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內里空間設計創研所
【地址】:甘泉外國語中學, 上海, 中國
【主創】:建筑師吳佳青,林佳
【建筑面積】:8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7
本案位于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教學大樓的屋頂,是一個平改坡后閑置空間的再改造項目。這是設計師們對學校空間改造設計的一種創新嘗試,其空間設計完全不同于常規教室,以此傳達甘泉學校的創智文化與創新精神。
同時為了能讓空間的創智功能得以最大發揮,設計以主要使用者(即學生)的關注點為導向,通過“隱性教育”的設計理念(即兒童心理學、行為學、認識學等科學領域)來指導設計要素定位,從而打造最為合適的創智環境。
改造背景
作為一個平改坡的屋頂閑置空間,存在梁柱密集、管線交錯、光線昏暗、屋頂水箱等問題。
設計理念
要改造成一個全新的適合學生使用的創智學習體驗空間,解決密集的立柱似乎成了設計上最大的難題。但如巧妙運用,是否可以將其轉弊為利呢?于是設計師們逆向思考,便誕生了本案的創意主題“森林中的創意盒子”。
密布的立柱如同森林中的樹木,我們將其巧妙地與房間、家具及公共空間相結合,以創造豐富有趣的綠色學習空間。這一設計也同時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
立柱與”盒子”
由于立柱過多,傳統橫平豎直的排列方式會導致內部盒子的空間使用面積變小,因此我們旋轉調試每一組內部方盒墻體與柱子的間距,以及盒與盒之間的角度,將可用空間最大化,同時兼顧整體空間的美觀性。
立柱與家具
我們試圖探索立柱的與家具之間更為自然的結合形式:穿過桌子的立柱成了使家具變成了帶軸線的有趣的旋轉家具,柱子之間相互連起又形成了愜意自然的吊床等。
入口及展廳
自然簡約的入口形象墻將我們慢慢帶入這片即將充滿驚喜的“創意森林”。展廳里則敘述著“森林”曾經發生的一切,即空間的整體設計和改造歷程。
“創意盒子”
每一個盒子都用一種不同的鮮活顏色來標識,將學生們帶入一個個不同的創意靈感空間。空間里又采用不同幾何元素的功能裝置及家具,從而形成色彩與形態多重組合的多維環境來激發學生們的創意與探索熱情。
在“盒子”之間
盒子擺布的各種夾角營造出各異的休息娛樂空間,供每間創意盒子中的學生就近休憩娛樂。
水箱大變身
利用原有設備水箱的自身高度和體量,設計師們竟然打造出這樣一個兼備座談、會議、影視功能綜合階梯式閱讀區。
國際互動廚房
通過網絡視頻系統,學生們可以在這個空間里與國際上其它兄弟姐妹學校開展即時互動性分享,展示中國廚藝文化抑或交流西餐點心的制作。
歷史遺存
設計賦予了整個空間煥然一新的風貌。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這里的原始面貌,我們在空間的后半部區域(多功能創客空間)中進行了保留性設計,使原有建筑的歷史風貌得以留存,從而讓空間的“前世”與“今生”在此對話。
知識的“軟性”植入
通過平面設計的手法,我們將空間中運用到的科普性及設計心理學方面等小知識“軟性”植入在空間各個相關的區域和產品上,讓學生在使用空間的同時不知不覺地獲取知識。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