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輝首發丨從新藝術到當代藝術 用感性詮釋空間的記憶
“我的宗旨是明確的、不同于傳統。”
——菲利普·約翰遜
作為普立茲克建筑獎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者,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被譽為美國建筑界“教父”。從深受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少即是多”的影響,到50年代中期往新古典主義的轉變,對傳統的思辨是其職業生涯中孜孜不變的追求。
?“一方面,我對排列的建筑空間相當感興趣,并將它當作一種思路來進行思考,將之付諸實際中以領會、理解”。菲利普的作品不僅讓人感受到動線的流動,還有時空的流線。他所呈現的空間以結構感著稱,這也成為璞輝設計在徐州中山都會售樓空間一案中的致敬靈感。
從空間的起點到尾聲,從新藝術風格到當代藝術的起承轉合,璞輝設計以流暢利落的手法呈現出一條“時空隧道”,讓古典藝術與當代科技和諧碰撞,塑造出別具一格的雋永氣質。生活的智慧,盡在其中。
01.
充滿驚喜的序章
從邁入接待廳開始,空間便施展開自己的魅力,以氣勢磅礴的挑高與流暢有力的結構為來者打開全新的體驗。幾何圖形的水磨地面透出古典氣質,對稱且具有引導性,拉絲銅色飾面與不規則反光金屬板展露出低調奢華的都會時髦感。
白與灰的底色,為空間奠定了優雅與穩重的基調,璞輝設計在此基礎上用巧妙的軟裝點綴喚醒了活力,在細節處散發出復古與精致。長條座椅點亮了窗前流線,復古絲絨扶手椅帶來黃金年代的摩登時髦,富有生命力的酒紅色將空間點綴得華貴又不失雅致。
弧形的拱門令人聯想到新古典主義的美妙形式,一條悠長的過道之后迎來的卻是科技感十足的全息投影展示區,如同瞬間穿越了歷史,過去和未來在此相會,令人耳目一新。
02.
融合古典與藝術的駐留之地
一個完美的售樓空間既是功能的有序展現,也是造夢的愿景所在。璞輝設計從入口開篇到出口尾聲,最大限度地為每一個功能空間打造出獨特的個性與風貌,洽談區便是整個旅程的高光處。
當代社會的高效與忙碌,讓人不免懷念起那些富有浪漫氣質的古典與雅致,璞輝設計打破傳統,將Art Nouveau(新藝術風格)的感性與浪漫揮灑這一空間里。靈感來自自然的有機線條被大比例地運用在家具上,帶有東方元素的圖案與艾夫爾綠,淺草黃,珊瑚粉等色彩以強烈的裝飾意圖營造出沙龍式的浪漫與雅致。
突破洽談區千篇一律的嚴謹與刻板,設計師通過細節的鋪墊營造出互動的可能。位于中軸線上的水吧區對面,是兩組對稱布置的沙發會談區,穩重又富有情趣;在其左右兩側是稍顯正式的私密會談區,與左側沙盤對應的區域,則被布置成更具生活氣息的體驗區。
03.
探索互動的余味
在古典摩登的洽談區之后,空間的設計節奏依然延續,滿足功能之上的是探索與互動的余味。洗手間的拱門造型延續了古典主義的形式感,與天花板波紋板的年輕時髦互為襯托。新古典主義的邊柜與插花塑造出優雅的端景,推開門內部空間的酒紅一氣呵成,又順應了當下的時髦與動感。
隨著業主的年輕化,孩子們也被視為家庭的重要決策人。璞輝設計將藝術與玩樂巧妙地穿插在兒童區。半圓形、拱形、幾何形,始終貫穿在空間設計中的元素在這里以童趣的方式再現,寓教于樂的同時令大人也會童心大發。素雅的黑白灰與灰藍配色,是更有助于思考探索的理性配色。
走過兒童區,在空間的末端,是當代潮玩藝術的另一番天地。輕松愉悅,活力無限,令人不禁對生活的美好向往憧憬。在這一趟空間旅程中,建筑的結構線條、軟裝陳設的古典摩登、當代藝術的妙趣轉接被巧妙安排,每一個空間都以自己鮮明的特征承前啟后,捕獲人心。
“我對探索建筑,藝術裝置和互動體驗的交匯點很感興趣。”誠如西班牙設計大師JaimeHayon所說,在這里,過去和未來交匯,生活和美好交匯。
項目名稱丨萬科-徐州中山都會售樓部
甲方團隊丨金宏、沈金虎
項目地點丨江蘇·徐州
完工時間丨2020.6
創意總監丨彭驛喬
設計總監丨尹志超
設計團隊丨郝偉偉 權循夢、孫露
室內面積丨500㎡
項目攝影丨十觀
這個配色很經典,喜歡,比心
神秘高端
門頂那個是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