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筑 師 :羅宇杰工作室
項目地址:花家地1號樓中部2層 & 何各莊318藝術園東區5排2號
項目類別:展館
設 計 師 :羅宇杰,盧焯健
項目客戶:北京千百畫數碼快印有限公司
建筑面積:9.639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8
攝 影 師 :金偉琦, 張勝彬
緣起
生活在“空間”相對昂貴的北京,一直在研究如何將多種功能集成合并,實現空間利用率最大化。曾為小住房做過一個集儲物、沙發、電腦桌于一體的大家具,也專門為建筑師定制過功能集合的可變工作臺。
將這個理念延用到辦公空間,是偶然也是必然??蛻羰菆D文印刷業的經營者,越來越數字化使得實物紙張印量銳減,有意在現有辦公空間內分割小區域拓展設計部門,將單一的“印刷”往“印刷+設計”轉變。新空間要精小,要區別現有空間,無法判斷未來發展狀況,要可空間還原。
功能集成&可變空間
通過對場地限定的觀察,將新增設計空間定于一個靠墻的邊角空間。結合打印+設計辦公特點,顧客需要密切和設計師當面溝通,將最小的辦公工位設為可并坐兩人以便于基本交流。模數定為1.53m長0.9m寬,得到面積為1.377平方米的最小單元模塊,在這個模塊中,實現辦公基本功能:座、桌、柜、燈、插座..等等,將這些不同的功能需求按照一定的空間分布,依次安置于上、下、側。高度遵照合理的人體工程學要求。
盡可能在單一空間內進行多重功能的空間可轉化,讓有限的空間得到無限的使用可能:辦公、會議、講演、展示..。可變的構造技術采用“X”變形原理和液壓桿的結合,下部桌面、坐面可完全升起、收平,極限可升高1.2m,平可為地、低可為坐、高可為桌,上部柜體可伸縮開合,可收納辦公用品。模塊與模塊之間可無縫連接,前后平臺升降配合,可以進行“桌”、“凳”的轉換,高低有序排列可變成小型階梯會議。
外結構內圍護
為了空間建造盡量不影響現有辦公,而且滿足發展不利可空間還原的訴求。最好的辦法就是結構可以自穩定,不需要與外界安裝固定,避免現場裝修。這樣可隨時移動或挪走,也滿足于在工廠完全加工好,搬運到現場放置好、接電即可使用。
常規建筑狀態一般要有外表皮將結構圍護起來,這個微型建構選擇將結構體外置。桌臺功能體圍合于內,保證了內外界面的連續性,外部結構體直接裸露也有效的避免包裹,節省不必要的制作費用,同時達到結實耐用、方便檢修、便于清理。
金屬結構在外,木圍護在內的,外界面采用玻璃,透明開敞。剖面形成C形的空間形態,具有完整的、溫暖的內部空間品質。材料元素之間的關系清晰,對于預制、安裝、搬運都很便利,具備不錯的產品特質。
微辦公空間
9.639平米,這是比一間普通臥室還小的面積數。它也可以是:12個工位的辦公桌臺,18人的會議室,28人觀看的小型展廳;集成了辦公、會議、交流、展示、電路、燈光、儲物需求。同時也可是一個微型展覽空間,一個階梯沙龍交流空間;它是一個小建筑、一個大家具、一個大電器。
它并不一定是結果,更多是針對大城市問題進行的一種空間實驗和探索。
可以參考一下
這頭像是千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