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家家FM第54期】運用好這些燈光技巧,你也能做出超寫實效果圖!
hello,這里是扮家家fm
專屬于設計師耳邊最美的聲音
周五晚上,用聲音描繪你的生活
打開音頻,告訴你怎么成為設計大師~
主播:瑤瑤
?歌曲:The Show Lenka/ 惡作劇-王藍茵
內容來源:網絡
之前瑤瑤跟身邊做設計的朋友聊到3d該如何打燈光的時候,她們給我的答案就是隨意打,按照自己的感覺來打,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這樣,如果是,現在開始就要改掉這種習慣啦,因為燈光的應用在效果圖設計中是不能被忽視的,所以今天瑤瑤就來給大家來說說3d打燈光的技巧。
在3DMAX中,燈光的設置可以說是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最后作品的效果,同時也是一個難點。
溫故知新,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光的基本特性。
光強:強度與到光源距離的關系是按照平方反比定律的。
方向:根據光源與物體的部位關系,光源位置可分為四種基本類型:
1)、正面光。通常也稱他為平光
2)、45度側面光。突出深度,產生一種立體效果。
3)、90度側面光。是戲劇性的照明,突出明暗的強烈對比,這種照明有時被稱做“質感照明”
4)、逆光。采用逆光,在明亮的背景前會呈現被攝對象暗色的剪影,這種高反差影象即簡單又有表現力。
顏色:照明包括自然光照明和人工光照明。
自然光照明: 戶外的光源——太陽,陽光是各種光線的來源。
人工光照明:
a、放置主光: 這是關鍵光,通常是把燈放在一邊與被攝對象成45度角,通常比相機要高
b、添加輔光 主光投射出深暗的影子,輔光———給影子添加一些光線,因而使影子西部也得以表現.
燈光的設置過程簡稱為“布光”。
雖然說一個復雜的場景由100名燈光師分別來布光會有100種不同的方案與效果,但是布光的幾個原則是大家都會遵守的。對于室內效果圖與室內攝影,有個著名而經典的布光理論就是“三點照明”。
三點照明,又稱為區域照明,一般用于較小范圍的場景照明。如果場景很大,可以把它拆分成若干個較小的區域進行布光。
一般有三盞燈即可,分別為主體光、輔助光與背景光。
主體光:通常用它來照亮場景中的主要對象與其周圍區域,并且擔任給主體對象投影的功能。主要的明暗關系由主體光決定,包括投影的方向。主體光常用聚光燈來完成。
輔助光:又稱為補光。用它來填充陰影區以及被主體光遺漏的場景區域、調和明暗區域之間的反差,同時能形成景深與層次,定義了場景的基調。由于要達到柔和照明的效果,通常輔助光的亮度只有主體光的5 0%-80%。?
背景光:它的作用是增加背景的亮度,從而襯托主體,并使主體對象與背景相分離。一般使用泛光燈,亮度宜暗不可太亮。
布光的順序是:
先定主體光的位置與強度;
2)決定輔助光的強度與角度;
3)分配背景光與裝飾光。這樣產生的布光效果應該能達到主次分明,互相補充。
布光還有幾個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燈光宜精不宜多。保留必要的燈光,要注意燈光投影與陰影貼圖及材質貼圖的用處,能用貼圖替代燈光的地方最好用貼圖去做。切忌隨手布光,否則成功率將非常低。對于可有可無的燈光,要堅決不予保留。
燈光要體現場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層次性,切記不可以把所有燈光一概處理。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種類的燈光,根據需要決定燈光是否投影,以及陰影的濃度,根據需要決定燈光的亮度與對比度。可以利用暫時關閉某些燈光的方法排除干擾對其他的燈光進行更好地設置。
MAX中的燈光是可以超現實的。要學會利用燈光的“排除”與“包括”功能絕對燈光對某個物體是否起到照明或投影作用。在建筑效果圖中,也往往會通過“排除”的方法使燈光不對某些物體產生照明或投影效果。
布光時應該遵循由主題到局部、由簡到繁的過程。先調角度定下主格調,再調節燈光的衰減等特性來增強現實感。最后再調整燈光的顏色做細致修改。多看些攝影用光的書,多做試驗,不同場合下的布光用燈也是不一樣的。在室內效果圖的制作中,為了表現出一種金碧輝煌的效果,往往會把一些主燈光的顏色設置為淡淡的橘黃色,可以達到材質不容易做到的效果。
一張漂亮的效果圖需要從多方面著手才能渲染的更精致。而燈光的應用在效果圖設計中是不能被忽視的,其中圖片的清晰度、細分度和場景的空間感都離不開燈光的合理應用。
【參與方式】
在公眾號文章下面和我們一起討論吧~
【歡迎關注扮家家室內設計網,聊一聊設計那些事吧~】
出品:扮家家FM團隊
主播:七七
編輯:小白
文案:大寶
策劃:咕嚕嚕
推廣:水冰月
后期:從小帥到大&七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