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期美家想做個小調查,“家”粉們在做自己家的規劃時,最重視的問題是什么?
? ? 美家思索良久,決定探索一下居家空間的不同種可能性,你的家是3房2廳?還是2室一廳?我們既定的空間組合形式是否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不合適了呢?一個標準家的功能是否都可以適量舍去,沒有客廳,沒有餐廳,沒有廚房,沒有臥室,沒有書房可不可以?當你不要執著于傳統格局的配置,也許你會發現更加適合自己需求的一種居住模式。
? ? ?我們不斷看各種各樣的案例,我們對居家空間的想像,多半是靠媒體教育。因為你無法天天去別人家逛逛,只好看報紙翻雜志看電視,也沒辦法去各種設計師真實居住空間去體驗。那我們這些裝修小白的群體,該如何合理規劃自己的家庭空間呢?
1. 其實家美不美麗,并不是最重要的,舒服就好。
我知道大家看那么多的居家設計的書,就是希望能有個美美的家,但真正好住的家,絕對不只是表面上的美麗而已。就算給你一個樣板間,你能一直住在樣板間嗎?還是想想自己住在豪華酒店前的樣子?
好看是好看,但是真的不適合家里的配置。不耐臟、不耐污的過日子肯定有點困難(當然不是針對所有人)。
2. 找出核心區?
所謂核心區即是指家人在家時,花最長的時間待的空間,再依此來定家里的格局。如:看電視-客廳,吃飯看書-餐廳廚房,打電腦-起居室或書房。個人比較建議,很多中小戶型的家里,做一個綜合活動區,舍去客廳,做一個客廳+書房+餐廳的配置。
3. 重新分配格局大與小?
采光最好的地方與最大空間,給核心區;日光會讓人精神向上,培養出樂觀的心境,在自然光充足的空間里,人會覺得很舒適,不信,看狗狗就知道了。但此自然光是溫柔的,不是西曬那款的;另外中小戶型,要放大核心區的空間,就得縮減別的空間或機能。如我家是餐廳是核心區,就沒有客廳,主臥也很小。不要想什么格局都有,空間太小反而不好用。但可利用多功能空間,如我家餐廳,旁邊設計書柜,則兼書房工作室的功能。
4. 先把手上參考的百大設計師雜志等放一邊?
現在完全不建議上來就到處參考案例,因為一,現在家居雜志或網站內容幾乎都是用買的,且大部分對家的看法,還停留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階段。很多設計師也還搞不懂居家空間的意義,卻很會買廣告上雜志。二,對新手而言,短時間內看太多的設計案,看不出門道就算了,還常常看愈多愈混亂,到最后,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
? ? ? 我們可以找到各種好看的圖片,但是無論尺度、材料、工藝都真的適合你自己嗎?做裝修永遠的第一步,就是根據自己和家人的習慣梳理自己的需求。
5. 設計不要太滿,做七分就好。
全室交給設計師設計的家,通常都會設計味太濃,不管是有品的或沒品的,都會太像樣品屋,最好只做七分,剩下的要自己布置,才易有個人的風味。
6. 通風采光比風格重要 ?
通風采光不好,再漂亮的房子一樣住的不舒適;一般人對通風有誤解,以為只要有開窗就有通風,不是的,而是要有2面開窗,空氣能流動,才叫通風。也就是一個是出風口一個是進風口,才能通風。拿個紙片到窗口試試,可看出風向,若兩個都是進風口,那有一窗可裝排風扇,將風口變成出風口。
7. 如果可以,買張品質高的大餐桌,買張能傳家的好椅子
尤其是家有小孩的人,覺得能有張舒適的大餐桌,可以讓家人感情更好。家具盡量買一些品質比較高,可以一直玩味的東西。
8.普通平層的空間提升法則
同時,要選擇離地面更近的家具;把窗簾軌道安裝在天花板下面,可以拉高你的視覺。善用垂直線分割空間可以讓你感覺更空間更高。用較深色涂墻面的下半部分然后上半部分留白,同時窗簾也選用一樣的顏色。
9. 家里怎么也要有些花花草草?
真的,有綠意就有療育的能量。植物對人很好,你好好待它,它就會用綠綠的葉子回報你;若真的是黑手指,就多買幾盆平價的植物回家,家里有老人的都不必怕沒人澆水施肥。
10. 給心安一個家?
為自己安個心的住所:就是在家里找個地方,面積不用大,能放松休息。找一塊誰也不會打擾,專屬自己的私密空間最好。
11. 希望別以為一定要用什么特定風格來定義我們自己的家?
但對于新手而言,簡略的風格仍是你與設計師溝通的最佳方法,只是不要執著在一定要打造個什么風格,因為目前市場上瘋狂流行的東西,根本沒有純正的什么風格,很多家具放在新古典、北歐、新中式、新田園風格里絕對OK。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