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的敬老院
我們國家的敬老院是建立在農村“五保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社對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兒童則為保教),簡稱“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對五保戶實行集中供養,在全國各地興辦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來,隨著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集體經濟的發展,敬老院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1988年,全國農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個縣(縣級市)在鄉鎮普遍辦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辦起了敬老院。相關法律法規來源:《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
二、養老敬老產業簡介
聯合國將“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十,或者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百分之七”,作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計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我們國家在90年代末期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了。因此,現在市面上正值養老敬老項目的開發熱潮,小學多的私人、企業、街道辦、社區都在計劃開發養老敬老項目已解決許多老人的困難。養老院敬老院有一定的區別,敬老院是為缺乏勞動能力、生活沒有依靠的鰥、寡、孤、獨者,為他們提供保吃、保穿、保燒、保醫、保葬的養老服務的非營利性組織。養老院則是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與企業合作開辦,指為有養身養老需求的人群和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設備設施以及服務,滿足有養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的產業集合。最近養老產業火爆是有原因的,我國現在老年人口基數大,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到1.53億,是世界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是亞洲老年人口的二分之一。專家預估,到了2045年左右,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8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300萬,約占全國老年人口的百分十九點七,而且每年以百分之四點七的速度在增長,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
三、國外養老行業成功案例
1.英國養老產業的特點是建筑規模大,有配套齊全的設備設施,社區開設的課程和組織的活動都高達八十多種,功能區劃分合理完善,是集合了居住、商業服務、度假療養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養老社區。2.丹麥養老產業的特點是養老產業就在田園上,環境優美秀麗,非常有丹麥風格。3.德國的養老產業的特點是將養老院和養老住宅相結合,老年住宅是住宅系統里的一個分類,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內部多為無障礙設計,并且養老住宅一定是毗鄰養老院修建的,有許多的設備設施,服務網點,急救站,活動中心等等,都是兩者共用的。4.美國的養老產業中有一種叫做“以房養老”的方式值得一提,許多美國人都認為這是一種十分合理以及有效的養老方式,許多美國人會在退休之前十年就購買了房子或是按揭房子來作為自己養老所用,退休以后將房子富余的部分出租給年輕人使用,利用年輕人支付的房租來維持自己的退休生活這些都是部分國外養老行業里成熟且成功的案例。
四、我國現有的養老模式
我國現有的養老模式一般分為三種,1.便是傳統的家庭養老,我國人民是崇尚儒家文化的國家,長期以來形成了家庭養老的傳統模式,養兒防老、三代同堂、四世同堂,天地君親師,百善孝為先這些老話每個人都耳熟能詳。這樣傳統的養老模式的有點就是,熟悉和自由,成本較低而且社會硬件設施的需求和成本幾乎為零。2.是機構養老,機構養老是指由專門的養老機構,比如福利院、養老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臨終關懷醫院等等,將老年人們集中起來,進行各方面的照顧、服務。正規的養老機構的日常管理比較嚴格,而且生活娛樂方面不叫單一,老人們需要準守規則,缺乏了自由性和多樣性,一些特殊的老人機構就無法滿足和服務,只能收入普通的老年人。但機構養老也是我國重要的養老模式之一。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