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設計師的家,卻發現最舒服的是36㎡小房子…
2016年,室內設計師芃芃
在自家小區附近,買下了一套有著神奇戶型的36平米Loft:長、寬、高都是6米,簡直就像一個魔方盒子!這是她在北京的第11個家,芃芃決定挑戰自己,親手把這里設計成一個專門招待閨蜜聚會、開派對的小空間。改造之后,會客廳有4種高度,怎么自拍都好看,拍大合影更是超美,家里不僅有超級炫酷的弧形樓梯,還有像太空艙的一樣的浴室。住在里面感覺舒適、敞亮,閨蜜們搶著來玩,還把家里的孩子、寵物都帶來,沒人相信,這里只有36平米!自述芃芃「36平米的時尚家」北京女設計師自宅
我是芃芃,是一名空間設計師。我住在北京順義的中央別墅區,因為朋友多,家里總有各式各樣的聚會,長久下來,擔心會打擾到家人,于是就想擁有一套專門和閨蜜們一起聊天玩鬧的房子。
這套36平米的商住兩用毛坯房,離我的生活半徑很近,還帶一個20多平米的私家小花園,有一種既繁華、又安靜的奇妙氛圍,于是在2016年,我果斷拿下,這是我在北京的第11個家。我之前做了十年的時尚雜志,后來又做了室內設計,從時尚主編到室內設計師,我希望能夠把原來對時裝、對T臺的一些感情,用到這個小小的空間里。
我的房子是一個“魔方盒子” 看到這個房子的時候,我有點震驚:這竟然是個長、寬、高都為6米的Loft結構,就像一個方盒子!
原始戶型圖盡管之前搬過11次家,設計過近百套房子,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特殊的房型。我希望在小戶型里也能實現大房子的居住體驗:
整個一層都沒有做隔墻,有玄關、開放式廚房、小餐廳和會客廳四個功能區
餐桌是可以拉開的,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在這里吃簡餐、喝下午茶,拉開后就變成了容納多人的宴會桌。
一個會客廳,四種高度 一層的會客廳是整個空間的核心位置,傳統的軟裝設計,一般會放上“3+2+1”的這種組合式沙發。
但因為這個地方小,我覺得擺一堆椅子實在太擁擠了,也很死板,于是給這個會客廳做了四種高度:沙發、地臺、坡道和地面。朋友到家里做客的時候,可以隨意地坐在沙發上、單椅上、地臺上,甚至可以直接坐在地上。分散而坐,彼此之間有了一個很舒適的距離,可以面對面地交流,形成一個溫暖的社交圍合區。
閨蜜們特別喜歡來我家自拍,或是拍大合影,由于房子有高低差,大家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或站或坐,所有人都會被輕松框進取景框,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畫面。
坡道是專門給小朋友和貓貓狗狗設計的動線,他們來了之后可以在斜坡爬上爬下,不會覺得無聊。有了這個坡道之后,很多當媽媽的朋友都喜歡把孩子帶到我家來玩,聚會的時候也不耽誤帶娃。
弧形樓梯和弧形地臺 我在房子中還運用了大量的弧形。首先是弧形的樓梯。這種螺旋樓梯其實是非常占地方的,一般2000平米的別墅才會用到。
神奇的是,在這個36平米的小房子里,弧形樓梯反而像一個廣角鏡一樣,拉寬了空間,更提升了顏值。
一層到二層中間,我做了一個弧形的地臺連結,這個地臺不僅通向戶外,也是一個多功能區。朋友來了可以在這里可以自拍,甚至可以玩玩樂器,做一場小型的音樂會。
裝修前,客廳的柱子有很多不規則的尖角,弧形的背景墻剛好可以遮擋管道和不規則的尖角。
二層是我的私人空間,有書房、休息區、還有洗手間。我放了一個舒服的沙發床,白天可以坐著看看書,晚上打開以后,可以直接休息。
洗手間同樣也是弧形的,沒有用一些傳統的衛浴的形式,有一點像太空艙的感覺。
把T臺的元素搬進家里 顏色的選擇上,我很大膽地使用了飽和度高的綠色和紫色,這兩種顏色其實是時裝里面經常用的顏色,在室內設計中卻很冒險,是一般的家庭很難接受的色彩搭配,我卻很喜歡。地面的材質,用的是瑞典定制的編織地板,連經線緯線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上面是鳶尾花的圖案。冬天家里有地暖,坐在上面是很溫暖的,不會冷,而且腳感也很好。小朋友來了喜歡在地上爬,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
樓梯外面的壁紙,用的是服裝里的褶皺概念,用呢子的紋理來去做樓梯的內側。二樓的書柜,用的是斜紋軟呢的紋理,它呈現的是另外一種很細膩、很溫暖的肌理。
我在樓梯旁邊用了大量的線燈,它的靈感同樣來自于T臺的燈帶,我不希望吊燈這些傳統的燈具來影響房子整個的高度,而是用墻面的光源來去把弧形樓梯照亮。如果我們在這里面做一個小型的時裝秀,從樓上走下來的時候,燈光照到這個人身上,衣服上的光是均勻的、流暢的。
視野開敞的私家花園 我很喜歡門口這個20平米的小花園,因為想要一個開敞的、跟外面有交流的一個空間,我就把前面遮擋綠地的木柵欄敲掉了。沒想到,敲掉之后有驚喜:這里竟然跟小區的公共綠地完全連在一起!這樣一來,公共綠地仿佛都變成了我的私家花園。
鄰居家的小朋友在花園里玩兒,還有鄰居在遛狗,我們能夠互相看到彼此、打個招呼。
我給這個房子起名叫“魔方”,因為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空間。早上可以在這里看看書,安靜地度過一個人的時光,下午可以跟三五個閨蜜一起聊八卦,喝下午茶;傍晚可以舉辦一些小型的活動,開一個20人的派對都沒有問題。
一間房子和一件禮服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這個迷你空間的設計靈感來源于T臺,探尋一間房子和一件禮服之間的關系……
第一次大量使用時裝質感材質作為室內主要裝飾材料,讓空間成為模特拖著長長的裙擺緩緩走下樓梯樣子。
從淺到深,裙裾沿著犬牙交錯的戶型樓梯旋轉而下,
樓梯扶手好像長長的袖子,袖子里面還有內襯,扶手的裝飾面用的褶皺壁紙,向三宅一生致敬。
墻面上每一種灰色都從上百種灰色里精心挑選,每一段灰色都拾級而上,編織地面來自瑞典定制,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一款,紫色的地面綻放著寧謐而性感的鳶尾花,墨綠色搭配灰色地臺是T臺上模特轉身時裙擺搖曳的樣子。
墻面上的光柱在功能上解決了挑空照度問題,另一方面讓樓梯產生音樂的跳躍動感,讓人忍不住跳著上樓去。
二樓的書柜和書桌用的是斜紋軟呢紋理的裝飾板,墻面水波紋理墻紙在燈光下若隱若現白紗的光澤,兩把工作椅像一對玫瑰紅唇,搭配鉛筆線條素描漸變地毯在書卷氣中透著一點點俏皮。
一個36平米的N個高度
改造前
僅有不足36平米的原始交房狀態:室內5根粗大的下水管自上而下,甚至有在地中間不貼墻的立管;室內砌筑的巨大的空調機房在本來就十分局促的空間里占據了6平米的面積;進門就可見窗口處巨大的燃氣表懸在客廳主視覺處,甚是惹眼……還有暖氣片,衛生間下水,廚房的水表,全部都在36平米里。空間被管道分割的支離破碎,還有一個巨大窗臺占了室內將近4米的空間……
改造后,
臺階變成了地臺,水表和燃氣表變成弧型沙發背景墻,柱子變成弧型玄關,坡道從玄關看過去充滿迷一樣的色彩,樓上包立管的地方變成寫字臺,頂面改造水管影響空間高度做成異形弧型頂,內藏新風管。
柱子消失了
地臺,也是舞臺,東側用地臺將原本雞肋的小窗臺擴大延伸成舞臺,又連接了原本進深跨度不夠的樓梯,用墨綠色大弧線造型遮住原始建筑結構柱,柱子的厚度剛好用于嵌入暗藏光源,將近6米高的墻面被均勻洗亮,解決了挑高低處照度不夠的問題。
把管子藏起來
挑空3米高處有一個1米4寬的多余空間,剛好在樓道公共空間上方,方盒子做半挑空,與1米4的原本雞肋的面積無縫連接,于是,誕生了一間完整的書房。書架的位置可放雙人沙發床,滿足臥室的全部功能。弧線造型頂一方面與樓梯呼應,更重要的功能是,里面藏滿了改后的管道,以保證二層頂面達到2米7的舒適層高。
機房消失了
果斷拆除機房,將空調外機藏于花園花池背后,現在機房的位置是舒適的窗臺,也是下午閑暇時光一杯咖啡一本書休閑小憩的榻榻米。沙發背景墻的弧形背后,是藏燃氣管的所在。搭配馬卡龍色系沙發,讓家具成為甜品。
拆掉柵欄
原始2米高長城一般防御性的黑色柵欄被拆掉了,小花園南面的圍欄打開,墊高的花園階梯狀花池給戶外花園里散步的鄰居們一個舒適的取景框,現代都市叢林中的鄰里關系其實可以拉得更近。
管道變廚房
客廳里的管道變成膠囊廚房,煙機灶具水盆龍頭櫥柜廚具一應俱全。
魔方里的朝九晚五
一樓地臺如果做開啟,可以收納6組衣柜的衣物;地臺上來了客人可以小坐,舉辦小型音樂會,個人演唱會;
傍晚來客人把燈光調亮,一樓裝飾櫥柜不開火就像綠色和紫色的兩個膠囊,向更小體量的膠囊公寓致敬,開火則可煎炒烹炸滿足豐盛家宴。拉伸縮桌面秒變3米,可以滿足10-12人聚會;地臺可以坐10-20人大合影,孩子和小貓小狗都不在話下。
酒吧入夜,窗簾緩緩放下,燈光調暗,窗簾根據窗框的格局切分成不同顏色不同質地,與深藍色地面搭配成夜晚的蒙德里安拼圖。朋友散去,留下三五成群好友窗前小酌,窗前秒變小憩榻榻米,隨意坐在沙發、地臺、窗前談心聊天。
特別高興有的網友看完視頻沒有發現櫥柜廚具和儲物空間,其實一進門右手邊就是開放廚房了,水盆灶臺地柜吊柜應有盡有,屏風背后是儲物柜,可以放衣物當然也可以放雜物,還藏了一個地暖的分集水器,沒看到吧,(那就對了,目的達到。)二樓固定書架和書柜可以放800本書籍,如果需要作為臥室,拿掉中間裝飾書架可替換成一張雙人沙發床,衣柜書柜可以隨意替換。
關于清潔
編織地板一只吸塵器足以搞定,拖把抹布也沒問題,比石材易于打理,且不需要拋光結晶,小剮蹭劃痕也看不出來;追求效果私密空間可用深色,公共空間使用淺色更耐臟。扶手的褶皺面料因為經常觸摸,外部用莫蘭迪色系里最耐臟的帶灰度的豆青色,內側用深色飾面板一塊抹布搞定。
關于顏色
沙發背景墻的定制壁紙是黎明與夕陽的交替晨昏,與之搭配的四壁采集自然界的天光云影,365天里的夕陽天色,時光不分彼此,功能模糊,晝夜輪轉交替,喜歡說不清楚的色彩,顏色互相侵襲浸潤,朝陽里有月光,好像是風吹皺了的水面,有人管這叫荼靡之色。
為什么地面用綠色、紫色這樣高飽和度的小眾色?
因為在以往所有大宅設計里沒有機會用,考慮到業主的身份和家庭成員的喜好,別墅和多數商業空間會用更多中性溫和色系,高飽和度顏色,冒險的事兒還是留給自己吧。好像為黑白灰正裝用來搭配的鮮艷絲巾和一小件珠寶,因為小,可以更任性,不是嗎?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