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鳥瞰
改造后的糧倉酒店由7 棟建筑組成,其中6 棟為改造建筑, 1棟為新建建筑。酒店共有21間客房,并配有全日制餐廳,游泳池,會議室,茶室等公共設施。原有的建筑是典型的糧倉建筑,窗戶小并且都在距離地面2.5米以上,窗戶主要以通風為目的,不考慮采光功能,從儲物空間轉換到酒店客房空間,如此兩個極端的功能轉換成了此項目建筑與室內空間改造的一個挑戰。
▼糧倉酒店西立面
場地規劃原場地由一條4.5米寬的主通道連接前后兩個庭院及圍繞著庭院的7棟老房,改造中設計師在尊重現有建筑肌理的前提下, 調整和梳理空間格局, 首先是拆除了正對酒店入口大門的一棟二層高的磚房,這棟原始建筑阻隔著前后空間并阻擋了視線, 在其占地范圍內新建的是一棟局部二層高的建筑, 并在其西(西南)側增加了一條3米寬的次通道, 加強了前后場地在視覺上以及動線上的連貫性。其次是拆除了主通道與西側草地之間的圍墻, 使建筑與整個場地及周圍的山景融合更密切。在功能分布上,酒店的公共及輔助設施被安排在臨近入口庭院的幾棟老建筑中,新建建筑西側的一棟老建筑改造后作為酒店的全日制餐廳, 餐廳北面是新增加的泳池,泳池面向視野開闊的草地和遠處的山。設計師通過疏導.圍合的手法, 使場地的動線更流暢,空間組合疏密相間,讓人在不同尺度的空間中游走體驗。
▼建筑與整個場地及周圍的山景密切融合
▼俯瞰B棟建筑
▼C棟建筑
改造與新建
對于場地中6 棟建筑的改造,我們保留了原有的結構體系, 由于原有糧食儲藏功能導致窗戶都非常小,室內光線很暗, 原始建筑的2.5米以下為毛石墻體,毛石上方是約30公分高的一圈水泥壓線, 水泥以上為磚墻和支撐屋頂的結構柱, 改造中,我們將所有在2.5米以上的窗戶擴大, 并按平面布局的需求,有節制有選擇的將部分窗戶不僅水平方向擴大而且縱向擴大至2.5米以下, 這樣增加了室內空間的舒適感。在外立面的處理上,我們將毛石上厚厚的白色涂料去除, 讓毛石的天然色彩還原, 毛石以上的水泥輪廓仍然保留了白色涂料, 窗洞兩邊的磚墻上外掛深色的塑木墻板。 去除了涂料的天然石材的建筑與遠處的山體似乎融為一體。
▼從C棟陽臺望向南側的酒店
▼內庭院視角
整個場地中最小的兩間客房面對的是最開闊的景色, 我們在原建筑的西側加建了陽光房和露臺,滿足了客房功能面積的需求也增加了這棟建筑的體量感和存在感。在西北面山體的襯托下成為主通道和次通道軸線上的“景點”。新加建的陽光房和露臺將室內空間水平方向延展至室外, 陽光房的天窗從視覺上縱向延伸向天空和遠處的山景, 從不同的角度將遠處的山景帶入室內。這個加建的構筑物邊際線以多段折線呈現,它與背景的山體巖石的刻鑿痕跡有種相似感,同時建筑的人工性和自然的山體又存在著一種強烈的反差,既有著關聯又有著反差特性,建筑與自然默默中進行著一場對話。
▼客房建筑夜景
▼B棟建筑
▼主通道
糧倉過大尺度的室內空間本身是個不宜用來居住的空間,我們通過“盒體”嵌套的方式來化解室內單一性, 這些賦予了實用功能“盒體”滿足了酒店客房功能上的要求,并通過對尺度的調節來喚起人的身體在空間中的知覺性。 這種形式改變了通常用隔墻來區分空間的方式,增加了空間的豐富性和具體性。在室內的材料的運用上,設計師保持了一貫的樸素自然的風格, 實木板,素面水泥,槽鋼,乳膠漆,冷軋鋼板有序結合使用, 營造出了室內平靜溫馨的氛圍。
▼屋宇間的山景
除了對6棟原有老建筑的改造之外,入口處作為接待及會務的是一棟新建建筑, 設計師以抽象簡潔的幾何體回應了相鄰的老建筑和遠處的自然山景。 建筑的一層南端為酒店接待,北端是會議室,二樓的北端為茶室,南端為戶外露臺,新建筑的高度由北向南逐漸從7.1米降低至4.85米,當人們站在酒店入口大門處時,北面和西北面的山景不被建筑所阻擋, 并且二樓的茶室南北都采用大面積的落地玻璃, 透過玻璃遠處的綿延起伏的山隱隱可見。 步入室內,透過落地玻璃大窗眺望遠處一覽無余的山景和近處的桃花林, 如同來到了一個世外桃源。 這棟建筑的東立面順應著場地在接待與會議功能空間的分界處作了一個“折”, 建筑立面與地面邊界的鏡向“折”線在接待的入口處自然形成了一個圍合空間,供人們停留交談。 正對著酒店大門的南墻以封閉式墻體為主,唯一的豎向窄條窗有節制地控制著內外空間的對話,客人從室內通過窄條窗眺望遠處層層疊疊的山景,有似一幅山水畫軸。
▼改造后的餐廳
▼酒店接待區
▼客房室內
▼臥室細部
▼客房休息區
▼浴室
一層北端會議室的西墻采用了磨砂U型玻璃,這種磨砂顆粒肌理在建筑外立面上與細膩的外墻涂料和刷白的粗糙磚墻在對比中形成統一, 從室內看不僅玻璃表面粗糙感與東面的拉毛水泥墻呼應 而且也增添了一些朦朧感。U型玻璃外隱約可以看到通向二樓茶室的樓梯。會議室的北面是落地大玻璃窗,東墻有節制地只開了一個窗,這樣將人的視線有目的性地引向了北面的開闊山景和山景襯托下的建筑。 此棟建筑在型體,體量和室內外材料的運用上盡可能地保持著抽象和簡潔。這次對糧倉酒店的建筑與室內改造,設計概念的調整和完善貫穿了整個建造過程, 是一個漸漸理解原有的并逐漸建立新“秩序”的過程。
▼客房陽臺
▼建筑、山巒與人的對話
▼總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項目名稱:九熹|大樂之野·胡陳糧倉度假酒店?
項目地點:寧波市寧海縣胡陳鄉
項目功能:民宿
基地面積:5,430m2
建筑面積:2,630 m2
建筑及室內設計:景會設計
設計主持人:汪瑩
設計團隊:汪瑩,程輝,祝林,胡杰玲,覃桂梅,詹騰軍
設計時間:2015.4-2015.12
建成時間:2017.12
業主方:寧海縣旅游集團有限公司
運營方:寧海翠田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大樂之野
材料:塑木墻地板, U型玻璃,素水泥,水洗石,冷軋鋼板,實木板攝影: 蘇圣亮
更多相關內容推薦
評論(0)