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除了具體可識別的社會形象之外,當你創作時,在思考過程中,一個看不見的你已然游離于軀體之外試圖延展你的另一種存在方式。空間會講述關于它的設計者的一切。我們嘗試將Studio空間塑造的如空氣般的感覺:客觀、同質化、具體又抽象。它不述說什么,身在其中猶抽離至勻質時空之感。
▼室內空間概覽
一樓是一個集接待活動、產品研究、藝廊空間為一體的多功能空間。Studio兩層的空間狀態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一樓在空間體量上趨向于古典性和對稱性,空間作為背景,要有足夠干凈利索的框架和客觀性來支撐未來所有可能性的陳列變化,這對設計者至關重要。
▼一層空間
設計者通過對空間比例的控制及對自然光線(作為至關重要的材料)的絕對遵從與把握,為Studio賦予了一種身在其中,人與物同質化的氛圍。人與物品各得其所,無主從關系,被喚醒的物品每天都散發著新鮮的感覺,人在空間里對物的感知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自然光照亮空間
[size=13.3333px]▼接待活動區域
[size=13.3333px]▼富有雕塑感的家具和各種藝術品
二樓的空間氛圍相對活躍,其中分布有辦公,會議,及書吧休閑功能。陣列分布,高低錯落的造型天花(低的天花造型為封掉不規律分布的建筑梁而設)與兩側靠墻的柜體在虛實節奏上形成對應,這是場地結構與功能需求共同達成的結果。導軌射燈安排在天花造型側面使得在某些空間盡端視點上有“見光不見燈”的效果。
▼二層空間概覽
墻體轉角位置掛著一個透明人裝置,部分身體懸在空中,與陣列天花造型平行:一是強調空間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升感;其次如設計者所愿,它在“游戲”空間重力的同時,帶來了一些趣味性與藝術性。
▼透明人裝置為空間增添趣味性
橡木材質的燈柱,其設置的出發點并非在其造型語言本身,電腦設備的運作其實是靠它從天花接下來的電,設計者順勢在柱體上增加一組等間距的純銅壁燈,用裝置感去模糊柱體作為“電線桿”的實際身份。被工作臺圍繞的裝置燈柱穿插到天花陣列形體之中,它的定位與平面動線有關,設計者希望在有限的空間尺度里制造一個圍繞工作區的迂回動線,方便伙伴們之間的互動。
▼木材燈柱和純銅壁燈
[size=13.3333px]▼空間中的燈光變化
空間里的物品會經常發生一些變化。一件物品添加進來,或是某些時段自然光的驟然變化,亦或是友人的拜訪也可能使得設計者重新去統籌空間里的狀態。Studio的空間狀態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設計團隊的空間觀念及嘗試以跨學科的工作方式去實踐當代生活與美學的強烈愿景。
▼休息區
[size=13.3333px]▼儲物柜和藝術品
設計者嘗試通過對場地的干預,順勢,抑或強勢,與原初的空間結構達成某種交易,取得平衡。這是一個關于“物”的能量場,設計者對空間的打理樂此不疲,這是一場在內外之間,宏觀和微觀之間尋求平衡的,無休止的游戲。
▼細部
[size=13.3333px]▼分解軸測圖
項目名稱:FILL STUDIO楊躍文|時間的容器
主案設計:楊躍文 | FILL STUDIO
助理設計:吳瑾、林千植、曾春眉、孫國棟 | FILL STUDIO
施工執行:洪海湛 | 廣州正點裝飾藝術裝置:FILL – ART
攝影師:花覺攝影
編輯:梁健苗 | FILL STUDIO
項目地點:廣州
項目面積:200㎡
燈具品牌:SIKI石客、PZEN品相、&Tradition
家具品牌:MAGIS、MASTER 大師薈、DRIADE 、 KARTELL、瀾德家居、MOUSTACHE、MUUSA慕薩、FEMO灃茂設計、FLOETOTTO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