣袤大氣。老廠房開闊且敞亮,空高最高處8.2米,最矮處也有3.8米。窗外是難得的綠植與充沛的陽光,在光源的運用上,設計師采取了不完全對應的點光來迎合建筑天花的不規則,摒棄了傳統手法上常用的面光,而是用了大幅的落地玻璃窗及頂棚天窗來借光、借景,形成面光。
這種大塊面的設計,不僅僅讓空間更具高級感,也是用設計手法,對自然中的光、景和影進行對話。
金屬鐵絲網的藝術裝置,和建筑的鐵絲網呼應,但是更加輕盈通透,打破了金屬冷硬的刻板影響。
P.M 1:29
書吧靠窗處有一根方形的柱子,廠房建筑的必然附加品。設計師將其包裝成圓柱形,刷上白色肌理漆,偽裝成一個壁爐,和建筑外的巨大煙囪呼應。
斜屋頂上的天窗,每個時間點都會有陽光照進來;人類則可以像一個日晷一樣,沿著15米長的巨大書柜,追隨測量一天的日影,體驗開闊空間的尺寸。
P.M 5:37
黑色的金屬氟碳漆,黑色的石材地板,這些專一材料的集合,統一強調了冷、硬的工業元素,貫穿了整個空間,部分的地面鋪上塊毯,用柔軟來打破這種禁欲感,從而形成一種平衡。
這種設計上的“調和感”隨處可見,不管是整體空間的黑白基調上中加入的溫暖木作色,還是在大空間中放入有溫馨細膩觸感的書柜,都是在一方面強調這種中性冷感的整體感受, ?又會打破大面積的硬朗的空間狀態,一張一弛,體現出層次感,使其空間達到一種平衡。
如果說蘭州是一種“生活在別處”的城市,那么建筑用與立面平行折疊的手法將它拉回來一點,空間再內斂一點,往內再收一點,讓三個時空的語言形成一慣性,平滑地表達出一貫性中又有所克制的風格。這也是AGH一貫強調的,要在現代感和高級感中體現出的理性、克制。
P.M 7:01
夜幕已經漸漸降臨。
玻璃嵌入鋼結構包裹著金屬網,金屬網敞開著紅磚結構,建筑空間中的光線漸漸暗淡,而室內暖黃的燈光亮起。
每個空間永遠有屬于自己所在城市的獨特面孔。
平面布置圖
▽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蘭州中車共享城銷售中心
項目地址:蘭州
設計公司:AGH年代元禾藝術設計
主創設計:夏洋 ?劉露 ?
軟裝單位:元禾大千?
項目面積:820平方米
完工時間:2020年5月
本案風格:現代
攝影:三棱鏡建筑空間攝影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