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燕京里
項目地點:北京,延靜里
設計時間:設計 2016.8-10,建成 2016-12
業主:北京云創燕京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功能:聯合辦公+青年公寓
設計面積:辦公 1692㎡,公寓 2569㎡
進度:已建成
設計團隊:王碩,張婧,薛小飛,李丹蕾,李天宇
照明咨詢:韓曉偉
攝影:方淳,陳溯
視覺及標識設計:爍設計
「燕京里」是一個混合生活、工作、文化和吃喝玩樂的小社區,類似于過去的大院兒生活。當城市充滿了由房地產開發的一個個小區之后,有一些東西正逐漸消逝。我們希望讓年輕人住回城市里來,省掉每日兩小時在路上的奔波;我們希望讓有想法的年輕人來,建立一個自由散漫的工作環境;我們希望他們能愉快地混在一起。
▼城市天際線
「燕京里」,諧音“延靜里”,位于北京朝陽區延靜里中街20號。它位于東四環上,與城市中心幾處重要區域都十分相近,使得社區居住者可以省去每日耗費在路上的上班時間。目前為止,「燕京里」包括了一棟公寓(co-living)和一棟辦公樓(co-working)。聯合辦公空間,就像是政治課本里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表達著一種生猛的活力”。對很多人來講,它應該只是為了一種更自由地發揮創造天性的狀態。這種人不習慣大組織的官僚機構,選擇自由職業或以很小的團隊存在。在這里,他們可以多年如一日,發揮才華,做如設計、創意、媒體和藝術等類的工作。我們希望為這群人創造一個工作的空間,以及遇見和交流的機會。
▼院子
▼入口
?
鳥桌
我們喜歡咖啡館的工作環境,但又苦于咖啡館的喧鬧和不方便。我們在咖啡館研發了一套名為birdesk的自帶管理和預訂系統,提供共享且不固定座位的多種辦公環境。取名為鳥桌,是希望在這里,大家能“自由如鳥一般”。它既滿足了咖啡館的所有優點,又補足了咖啡館辦公環境和硬件的不足,并包含了窗景、階梯、沙發、小組工作和個人工作臺五種情景的不同座位。每一張鳥桌均設有電源、USB接口以及儲藏空間。每位會員都有專屬寬帶上網帳號,共享所有會議室、打印機、燕京客廳、公共休閑區、內個咖啡廳和健身房。容納birdesk的空間名為“云集”,它不只是個像咖啡館的工作空間,也可以轉換為劇場、酒吧和報告廳。
▼鳥桌
▼云集空間概覽
▼云集空間
▼走廊細部
窩工作室|nestudio
而對于小型的工作室,也有固定的名為nestudio辦公室,員工可以偶爾“飛”出去到birdesk工作,這樣的結合才是小工作室最有效率的辦公方式。這樣的低成本、高配置的私密辦公空間,可容納3-6人一同工作。窩與鳥的工作方式相互結合,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窩工作室
?
躍層辦公室|loffice
作為一個自由創造者的社群,我們希望提供各種有價值的機會和服務,因此位于三層的loffice為中型團隊的入住提供了空間。每間使用面積達60-80平方米,可容納12-18人自由辦公。社區里的另一部分則是公寓空間。與其說是公寓,不如用“合租”去形容更為恰當,它包含有五層樓70間房,總共約2 500平方米的空間。建筑師為其設計了一間可容納幾十人的大客廳,并配置了從嵌入式烤箱、消毒柜到炒菜機器人一應俱全的開放式大廚房,希望這70個青年會像老友記或是生活大爆炸里的幾位合租青年那樣,每天能在一個大客廳里相互溝通、交流,一同分享、了解。
▼躍層辦公室
這棟大房子動靜分區、內外有別:一層是和辦公社區共享的大客廳和健身房,并配有一間青年旅舍,旨在為「燕京里」社區帶來更多流動的活力;二層以上則是合租伙伴們的專屬空間,也有專屬于住戶的“稻草人便利店”(HAYMANSHOP),在保證園區活力的同時,也保證了使用者的私密度。
▼燕京客廳
▼廚房
在這棟大房子里,每間臥室配備齊全,分為“單奔兒”(SOLO)和“雙奔兒”(DUO)兩種主要戶型,有一個人的獨立臥室,也有兩個好姐妹的合租空間,它滿足一個人在私密空間里所有的基本需要。這棟房子的公共面積超過了房間的面積,因為它不是那種你回了房間就閉門不出的地方——臥室不是你的家,跟大家住在一起才是。
▼“雙奔兒”&“單奔兒”
▼軸測分解圖
▼首層平面圖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