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拾一區·茶書房”成立的第五個年頭,據說他們有著全北京最好的巖茶,同時還提供與茶相關的其他服務:藝術課程、插花、茶禮、茶器等。九月份的時候,他們想做一個不同的茶室作為新店,以區別于老店。這樣就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重新理解茶室?思考從“水”出發,沒有水就沒有“茶”,也許可以把整個茶室都泡在水里,就像在深海中,深藍色也成為空間的主基調。
現狀不可移動的墻體已經將空間的基本格局限制,同時由于種種原因衛生間和廚房以及兩個小包間的位置也被確定。在現有平面的基礎上 我們通過四面屏障組成“風車型”的樞紐來解決整個流線的控制和各個空間的功能安排。因為售賣的需求也賦予“屏障”局部的展示功能,使其藏于空間之中。
“風車”的中心是一個“空”的核心,他指向的各個方向成為功能房間,其中包括:五個大小不一的包間、一個開放的閱讀大廳、衛生間、廚房以及前臺。在這樣的空間格局之下,前臺的重要性也被剝奪,僅成為空間組成的一部分。
前臺為散客提供茶飲,像酒吧一樣的小吧臺。喝茶是不是可以像飲酒一樣,陌生人也能聊聊天。吧臺內部增加了展示售賣的器物架,后來被強行增加的木質架子本不屬于這個空間,空間實現也總有得失。包間之間的狹窄過道,以及目之所及的器物架,服務著不同的功能空間。
平面、剖面圖:
項目空間信息:
空間名稱:拾一區·茶書房-深海茶室
空間類型:餐飲空間、茶室設計、茶空間
空間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三元橋曙光西里甲5號院10號樓鳳凰匯里巷商街F303
人均消費:200元/人
設計公司:帕姆建筑
建筑面積:150平方米
空間主材:地毯、金剛網、印花玻璃、涂料
攝影版權:帕姆建筑、周志鵬、墨美
贊
0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