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書店 · 文藝簡約風空間設計
項目設計:米凹工作室
項目地址:上海市徐匯區梅隴路142號
設計團隊:張駿 王琦 楊姝瑜 許曦文
項目面積:188平方米
攝 影 師 :梁山
業 主 方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幕墻顧問:肯佩斯幕墻工程顧問(上海)有限公司
照明顧問:米紳照明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機電顧問:上海三匠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合約方:上海市住安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建筑師:周維
每一個元素都沒有被改變,改變的只是它們的呈現方式。
▼空間概覽
化工書店,位于上海的梅隴路上,走進這里看到的是典型的新華書店的樣子。書架和書以一種最樸素簡單的方式排列和擺放,書架上的書是滿的,書架與書架之間便自然形成讓人行走的走道。人流連其間,目力所及都是書,書的數量和人們在此閱讀、購書的行為構成了這個空間。
這個空間的形態和內容是與“書店”的名稱最匹配的,是人們熟悉的,這一點被作為設計方法運用到了新書店——隴上書店的建造中。
▼社會科學書區、教輔書區
在對“采用什么形式的書架”的問題進行考察后,直線型平行排列的書架作為能給人提供最多路線選擇的形式,被確定下來。和老的書店一樣,書架的排布自然形成了包含人行為的通道,而在通道中活動的方向并不固定。
▼咖啡沙龍區
這里,書店、咖啡館、沙龍作為三個功能同時出現在同一空間,互相區分又交織在一起,因此,一種“拱形墻”被放置進來。較為寬敞的沙發區,和書架結構上,都采用了這一元素,尤其在體驗后者時,人的行為——坐在“拱形墻”里看書,在“拱形”背面的書架前瀏覽書籍——成為一種有趣的考量,人和人、人和環境,產生微弱的互動。找到支撐書架的結構是接下去需要做的。最后,當一切安排妥當,把書架與書架進行連接,便出現了“拱形”,拱形的頂和支撐書架的結構連成一片,是為一個整體。
▼ “拱形墻”
在隴上書店的建造過程中,當一個理想的書店模式已經具備:書架、“拱形墻”、支撐結構、拱,那么,把它放到梅隴路這個場地上以后,怎樣讓它與街道產生聯系?
▼暢銷書區
關注一下書店的三個“窗口”。一個是書店入口的那扇門,它是室內動線開始的地方;一個是同一立面上的窗,位于動線結束的地方,它引導了一個更低的光線進來;另外的一扇窗,能看到華理校園,窗外有一棵桂花樹,這里連通的是新書店的咖啡操作區。
▼咖啡操作區
不銹鋼板是這間書店使用的材料之一。出于對“最基本、人們熟悉的”材料的考慮,除了鋼板之外,書店里還大量使用了木頭。材料是熟悉的,構造是陌生的,空間的尺寸就模糊了。
在這個188平方米的空間里,容納了2萬冊書、24個咖啡位,能做到這個結果就是因為對所有的構造都進行了改變。
由一個室內去做一個室外。在隴上書店里,所有的書架采用鋼板制作,同時,室外立面的幕墻結構采用了和書架一樣的鋼板,它使室內與室外有了對應點,當人們在街上走過,看到這一形式的立面,便能對室內產生一定的理解。二者有著顯著的一致性。
▼傍晚,書店外景
作為上海西南地區的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梅隴路貫穿了許多個老式的居民新村。在梅隴路上,隴上書店的東面是華東理工大學校園,西面是一片長660米的杉樹帶。理想的書店模式被放置到這樣一個場地上,為了讓室外參與到室內,走在街道上的人們對這一場所有所理解,書店原本的立面被改變,重新設立的是入口的一扇門和同一立面上引入更多室外光線的一扇窗。這是在對“理想模式”被放置進來究竟需要多少光線,進行謹慎而積極的考察后做出的決定。
▼書店立面
更多實景推薦:
輕奢 · 酒吧空間藝術設計 | 97LIVEHOUSE常州店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