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面積:1200sqm
設計單位:EDS Interior(正方建筑)
設計師:唐恒旭
施工團隊:EDS Interio
設計說明:項目位于上海,設計師是EDS Interior設計(正方建筑)的唐恒旭,致力于用心去鑄造高端空間,整個項目摒棄了傳統辦公思維方式,目的就是希望為企業打造自然、舒適的辦公場所。設計師在品牌展現(logo墻)上面下了很大功夫,背景墻特意采用了明黃色,有著太陽般的光輝,給人照亮智慧之光的感覺,希望讓客戶對企業有一個不錯的第一印象。
【面積】500平米
【設計機構】:青設空間設計
【主案設計師】:莫帆
設計說明:本案設計以創新為主題.嘗試突破對原有傳統辦公空間的思想格局.設計師大膽的把不同空間元素運用到了本案.例如在等待區設置了沙發閱讀休閑區.吧臺娛樂區.這里不僅可以供員工聚會就餐時使用.也能讓來訪的客人對公司研發的新菜進行品嘗.同時能通玻璃折疊門看到菜品在廚房里的操作.更直觀的體現出作為餐飲公司的專業性與創新性.在休閑上面也增加了桌球活動區域以及時多媒體播放室等;空間內的運動模式也同時被重新定義。咖啡區.閱覽區.飲品休閑區.娛樂區.墻繪等以不同的比例出現在不同的辦公區域之間.在不同材料及色彩的勾勒下,最純粹的空間感無形間產生,一個及休閑 辦公 信息裝載與傳遞的平臺,更有利于相互間的交流。
項目風格:原木北歐
項目面積:3600平
設計說明:設計師負責設計的辦公空間位于一棟新建建筑的三層。建筑被樹木包圍,大面積的開窗保證了優質的景觀視野,同時提供了良好的通風和采光。這棟建筑坐落于城市的繁華地帶,建筑外形和空間的獨到設計,讓室內在擁有鬧中取靜的效果的同時,充分將外部景觀吸納進來,保持室內外的互動交流。
設計公司:艾舍爾設計
設計總監:王志峰
設計團隊:南鴻天、劉超、范進
項目面積:2400平方米
設計說明:基礎空間是一個沒有中庭的狹長結構,四周相對封閉,如何緩解人在環境中的焦燥情緒?是設計團隊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因此“如何讓空間會呼吸“是貫穿始終的設計思考:在辦公區域盡量減少使用全實墻做為隔段,以木質格柵、透明玻璃,結合不同形態的窗來實現開放與私密的功能需求,從而達到視覺上的呼吸;通過公共區域自然情境的營造、加入承載記憶和文化的元素讓空間達到情感上的呼吸。
設計公司:FIVESENSE設計事務所
主案設計:韓秋瑩、孫嘉
項目面積:5700平方米
設計說明:第一次走進這個工業感十足的空間,設計師心里已經打起了草稿,以藝術視角詮釋的老上海新風貌,助力這個年輕又國際化的團隊,給他們一個完美的家。上海楊浦區一個廢棄的紡織機械廠,如今改造成創新產業園區,項目位于園區入口處一棟建筑中的二、三層,曾是南北獨立的兩間吊車廠房,改造后連結成一整片辦公區,早年的吊車橫梁如今成為銜接南北的通廊,中庭視野開闊,置身其中猶如穿梭于時空隧道。
主創設計:梁輝
設計單位:杭州青繪設計機構
施工單位:杭州青繪設計機構
設計說明:本案位于杭州拱墅區富越盈座,是一個商住兩用樓,業主主要是用來辦公使用,整個辦公空間是由兩套房屋打通合并的。業主對整體要求是希望通過設計,營造出一種穩重,大氣,又要富有現代感的空間氣息。在實施過程中我們首先滿足客戶,在使用功能方面的需求——合理分割各個功能區,提升使用的便捷與舒適。其次,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通過對色彩、材料的合理搭配拿捏,讓空間效果富有層次和變化,從而達到一種相對理想目標的的辦公環境。
設計師: 張路川
設計機構:亦可空間設計
設計面積:300㎡
設計說明:在這個辦公空間中,時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希望看到年輕的亦可能和年輕的空間一起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又能在這里追溯曾經一一的過往。規整的空間,以切割和懸挑的方式從中打破,就像他們的個性一樣,簡練而干凈。在這個幾乎無軟裝陳列的空間里,設計師摒棄一切無用之繁瑣,返璞歸真,裸露水泥磚墻,裸露水線管道。希望走進它的人感受到,思維方式的自由與發散,以及為生活而創作的真正含義。
建筑師: Gensler
主創建筑師: Kevin Schaeffer, Natalie Engels
項目年份: 2017
設計說明:Gensler公司把Adobe位于加納福尼亞圣何塞的總部進行了翻新大改造,早在90年代Adobe就想對他們的進行翻新工作,讓他們的工作環境更加貼合自身的品牌價值、文化和工作人員。整個總部總面積達到162600平方英尺,Gensler公司的翻新理念是將三個獨立的工作大樓鏈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園區,讓工作人員和訪客每天都有新鮮感。這次升級的地方包括:兩個大堂,客戶體驗中心,健身房,兩家咖啡店以及工作樓層。
更多實景作品精選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