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小碗海邊親子民宿
【設計】:杭州余論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文字】:余大青、馬莉
【攝影】:蔣瞰、馬瑤
【屬性】:張哲明馬筱祺
【完成】:2018年10月
【面積】:155平方米
【位置】:中國,秦皇島
小碗海邊親子民宿是余論設計首個“親子”類產品,對余論設計來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在獲得喜劇演員賈玲投資、決定將海邊一套三室一廳loft住宅改造成民宿前,“LITTLEONE小碗家庭寫真館”作為親子攝影品牌實體空間,已經在北京小有名氣,客人認可這種攝影藝術和寫真館營造的溫馨互動場景。作為品牌的延續,這間海邊親子民宿也可以為拍攝提供場景。民宿位于秦皇島阿那亞(Aranya)黃金海岸社區。作為北中國一線親海全資源玩家綜合體,阿那亞憑孤獨圖書館、阿那亞禮堂、泡泡兒童餐廳、高端酒店等迅速躍至打卡地,有別于傳統旅游景區。在深度體驗過周邊業態,以及充分理解“小碗家庭攝影”品牌后,余論設計定下“引海入室”和“增添樂趣”兩個設計基準,將親子互動從外部大環境引入室內,獲得一種輕松、自然、舒適又不乏趣味的居住生活體驗。
▼面朝大海的室內空間
▼客廳及公共空間的插畫,引海入室
最具地標性的“孤獨圖書館”和上鏡率很高的禮堂都在此次民宿視野范圍內,通過海和沙灘的過渡,充滿力量的混凝土建筑交響曲轉換到輕快浪漫充滿童真的小碗家,形成強烈對比,不僅是視覺沖擊,又為親子民宿提供極佳的觀景體驗。基于此,要讓每個客房都獲得極佳的觀海、觀景、打卡體驗成了不成文的規矩,余論設計在無法改動建筑主體的前提下,對室內結構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在長條L形的客房A里,設計師利用建筑原有的結構,設計了貼窗的加高地臺,棄用常規的大床,極大優化了看海的“取景框”。地臺上,一部分加了床墊,還原床的功能;另一部分,放置了幾個坐墊,可以就地看海席坐。當人在床上醒來,發現自己和海水處在同一水平線,側身便能親吻大海。
▼客房A
▼衛生間
另一間客房B里,余論設計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飄窗,強化視覺和功能。比起與海水共眠,這里提供人們一種舒適、靈活的方式,靜坐遐想;也可以和孩子面對面,各讀好書,或是互為拍攝對象。
▼客房B
客房C選用黃、白兩色搭建了一個觀海整租房型,分別為兩張上下鋪,無論是青春的回憶,還是作為員工房間以便及時為客人服務,都構成了親子民宿的完整性。
▼客房C
既然是“親子”民宿,余論設計希望能帶給住客更多奇妙樂趣和靈光一現。在不打破“住宿”這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余論設計更看重如何通過設計帶來更多驚喜,增進人和人、人和空間的互動。因此,在常規房門上,余論設計別出心裁地“挖”了一個小門洞。作為門中門,不僅吸引前來入住的孩子,也增進了拍攝時的互動。
▼在常規房門上“挖”了一個小門洞
在用色上,“1/2白”理念被首次注入到海邊親子民宿。所謂“1/2白”,意蘊在于:比色彩本身更重要的是留給人遐想。為此,余論設計在“紅黃藍”三原色基本用色規則上做了諸多調和:淡粉作為紅色的漸變,和白色成為其中一個客房的主調;黃藍中和產生的綠色經過一定處理成為和淡粉呼應的馬卡龍綠,作為另一間客房的主調;而紅黃化學反應形成的橙色是為數不多的亮色,點綴在白色為主的客廳。
▼客房空間插畫,調和紅黃藍三原色
“三缺一”中缺位的藍色則是大海本身,是包圍著家庭民宿的強大氣場。
▼藍色的大海補全色盤
如果說一切都可堪完美,那么余論設計將滑梯安置在了客廳大幅落地玻璃窗前,一度被“詬病”為瑕疵——人們認為一道斜的白色滑梯影響了觀海的整體性。而在余論設計看來,作為小碗家庭寫真館道具的延續,白色滑梯在此不僅可以作為拍攝時的無敵天然背景,孩子們在這里自然地游戲、玩耍,相機在一旁不打擾地記錄下瞬間;同時,打破了默守陳規的觀海方式。如果說你見過傍晚夕陽照射到窗邊因為滑梯帶來的具有斜度的投影,就不會覺得海景被犧牲了。
▼客廳中設置滑梯,加強親子互動
▼樓梯間
而有理由“人為擋住海景”還在于頂樓藏著一個無遮擋觀海露臺。余論設計把城市奢華酒店“天空bar”的概念引入,設計了戶外吧臺,搭配了專業的戶外家具,輔以灰白相間的復古地磚和白色圓形座燈。入夜,暖光、海風、酒精、濤聲交織,余論設計希望能借此啟發人們:冬天的海邊不孤寂。
▼露天酒吧
人們對大海一直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因為它的寬廣,有人選擇海邊放松釋懷,也有人感受到了孤獨。余論設計在這里對待大海的態度時而放肆,時而保守,它們和露臺、客廳、房間組成了一個整體,相互作用,互為渲染,無論入住、拍攝,都成為一種儀式。
▼酒吧插畫,大海與建筑形成一個整體
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